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西莫·布兰卡 阿拉斯戴尔·福斯特 吕传忠
我也希望能育一个像其他孩子一样的童年,育父母的陪伴,育玩具玩……但现在不一样了:这些没家的人都是我的家人了!
——“隧道之王”牵小龙
马西莫·布兰卡(Massimo Branca)
在西方社会,我们提到“家庭”,通常指基于婚姻和遗传关系组成的一个小社会单位,其成员包括父母、子女,有时还包括祖父母、姑舅、姨叔,等等。然而,在很多欧洲语言里,“家庭”一词是由一个涵义更广的拉丁词语演化而来的,是指吃住在一起的一群人构成的团体。这个“家庭”的概念涵盖更广,指代更灵活,只要人们分享空间和资源,互帮互助,那他们就可以称作是一个“家庭”。
马西莫·布兰卡(Massimo Branca)是一名人类学家兼摄影师,经常在意大利和罗马尼亚之间穿梭。他参与创办的纪实摄影协会(Collettivo Fotosocial),聚集了一批拥有不同学术背景的摄影师,他们以摄影为媒介,记录社会现实,以期推动社会正向变革。他们不愿以旁观者的姿态讲述别人的故事,而是采用一种沉浸式的工作方式,与工作对象及环境充分互动,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透过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
在图片爆炸的当下,这群人选择了一条更慢的路径,花更长的时间去了解他们的拍摄对象,理解人类互动的细节中所隐含的意义,与拍摄对象建立互信并持续进行对话是他们最基本的工作方式。
马西莫·布兰卡的拍摄对象是一群无家可归者,他们住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火车北站附近的地下隧道里。他的作品完全没有猎奇的感觉,而是平实地记录了一群被推到社会边缘的人,他们如何聚到一起,如何互相作伴、互相庇护,互相依存。
布兰卡1985年生于意大利特兰托(Trento),人类学专业毕业,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在社会科学及文化研究中的应用》。他的作品曾登上美国《国家地理》和德国《亮点》(Stern)周刊,并入围多项国际知名摄影大赛。2015年,他获得“马格南30名30岁以下摄影师(Magnum 30 Under 30 award)”奖项,肯定了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新一代叙事摄影师之一。
(阿拉斯戴尔福斯特是策展人、作家和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现居悉尼,工作范围遍及全球各地,你可以在www.culturaldevetopmentconsulting.com上了解更多。)
你是何时开始摄影创作的?
马西莫·布兰卡:我大约4岁就开始摆弄相机了。我最初学的是视觉艺术,后来改学统计,这期间就开始严肃创作。再后来我又学习了人类学,这算是观察社会角度的一次重大改变,那时我差不多20岁。
是什么吸引你学习人类学的?
马西莫·布兰卡:纪实摄影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让我有机会到处旅行,认识不同的人,体验这个世界不同的风土人情。我一直认为,做文化和社会研究有趣且有益,因为我本身就喜欢去发掘和讲述关于人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不认为自己在“创作”,而只是在“拍摄”。我是以纪录的方式工作,把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拍摄下来,所以我从不刻意设计场景,从不摆拍。
你和同事为什么创办纪实摄影协会(Collettivo Fotosocial)?
馬西莫·布兰卡:我们的协会正式成立于2009年。这是一个意大利组织,宗旨是通过视觉叙事的方式传播对社会的认知,以期带来正面的社会改变。我们的成员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包括政治学、法律、艺术、设计、人类学等,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摄影创作,但我们的理念相同。我们都赞同好的摄影创作必须基于尊重和对话,摄影师要参与到工作对象的生活中去,因为这样才能真实并深刻地理解他们的处境。对我们来说,负责任地传播这些图片和信息至关重要。我们也相信,社会摄影能够也应该具备教育功能。
你怎么知道火车北站附近的地下隧道里住着这样一群人?(图02)
马西莫-布兰卡:有一次,我和朋友在罗马尼亚旅行,在布加勒斯特的大街上见到一个人。他光着脚,穿一件皮夹克,手腕和脚脖子上都戴着链子,身后还跟了一群狗,差不多有十几只(图03)。他看起来太怪异了,我们便想一探究竟。当地一个朋友告诉我们,这个人和一群年轻人住在火车北站附近的地下隧道里。于是,我们请求他们允许参观一下他们的“家”。然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类似“家庭”的地下社群,震撼之余,我们决定对他们开展一项摄影和研究项目。
你当时在街上遇到的那个人是谁?
马西莫·布兰卡:他自称“李小龙”,是那个社群的头儿,外号“隧道之王”。对布加勒斯特的很多人来说,他是一个活着的传奇。当地无家可归者回忆时也说,李在的那段时间,他们的日子也过得更为安稳平静。
你为什么要对这个社群开展人类学调查?
马西莫·布兰卡:我们的朋友在介绍这群人时,给我们展示了一些有关他们的图片。这些图片以及当地电视台的报道,都把隧道描述成黑暗、肮脏的地方,强调那里贫困和落魄。但我的经历恰恰相反,我们去的时候,地下道里有电灯,非常明亮,有风扇帮助空气流通,墙上贴着画,有一台电视机,一台煤气灶,还放着音乐……整体氛围积极向上,他们对我们也非常热情(图04)。
我的亲眼所见与之前图片反映的情况有很大差别,这促使我这个人类学者决定开展这个研究项目。我想深度探讨社会排斥的问题,以及在极端不利的社会条件下人类行为是如何适应并做出改变的(图05)。
这些地下隧道最初的用途是什么?
马西莫·布兰卡:它们是罗马尼亚前领导人齐奥塞斯库(Nicolae Ceausescu)时期修建的热力管道线隧道。上世纪80年代末政治巨变后,罗马尼亚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政治和经济重组,原来住在国家孤儿院的孩子被迫流浪街头。(齐奥塞斯库时期,国家为促进人口增长,禁止流产和避孕。同时,经济恶化,贫困增加,导致许多家庭负担不起这么多孩子。有些家庭被迫把孩子送到国家创办的教育机构抚养,事实上形同孤儿院。)
为了避寒,这些孩子冬天便住到那些热力管线隧道里,那里流经的热水能帮他们取暖,他们从隧道的检修井出入(图06~07)。多的时候,有50个孩子住在里面。而在1990年代的罗马尼亚,超过15000名儿童流落街头。随着时间推移,新的收容设施不断建立,无家可归的孩子数量也在不断减少。然而,依然有很多孩子住在大街上,或者在年满18岁之后被迫再次流落街头。
你是怎样和他们建立起互信,使他们愿意向你开放他们的地下社群,而你也不会有安全顾虑的?
马西莫·布兰卡:其实,建立人际关系并没有秘诀可言。在一起互动的时间多了,互相尊重,多点耐心,能帮到对方,这些都有助于信任关系的培养。人们只有互相了解了才能产生信任,这没有什么“合约”可规定。这和我们生活中交朋友是一样的,说来简单,但同时也很复杂。
我策划的系列文章是关于家庭的。你认为这种火车站下面的集体生活属于“家庭”范畴吗?
马西莫·布兰卡:是,那绝对是一种大家庭的感觉。我们不能僵化地理解“家庭”这个概念,它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方式,这取决于不同的习惯、文化、国家和时间。家庭各有不同,但也有共性,那就是亲情、等级、关爱和共享(图08)。
管道里人群的组织结构与家庭类似吗,比如有一个男性家长或女性家长,还是更像一种平均主义或无政府状态?
马西莫-布兰卡:“李小龙”,这个社群的头儿,被社群的很多年轻人叫“爸爸”,因为他照顾他们(图09)。考虑到他们中的很多人一出生就被遗弃,或是从施虐的家庭里跑出来的,孩子们对家庭温暖都极度渴望,所以,隧道里的家庭生活组织模式就可想而知了。但“李小龙”的地位并不是他强加给众人的,而是常年一起生活后社会平衡的结果,这里面有个人对社群的作用,有年纪、经历、魅力、健康和所掌握的资源等各种因素。
“李小龙”到来之前,隧道里很黑,只能点蜡烛,是他把电引了进来。(有一次,我们在隧道里时,突然停电了,里面一片漆黑,这使我们对没电之前的情况有了直观的感受)(图10)。“李小龙”每天用一个小煤气炉为大伙做一顿热饭,他们常说:“我们吃住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图11)
2015年,“李小龙”被捕,火车站的地下社群群龙无首,所有人都被从地道里赶了出来,现在他们依然无处可去。政府已把所有的隧道都封了起来,以防再有人进去。
是什么状况导致他们要加入火车站的地下社群的?
马西莫·布兰卡:人们流落街头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关爱。他们要么是逃避孤儿院,要么是逃避无法忍受的家庭,又或者是一种不成熟的对自由的追求。少数情况是因为吸毒。但不管哪种情况,广义的“社会排斥”是根本原因。
可以举个具体例子吗?
马西莫·布兰卡:卡特里娜(Catalina)出生时,她的父亲正在监狱服刑。母亲在她之前已生了4个孩子,实在没能力抚养第5个了,于是就把她留给了社会服务机构,这个机构又把她安置在一处早已拥挤不堪的福利院里。这些早期的经历可能永久塑造了她的心理和行为特征。5岁时,她被原生家庭接回来,却发现很难融入那个“陌生”的环境。之后的几年,她和父母屡发冲突,直到12岁时离家出走,最终流浪街头(图12~13)。
她后来也回过家,但那时已染上毒瘾,买毒品的钱很可能是通过卖淫换来的,结果她感染了艾滋病毒。从那以后,虽然她时不时也回趟家,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大街上过的,她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状态。2014年,一次严重的颈部感染连累到大脑,她于当年5月去世,死时刚满18岁。当时,她原生家庭的大部分成员都在监狱里,很可能连她的下葬费用也是隧道里的“收养家庭”支付的(图14)。
卡特里娜只是許多例子中的一个,隧道里的每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
你在那里住了多长时间?
马西莫·布兰卡:3年中,前后加起来有9个多月。
你花了多长时间适应隧道生活?
马西莫·布兰卡:这期间我的情感变化很大。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都是相当“混乱”,感动、严酷、超现实、迷糊交替的复杂感觉让人筋疲力竭。尽管这样,我还是在过了几周之后开始觉得舒服了些,尽管到现在也很难说“适应”那种生活。
其实,对于住地下道我感觉还好,但我一直很清楚,只要想,我随时都可以离开,而他们却不行。适应意味着你做出改变以融入某种环境,从而得以在那里生存下去。我不认为自己可以在管道里长久生活,必须不时地从那个环境逃离出去。事实上,在那里度过了两个月的冬天后,我患上了心理创伤,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完全康复。
通过这个摄影项目,你想向公众展示这种生活的哪一面?(图15~17)
马西莫·布兰卡:这是一类经常被污名化、被剥削、被憎恶或者直接被无视的人群,这个项目是关于我和他们共处期间的一些经历和感想。我想通过这些图片来展示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他们和我们其他人之间的关系。我特别不希望我的作品只是在观众中唤起一种浅层的同情或愤怒。经过这些年的社会调查,我们逐渐明白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每个人的现状都是他或她与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之间复杂互动的结果,即使我们经常会忘记这一点。所以,当我们要批判那些与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之前,要想想是什么外力造成了他们现在的样子。
公众对你的作品有什么反应?
马西莫·布兰卡:当然,我没法知道所有人对我作品的看法,但就我观察到的情况来说,人们对这种地下生活很好奇。大多数情况,他们看上去与作品很有共鸣,让他们心有戚戚,这也是我期望达到的结果。
这些照片会令他们难过吗?
马西莫·布兰卡:有些特别敏感的人会哭。我就会安慰他们,地下隧道里的生活其实也没那么糟糕。其实,这也是作品要表达的一个观点:这就是生活。
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马西莫·布兰卡:世上的幸福只有一部分和物质状态有关。即便在地下道那种被社会极度边缘化的环境里,也有快乐和欢笑,人类其实可以适应几乎任何环境。我们只需做到善良、理解,互帮互助,避免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糟(图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