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初探

2018-05-18 10:49吴群
考试周刊 2018年47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

摘 要: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相当于大学的论文研究这种学习方式,这种研究方式是围绕某一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在此期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要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这也是新课程大纲改革当中对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学习的能力,本文就以初中数学教学为背景,探讨高效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潜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索性学习;数学研究

一、 探究性教学的内涵

探究性教学一般以数学问题为出发点,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对现行的数学教材进行探究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做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表达,充分讨论,围绕某个数学问题,举行独特式的讨论教学,学生通过个人,集体,小组,等多样的方式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二、 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的作用

(一) 提出探究性问题

因为数学本身是一种非常抽象的知识,这种知识,在一些教师的引导之下,有些同学可能学习起来并不困难,有些同学则会陷入两难境地。这是真实存在的一个问题,但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教师勤勤恳恳的教,学生就会学会,这种教学实效,一定要摒弃,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要想掌握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要学会提出疑问,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机会,具体的步骤和过程有以下几点:

1. 在备课时,做良好的规划

教师在备课过程当中,对一些知识点的设问一定要合理科学,尽量能够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比如在初中数学学习概率统计这一章的知识时,在教材当中有掷骰子这一幅图片,那么教师可以依据这幅图片进行提问,比如说大家在掷骰子的时候,掷六次会有多少种情况?这样学生就会开发自己的想象空间,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答案,往往一些同学会根据自己的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老师再通过一些具体的纠正,这样学生就会掌握好学习内容。

2. 采用点名式的提问方式

点名式的提问方式有非常多的益处,它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课堂的紧张氛围,这样的学生必须要紧跟老师的教学步伐,对于老师所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要积极思考,并且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这样一种问题,比如我们在学习函数这一章知识的时候,教师就会提出什么是函数这个问题,然后学生根据翻阅课本或者查找资料,最后再经过自己的总结,往往多个小组或同学的总结内容和答案是比较接近于真实的答案,教师在对这些答案进行一定的纠正,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很多学生就能够把自己所犯的错误进行很好的归纳和总结,记忆和印象都比较深刻,这样学习到的知识才比较扎实。

3. 问题式的小组学习

目前都倡导小组学习这种方式,小组学习这种方式是非常不错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带动大家去积极讨论,同时能够从其他同学的讨论当中获取知识,掌握一定的沟通和交流技术。但是由于初中生在讨论过程当中往往会将一些问题带偏,所以教师在组织大家进行讨论时,必须要带有一定的问题,这样大家在讨论过程当中就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函数这一章知识时,就可以向同学提问,函数的类型有哪些,当然了,函数的类型有很多种,对于初中范围的学生来说,并不一定能够回答全面,但是能把初中范围的知识回答好,就是一种进步。

(二)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

我们之前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对探究性教学所做出来的一种铺垫,其实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问题,对于现行的教学模式和具体的情况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一种良好的思考问题的环境,对于每一个课程来说,可以安排一次小小的测试,让学生能够在紧张的考试氛围当中解析问题、独立思考,在考试的总成绩当中,可以按平时小测试的成绩进行加分或者减分,这样就会带动大家去思考问题,同时也可以避免吵闹喧哗,交头接耳,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三) 对问题进行总结

这是探究性教学最主要的一个过程,就是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总结,因为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是有限的,不管采用什么样一种方式,都无法将问题说的特别全面,这时老师就可以对探究性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总结。学生可以用这样的标准知识和自己所探究出來的知识进行比对,得出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在课堂当中营造一种攀比的学习心理,这样才能够促进大家学习和探究。而且教师要对一些小组所讨论的知识进行点评,对表现不好的同学提出改进意见,对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鼓励,让所有的小组都能够有竞争意识,有小组讨论的自信,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三、 学生在探究性教学过程当中的成长

这样的探究性教学的过程当中,最主要的主体也是学生,因此,学生在探究性教学过程当中的成长也是巨大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大方面:

(一) 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学生在长时间的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影响之下,就会形成一种对数学的独特思维,对分析问题的能力,逆向思维的能力和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升,学生通过对其他问题进行观察,反思和联想,就可以得出非常好的问题。比如学生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素材,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观察能力,对图形进行观察,通过以前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内容,对相似三角形进行反思联想,提出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之间有何差别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样也能够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 假设能力的提升

假设对于数学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掌握好假设这种方式,对数学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学生在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假设,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手段去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样能够开阔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

(三) 提高解释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的很多问题,到最后都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所有的假设,所有的问题都要得到一定的解释,教师应该营造一种非常民主的氛围,学生能够自主去解释自己所提出的一些假设和问题。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这不仅是一种新的方式,也是对课程改革的一种要求,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必然选择。所以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完善这种教学方式,展现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效果,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彦辉.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探究教学问题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

作者简介:

吴群,四川省资阳市,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龙潭九义校。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探究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