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妍君 陈柳清 陈章幸 谢小炼
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针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可有效的维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1]。但透析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而诱发机体各个系统的感染,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会造成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差[2]。因此,采用有效的措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质量是极为必要的。风险护理管理贯穿于护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能有效的规避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提升护理安全[3]。现就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单号设为观察组,双号设为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59.36±10.27)岁;原发病:高血压肾病1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多囊肾病13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尿酸血症6例;原发病病程1~9年,平均病程(6.19±1.38)年;置管类型:永久置管10例,临时置管46例;置管部位:颈内静脉32例,股静脉24例;透析时间6个月~8年,平均透析时间(4.28±1.25)年;每周透析时间4~12 h,平均每周透析时间(7.22±1.60)h。对照组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9.08±10.13)岁;原发病:高血压肾病1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多囊肾病11例,糖尿病肾病12例,高尿酸血症4例;原发病病程1~8年,平均病程(6.13±1.34)年;置管类型:永久置管8例,临时置管48例;置管部位:颈内静脉35例,股静脉21例;透析时间9个月~7年,平均透析时间(4.32±1.19)年;每周透析时间4~10 h,平均每周透析时间(7.15±1.48)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透析治疗有关的指征,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精神类疾病、心理障碍、心肝肺功能障碍、营养不良、不规律透析及入组时已存在感染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清楚知晓,并自愿加入,本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病情、保持透析室的干净和整洁、常规消毒隔离、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护理管理:①强化护理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风险护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感染防控意识;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六步洗手法、无菌操作法、消毒隔离等技能操作的学习;选择既往发生感染的病例资料,科室全部护理人员在每周例会上共同进行讨论,寻找引起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②加强对患者的管理。每日对患者进行2次血压、脉搏、体温的测定,定期进行肝功、肾功能、白细胞等的检查,以尽早获得感染出现的征兆;向患者讲解感染发生的危害、原因、常见症状、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等,提高患者的认知;嘱患者遵循血液透析室的相关规定,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向患者说明合理饮食及适当运动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动脉内瘘自我防护的要点,促进患者的配合;向患者讲解穿刺点及置管的注意事项,如避免沾水、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向患者说明合理饮食及适当运动的重要性,除此外对糖尿病患者还要强调注意控制血糖及加强个人卫生的重要性。③做好环境护理。每日对透析室内空气进行消毒2次;限制透析室内人员流动,对于有呼吸道感染的家属应禁止探视;每班患者结束后清场,做好地面清洁及床单元的消毒清洁;严格做好透析液的管理,使用中的透析液要密闭,并做到“一人一用”;定期进行透析室内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发现问题及早进行处理。④仪器有关护理。所有治疗过程中所需的医疗器械均应填写使用及维护记录,确保各仪器的正确使用,保证其功能处于完备状态;加强巡视,并注意观察血液透析机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保持透析机表面清洁,上机、下机后做机器表面清洁,有血要用一次性消毒巾清理,每班透析结束后立即进行机器消毒。⑤透析相关管理。透析治疗开始前对患者个人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针对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制定预防和应对措施;正确记录和放置血液标本,防止血液标本混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导管护理及内瘘穿刺,注意导管和内瘘穿刺针妥善固定,防止导管、穿刺针脱落及多次穿刺等不良情况发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感染知识知晓情况及感染事件发生情况(血管通路、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感染知识知晓情况采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注意事项、预防方法等,总分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感染知识知晓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护理前后感染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两组护理前感染知识知晓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感染知识知晓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感染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管通路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3.57%、1.79%,均低于对照组的8.93%、14.29%、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感染知识知晓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感染知识知晓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6 76.34±8.16 94.58±5.39a对照组 56 77.52±9.22 90.82±7.61 t 0.71719 3.01725 P>0.05 <0.05
表2 两组感染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院内感染是患者在医院内获得感染的总称,随着多种治疗手段在临床的兴起,院内感染的几率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4]。血液透析为侵袭性操作,涉及的环节较多且复杂,感染风险始终贯穿于其中,加上患者抵抗力低下,不但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且还会导致整体疗效降低,加剧医疗负担。由我国卫生部(现卫计委)颁布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应积极对发生院内感染的高风险科室进行评估[5-7]。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机体状况及护理相关操作,患者年龄较大,机体防御能力也随之减弱,对炎性反应的抑制能力越差,致使院内感染几率明显增加。机体营养状况过差可导致体内蛋白质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分解,而降低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加之透析所致的氨基酸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大量丢失,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院内感染发生率也明显更高。在护理操作中,若未对血液透析机表面及室内空气等进行规范化的消毒和灭菌,也会明显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积极获求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以此为依据制定护理干预措施也成为当前提升感染控制质量的重要手段[8-10]。
风险护理管理是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的一种护理方式,能有效的规避护理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从而降低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最终减少对医患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本组资料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护理管理,经比较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感染知识知晓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通路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3.57%、1.79%,均低于对照组的8.93%、14.29%、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的护理模式以患者的治疗和基础护理为重点,在注重医嘱执行的基础上虽会采取一定的消毒灭菌措施,但极易忽略患者因素对院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加之各项护理制度和流程不够规范,对感染的预防难免存在弊端。将风险护理管理应用到血液透析患者中,首先制定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职责分工更为明确,对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都有明显提高,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操作也更为规范,加之定期对治疗设备及环境进行消毒灭菌,有效的降低了因医源性因素所致的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风险护理管理的应用使得护理人员注重对患者进行干预,帮助患者及家属积极认识到院内感染的危害和发生原因,从而主动配合护理工作,积极减少自身因素对感染发生的影响,最终提升院内感染的控制质量。
综上所述,风险护理管理能有效的促进血液透析患者对院内感染防控的认识,从而提升感染控制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春霞,许宝珠,林花兰,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危险因素分析.海南医学,2017,28(21):3543-3544.
[2]熊玉琦,张新平,王丹,等.基于风险调整模型的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监管研究.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58-60.
[3]吴琼,李秋洁,韩影,等.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的构建.护理学杂志 ,2015,30(9):53-56.
[4]陈美珠.PDCA质量环在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7,23(11):119-121.
[5]郑天璃,芦桂芝,仰曙芬,等.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评价指标的构建.护理学杂志,2016,31(1):95-97.
[6]谈青.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71-72.
[7]杨开秀.护理风险管理对血液透析的安全分析及对策.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35(4):257-259.
[8]李秀慧.血液透析的风险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27(12):57-58.
[9]鹿香花.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 ,2016,13(5):173-176.
[10]张舒舒,梅晓蓉,徐萍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风险分析与护理管理对策.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2):2033-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