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8-05-18 11:07夏高峰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具体措施初中数学

夏高峰

【摘要】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生来讲意义非凡,但是目前我国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水平,还不足够理想。故而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展开研讨,从而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数学思维能力 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3-109-01

0

引言

完备的技能储备,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技能素养。对于初中生来讲,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其数学专业技能的提升,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更加全面的综合素养。传统的数学课堂,强调知识的灌输,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受限,故而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无法施展。可见,研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极其有必要的。

一、初中教学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旨在培养思维能力丰富的人才。初中阶段,学生的重要任务就是树立健全的人格,塑造完备的综合素养,包含数学思维能力。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其各科学习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途径,故而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

传统的教育模式,严重影响着当今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的思维较为固化,往往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主体性较弱。而且在新课改政策的激励下,部分教师过于求新,忽视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以及吸收;部分教师对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存在把握不准确、不到位的现象,甚至忽视;部分教师为提升教学成绩,弱化了学生的数学练习,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授了多样的解题思路,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由此可见,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没能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发挥。

二、解决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滞后的具体措施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且积极与学生创建和谐的学习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从而主动积极地接受教师的课堂内容的讲授。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主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拉近与学生的亲近关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养成。亲近的教学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而且能调动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积极性学习。

(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数学思维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还处在形象性的阶段。对此教师可将学生的手、脑充分调动起来,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更加具象化的内容信息,实现学生思维的激活。“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可见要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需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巩固记忆。教师应转变只动脑或者只需要倾听的教学理念,在具体教学中,加强实践探究、合作互助能力的培养。当然,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上应该进一步加强,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好奇心,使学生能在内驱力的调动下融入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七年级上册《立體图形的表面展开图》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将课前准备的立体图形进行展开,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感受圆锥、圆柱、正方体以及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展开样貌,激发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实践。相信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会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展开的客观认识。

(三)塑造学生优质的数学思维品质

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塑造优质的数学思维品质,从而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安排习题训练的时候,要进行一定的审查,选择适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习题,借助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加强数学敏感度以及具有条理性的学习思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灵活性思维训练。长此以往,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广泛思考的思维习惯,最终促进品质形成。

例如在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合并同类项》中,教师可以借助(2x-5y)-(4x+7y)培养学生从局部到整体的计算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化繁为简的数学思维,为学生快速解题提供更大的可能。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灵活性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或简洁公式。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中,要积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习题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全方位提升。

(四)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以及灵活性

以往,数学教师教授学生的学习模式皆是答案的确定性,解题的方式常常是固定的。这一举措,使得学生形成惯性的思维模式,所以在日常解题中只考虑在常见的解题方式。基于此种现象,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做好储备,积极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教师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数据有用吗?并说说你的理由”,借助这样答案不一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灵活思维。学生可以在借助理由的阐述,将自己的观点灵活地表达出来,有助于其发散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灵活性的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探索创建了更大的平台,能有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思考数据的可实用性。教师在挖掘学生创造力的时候,设置问题不宜过难,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且实现多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下,我国各中小学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革新,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推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尤其对于初中数学来讲,它的开展均需以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基础,从而展开,例如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 参 考 文 献 ]

[1]税忠.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73-74.

[2]李少萍.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学周刊,2015(35):155.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能力具体措施初中数学
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
浅谈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