王宝珍 翁子添
摘要:广西容园位于南宁柳沙半岛某小区内,其营造路径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营造方式。园林意向的经营遵循“景从境出”的设计方法,而其匠作建造方式强调场所体验的入境式设计。本文首先以容园围墙设计过程为例,具体讨论容园的设计启动的方式;通过其中曲复廊一景的经营过程,阐述容园在意象经营方面如何做到“景从境出”,最后通过具体材料作法的呈现,简叙材料容园的建造方式。
关键詞:容园;风景园林;景从境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8)01-0018-05
收稿日期:2018-02-05
1缘起
容园位于广西南宁柳沙半岛某小区,与大多数园林营造的项目不同,容园的营造,缘起于小区在建别墅商品房的一堵围墙设计。或许因为先前曾受董豫赣、童明、葛明、李兴钢、王欣等诸老师的熏陶,甲方许先生对中国园林颇感兴趣。设计师接到任务时便借机提问:设计能否将围墙与别墅间的空地一并考虑?甲方应允了端头别墅内的空地,并提出“物美价廉、尽快完成”的设计要求。
如同大部分别墅商品房销售的需求,围墙及其空地的设计要求考虑均好性及产权问题:两栋别墅有八套房-(均为南向入口),要求别墅南部大块空地作为八户共有的公共园子,紧邻建筑的可设为每户的小私家庭院,北部空地为私家分有,东、西、中部之间隙分属相邻之户。因此,容园最初设计以八户对象展开。然而,随着设计的进展,园林几易其主:施工小半时,园子初露肖容,甲方觉得卖掉可惜,欲留作公司之用:施工过半,园林似有风情,甲方许先生又决定将东边一栋及其南部、北部、东部及中部间隙留作私家园林。从围墙设计,到园林经营,施工断断续续,修修改改,一做就是七年,可谓修园修心。
七年的造园,起初令人沮丧,然而不断的修改经营,也让造园的思考在实践中慢慢沉淀、深入。本文从容园设计启动、意象经营及匠作建造三个方面稍作的阐述。
2“东坡之石”——设计的启动
苏东坡投掷石子,激荡一池春水,诱发秦少游以“投石冲开水底天”妙对苏小妹的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那么对于这样一个三面临小区道路,身处标准别墅和百米高层住宅之间的容园基地,造园的“东坡之石”或许会是启动设计的围墙。
园之边界,犹如书画之尺幅,诗文之体裁。园林造景与划界孰先孰后,前辈多有争辩。然而,本设计更关注经营过程中的随机应变——哪个容易突破,有利切入,就从哪个入口,以求左顾右盼,前呼后拥,围中取势,诱出景境。
从启动设计的围墙本身看,甲方起初对其已有明确的要求:圈围、防盗,更要有利于商品房销售的视觉效果。圈围者,主要考虑为私人别墅的生活提供私密性。再者,围墙是否能够诱发生活的情趣则是从“造园”角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论及防盗,通行之法无外乎加高围墙或是插入“尖刀利仞”(玻璃茬,钢铁尖),然多与园林的诗情画意相背。倘若追究其不易翻越的防盗墙宗旨,“悬挑”不失为破题之妙法——其保证了无需高筑围墙以防翻越,同时与其契合之象,则可为园林中的复廊。此时,“围墙”之剖面跃然纸上,转化为廊之经营,则园景可期。
“廊者,宜曲宜长则胜。古之曲廊,俱曲尺曲。今予所构曲廊,之字曲者,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斯寤园之‘篆云也。”
明代计成在《园冶》中为园林中的廊赋予了鲜明的个性,借“蟠”“穷”
“通”
“渡”之势媾和“山”“水”“花”“壑”之园景,可谓风情万种。容园之围墙——亦为廊,正是以此意造。
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开篇便提出评判园子好坏的三个标准:“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曲折尽致”或许是打通“疏密得宜”“眼前有景”的机枢。容园的廊名为“曲复廊”,在布局上希望以曲入境,诱惑形势——或蜷缩避让高楼停车场入口,或依偎树木花草,或圈就石脉,或成全水池广狭,或放大为亭,或断续设门,或漏空植物,或设桥通津……
介墙易做,花窗难为——前者为了分隔内外,后者则为了勾引风景,装折如画。以砖镂空砌筑为墙则正是符合这种内外暧昧的空间关系。曲者担保了镂空墙的稳固无碍,而孔隙相间与岭南湿热需通风透气的气候特征相符,同时隐约生趣,碎影婆娑。因此,廊之立面材质进一步被确定。
传统园亭中,连廊以其鳞次栉比的瓦坡与柱林连天接地,构景框画,美不胜收。然而考虑其时过境迁,材料迥异与工不达意,如何以现有常见材料和结构方式复述传统的诗意,亦是曲复廊设计中思考的命题。
钢筋混凝土的运用,让柯布西耶有机会以“屋顶花园”置换传统西方建筑的拱卷穹顶和陡坡斜面。曲复廊则偷梁换柱,将廊顶之梁上翻,成就一带素绢——上植南国梅花三角梅(丛生易长,枝繁叶茂,体有长刺,紫花雅致)。而廊之底板同样做架空悬挑,不仅得以藏水无尽,也使得廊之轻态愈加彰显。60mm的镀锌钢管,内灌混凝土做廊柱,则欲现举重若轻之象。
至此,曲复廊的设计初现(图1-2),随之蟠花渡壑,勾勒山水,容园也初现风情,因此才有了之后长达七年的更为丰富的园林营造。可以说,容园的设计开始于一围墙的筑造,却不止于“墙”的防盗、分隔本身。从“墙”,到“廊”,再到“园”的营造“野心”是本设计的“东坡之石”,同样决定了之后设计的方向。本项目几易主又多次变更设计任务等特殊性,让容园的营造一反当下大部分造园一开始从场地整体上谋篇布局的把控方式,而是步步为营——或“刻舟求剑”、或“守株待兔”、或“随遇而安”、或“互相生发”、或“各自为营”、或“取长补短”……其整体是由各个局部联系编织而成。而其中联系编织之法则在于:广狭、疏密、高下、缓急、奇正等关系的经营。而容园的“东坡之石”——曲复廊正是为原本平庸的基地带来为园潜力的启动操作,可谓关键的第一步。
3景从境出——意象的经营
王绍增先生在《论“境学”与“营境学”》一文中探讨了造园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境”和“景”的关系:“境,是在一个空间的内部对其的感受,是各种感觉和知觉的综合,人在境中。景与境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从外面看去是景,进去感受是境,从现象来看是‘景在境中,从创作来讲是‘景从境出。”
容园的意向经营与“景从境出”是不谋而合的。在通过曲复廊启动了设计之后,容园的进一步营造,则有赖于其中景境的经营,其中可以“云悠厅”为例稍作阐述。
曲复廊由暗香亭始发而东,临水架空,贴壁而行,三五步北折,行数+步西折、再北折,而后长驱直入,随势急下,穿越陡峭山峡谷至小石潭,渐渐舒缓,廊端潭侧顺势一转、成就“云悠厅”,收拢一股清静在此回环(厅:宽4.2m×长8.1m×高3m,厅东北两墙出云厅之顶,高6 m,与东隔墙齐肩)。“云悠厅”东墙开圆洞以通、纳北园风景,北墙设长窗一卷以裁隅园之色,而东山墙则留间隙可偷渡后廊。欲以修廊之正匹配山水之奇,以山水狭窄高下之急唱和“云悠厅”之缓,进而谋得相得益彰之妙(图3-6)。
云悠厅的景境生发于轻重工拙的意向对仗。有峭壁可依,修廊不必“别扭”,直来直去亦能稳妥,因此,其柱依然可采用内灌混凝土的60镀锌钢管:“云悠厅”以两面实墙做靠山,剩下两边均由同样钢管密植而成的几丛群柱支撑。如是,不仅能再塑建筑的举重若轻,而且可借纤细、轻灵之柱映衬山岩之浑然、厚重。另外,还图谋以修廊、“云厅”之地、之栏、之靠(美人靠)、之柱、之顶、之“瓦屋”等的工巧来呼唤山川之朴拙。
再者,明暗虚实的经营亦是“云悠厅”演绎的关键。修廊、“云悠厅”之顶再植梅花(三角梅),欲揽一抹青云系于山腰,期许能使人一时未识山之高低深浅从而呈现“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境,进而助益明暗协奏之氛围。岩顶之台、廊下之路,隐约生趣:飘枝逸云,映潭遨鱼:潭水浮光,嬉戏平顶:天桥横渡,勾引岩、厅之巅,俯瞰锦鲤悠游……愿借此种种铺陈,充实务虚。许是系列明暗虚实、宽窄高下、正奇缓急的演绎,即使外界纹丝不动,“云悠厅”总能微风习习。
“云悠厅”是名为“厅”,但在经营过程中经由多方琢磨,自东园望如廊之转折,从北园看是藏水之榭,而出来月洞门回望,分明是艺圃的浴鸥院门。它折射出的多方意向,却又不同于景之杂糅拼贴,这种设计状态或许可比拟于文学的“用典”。
“云悠厅”之境得以融合各种暧昧的园景图像,绝非偶然,它或者与设计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容园的设计过程不是严格的线性思维(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而是时常跳跃、错综、嫁接……进而还有整理、平衡、玩味等。容园设计之初,诸多情境图像在具体的磋磨过程中生发、勾连、演绎、嫁接、糅合、杂交、平衡。而这些图像片段正是容园景境经营的切入点。
从这些图像片段入手,可是经典园林内的一片墙、一扇窗、一弯廊、一块石、一棵树、一池水、一明暗,进而一个小庭院、一个小场景,等等,需反复揣摩其妙在何处,如何动人,又是如何实现的,进而思考还有多少种设计改造或者变化:进而在揣摩这个片段在全局中如此呈现、妙在何处,发掘先前哪些变化改造设计比较好、哪些又差些:进而在揣摩诸多片段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进而追溯造园史:进而游历真山真水:进而追溯山水画,此时看山水画就自然而然地以入画的状态去读画、了解画了:进而再融通其他学问,等等。套路讲的大趋势,操作时可因人、因时做具体的变化。
在日常的学习和操作中,设计师通过观摩山水、去山里或者民间采风、研习江南园林、剖解大师作品、沉淀日常生活等,记录下动人的片段。但当真是实践时,原初的那些素材,一旦结合现状条件,很多时候它们往往不能直接被呈现或者单独呈现,甚至被修改得七零八碎、面目全非,也或许由产生了些新的东西,也或许是几个东西拼凑搓揉在一起,杂交变异出来一个东西,等等。就像率兵打仗的将领,不仅能熟读兵法,关键是要能随机应变。很多时候只能寻摸一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恍恍惚惚的影子,却不能一一明确、无误地对应。设计师非常喜欢在设计时把控这样一种状态。无论素材或典范成为设计的“嫡系子孙”,还是成为“远房亲戚”,甚或只是成为诱发佳境的“引子”,都不重要,关键是看产生出来的东西放进现实后是否感人,使人动心,是否巧妙,而不只是看它出身、出处、来源或者说法,等等。
4入境建造——容园的匠造
与大多数园林项目基本是先设计后施工,大多数的设计又都是图纸层面的操作不同,容园是边设计边施工,设计和现场施工紧密结合的。这种匠造方式与设计容园时表意先行的思维方式不无关系,同时也与设计操作界面密不可分,姑且称之为“入境建造”。
不同与大多数常规项目的设计界面,图对本设计而言,只是手段、工具,示意而已,是为了给甲方看,给工人看,它不是最终目的,设计师最关心的是“实际建出来会怎样”“如何建”等。容园的图主要是CAD的平、立、剖,表面上是在画图,而实际每时每刻思考的是位置、场地、光、风、雨、景,材料、结果、空间、尺度、场景、挂席、工艺、工期、造价等等,设计时每个场景都需要设计师设身处地想象,进而去感受、体会。拿不准时,也可借助身体所处场所、环境、道具等做想象、做比划、做实验、做访问。
精准的判断力,乃营造师需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尤其是需现场设计时,要当机立断的,更加考验判断力。而判断力的培养没有捷径,似乎也不是通过模型或效果图就能训练出来的,而需要长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观察、思考、体会、积累。
从容园的匠作用材来看,可以归纳为“粗粮细做,细料入赘”。由于甲方与设计师均推崇节俭,故而所选之材绝大部分都平常易得。然由于廉价,导致材料本身较为粗糙:倘若设计不能别出心裁,结果必野——南园“曲复廊”之镂空墙(廉价水泥压制砖)、钢柱(60钢管),小庭院墙(廉价红砖砌筑,喷白),“云悠厅”墙壁(廉价红砖砌筑,喷白),岩壁(水泥素壁),北园等建筑以及园子内绝大多数的树木石头(当地普通物种)等等,运思均由此发。
运用粗料的同时,少量细料入赘,可以调理阴阳、增色生活、装点门面。比如:所有建筑的白顶粉面,洞口的青石镶边及青石牌匾,墙顶青砖叠涩,廊子之“束腰”及“瓦屋”,钢柱烤漆,门房门扇及影壁的铁力大木,亭榭之木作美人靠,岩顶飘逸之树,个别青苔大石……
而关于容园的花木植物,设计的关注点在于其姿态、形色、质味等性征给人的感受、体验,以及它们能诱发或建构出什么样的场景与氛围。容园的主人非常喜欢植物,可谓是专家。于是,设计师给甲方描述花木场景意象:比如:这个场景、氛围是什么,这里需要一棵能长得比较大的树,它的树干要能舒展开,要舒展到什么地方,它的树干需道劲、苍老些,树叶需要半透光:那里需要一棵歪脖子树,树枝要探到什么地方,等等。接着,甲方或他的助手就会带着设计师去苗圃或者朋友处看,对着树“评头论足”,然后设身处地地想象是否与容园的场景相配。有时候,甲方会说他特别喜欢一棵树,看后设计师也觉得不错,就会调整或补充先前的設计。
5小结
即如王绍增先生所言:“我们祖先造园时不是先拿来一张平面图而是先去实地踏勘,叫做相地,第二步仍不是在平面上做文章,而是在现实空间中发挥想象,何处可高、何处可低、何处可凭、何处可借、宜亭则亭、宜榭则榭、叫做立基,第三步还不是回家画平面图而是在现场走来走去,观察着、思量着如何步移景异、如何互为因借、如何起承转合、如何组织旷奥变化!厅堂、掇山、铺地、栽花、种树、题词、作赋等事项则贯穿其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容园虽然身处当代,但是其营造路径确实希望能延习这种中国传统造园的方式。上述种种,仅作浅探,盼能有抛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