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2018-05-17 02:25李军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社区大学生

李军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原有的学生宿舍区已逐步演变为集住宿、生活服务等为一体的社区形态,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社区建设,打造“非正式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同一学生社区的同学关系,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让社区氛围更加和谐,让同学在社区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温馨,让学生在休闲、娱乐等“生活化”的方式中,自觉接受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社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2018) 02-0073- 03

随着高校学分制的普遍实施,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大,班级的概念也逐渐淡化,相应的学生在以居住园区为中心的社区的活动时间越来越多了,大学生也渐渐地从“学院人”向“社区人”转变,因而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进社区也提到了重要的位置。

一、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的起源与现状

(一)英美的住宿式书院

住宿式书院起源于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的第一个住宿学院是大学学院,成立于1249年,最近的一个学院成立于1991年,前后有700多年的历史;剑桥大学第一个住宿学院成立于1284年,最近的一个学院成立于1979年,也有近700年的历史。美国的第一所住宿式大学是开办于1825年的弗吉尼亚大学,这些学校的基本特点是有明确的教育目的、链接课堂与宿舍、对大学生课外时间进行管理和引导的模式。

(二)我国高校社区管理模式的现状

我国的高校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是起源于近年,概括起来其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西安交通大学、广东肇庆学院等为代表的书院制,将学生宿舍区划分为若干书院,成立书院管理委员会等,实行院长负责制,注重强化学生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生活服务、学业辅导和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另一类是以温州大学等为代表的学区制,将学生住宿区划分为若干学区,成立学区综合办公室、学区党团工委、学生楼管会等组织,实行学区主任负责制,通过朋辈辅导、导师、心理辅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

二、当前学生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对学生专业意识、学院归属感和班级观念的培养有很好的作用,学生与学院的关系较为紧密。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新校区办学,当前的学生管理模式也出现了一些弊端,特别是在学生社区(即学生宿舍区)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社区学生工作主要还是关注学生安全、卫生等整体要求,而对每个学生个体关注较少,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不够。

(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一方面由于辅导员带的学生人数较多,基本在200人以上,使得学生工作難以精细化,特别是对于每位同学的关注带来较大难度;另一方面,由于行政人员事务繁杂,辅导员除了本身学生工作之外,他们大都还要承担院系交办的其他工作。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性别等因素,使得辅导员深入学生社区较为困难,据调查统计学生辅导员深入学生社区的频率大多为每月或每学期1次,与学生的接触远远不够,对学生思想状况了解也不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显得薄弱。

(二)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内容较多,因而专业老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除了课堂讲授之外,缺乏更加有效的指导。

(三)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滞后。当前各个高校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各院系和物业管理中心共同来承担,院系主要是本院系学生所在宿舍内部建设,外部建设则由物业中心的管理人员负责,总体来看,各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不平衡。一方面,各院系由于各自的安排,工作缺乏整体性;另一方面,物业管理人员由于本身繁杂的物业服务事务,以及认知的差异,因而社区文化建设较为薄弱。

(四)影响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方面辅导员需承担本职工作以外的事务性工作,另一方面,辅导员也要成为一名杂家,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外,还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学业成长。这种情形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带来制约。

二、社区化学生工作的意义

(一)社区化学生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班级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单位,学分制改革的实施改变了这一状况,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班级的概念逐渐淡化,以班级为载体的学生教育管理已受到一定的制约。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了,学生在社区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学生社区成为了学生相对集中、活动相对稳定的场所。为适应学生从“学院人”向“社区人”转变,社区理应成为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为避免学生社区思政工作的“真空状态”,帮助学生解决在相对宽松的社区环境下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利用社区的多维条件加强这一区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二)社区化学生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学生社区已经成为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据统计,我国高校学生每人每天在社区停留的时间长达12小时。同时,学生社区是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晴雨表,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在这里会一览无余,这就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条件。现实当中学生宿舍也存在着“趋同化”现象,由于大多数高校都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宿舍,出现了很多同类学生扎堆现象,加上同社区特别是同宿舍成员之间朝夕相处,互相影响,往往使得同一宿舍形成相同的志趣与爱好,形成统一的思想观念。如当下各高校就出现了一些“考研宿舍”、“党员宿舍”、“文艺宿舍”、“旷课宿舍”、“恋爱宿舍”等特色宿舍。社区已经处于现代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核心地位,社区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亦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立学生社区工作机构,集结一支多元化的学生社区工作队伍,将学生社区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透过社区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社区深入开展努力冲破传统德育遭遇的困境,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社区化学生工作是高校学生社区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学生社区的概念,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将学生从从属地位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社区的主人,成为活动开展的主体。为了构建健康和谐的社区秩序,需要重新定位管理者与学生的关系。同时根据95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更加注重个性发展的特点,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社区人”,加强对学生参与社区管理与监督工作的引导,调动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切实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使大学生成为推进文明社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以全方位的教育模式贯彻全人教育理念。

三、社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在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查中可以看出,多数辅导员和学生均认为社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很有必要,如何将学生宿舍区建成符合现代社区本质、兼有高校特点、学生全程参与的学生社区,建成文明社区、和谐社区、文化社区和学习社区。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建设。

(一)加强学生社区硬件条件建设

依托学生居住园区,建设辅导员工作室、党团活动室和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区域,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社区党员服务站、学生事务办公室、学业辅导室、阅览室和会议室等,同时配备电脑、电话、音响等办公设备,以满足社区日常工作开展的需要。完善工作条件,让社区工作队伍能进得来、留得下,从硬件上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中作用,加强社区网站、宣传栏等宣传舆论阵地建设,丰富社区学生的精神生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正能量,发挥社区文化育人的功能,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建立学生社区四级工作机制

成立由学生处、后勤管理、物业、保卫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学生社区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学生社区行政综合事务管理;各项制度的制定、监督、落实和考核;学生社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等活动;各项学生评奖评优工作;凋查和处理学生社区内学生违纪事件;维护社区安全稳定,处理和调查学生社区内突发事件;协助院系开展学生军训工作、国防教育和入学教育等工作。

其次,通过选拔、招聘等形式建立一支社区辅导员和党团工作队伍,制订社区辅导员工作要求、工作规范和考核标准,构建社区辅导员工作指标体系,建立住楼辅导员制度,加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同时选聘一批专业老师担任学业导师,每位导师联系1-2个学生宿舍,指导4-8名学生专业学习。为社区大学生提供学业指导。

通过选拔,选拔一批具备心理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导生同学组成大学生社区工作骨干,组成学生社区工作助理队伍。成立学生社区自主管理委员会,由社区居住的成员民主推荐产生,负责社区的学生相关事务,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功能。形成一个由“社区工作委员会——辅导员、导师——学生助理——学生”组成的四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三)打造社区精品活动,带动社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在学生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以活动带动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特点,着力打造社区主题活动板块。如开展党团活动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和生涯指导活动月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学业与生涯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等引入社区,让学生在休闲、娱乐等“生活化”的方式中,愉快地接受教育。

党团活动板块是将党团工作融进社区,通过建立社区党团组织、党员示范岗等形式促进党团组织进社区;通过开设微党课、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等形式强化思想教育进社区;通过主题征文、红色记忆故事会、红色影片展播、文明社区创建等形式促进文化建设进社区。从而有效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进一步凝聚社区内的优秀党员、团员青年力量,充分发挥优秀党员、团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心理健康活动板块是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学生工作指导方针,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影片展映、心理情景剧表演、团辅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咨询活动,使社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入发展。

生涯指导活动板块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与定位,使他们确立人生发展方向,同时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让他们对今后的就业创业提前做好准备,珍惜大学时光,合理安排大學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从各个方面塑造自我。通过生涯讲座、主题报告会、经验交流、技能培训、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大赛等形式,为大学生传授正确的就业创业理念,引导他们认清就业形式,克服“眼高手低”,“急功近利”等不良心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就业观。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创造机会,并在此过程中强化就业创业理念,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余小明.英美住宿式书院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对我们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5 (1).

[2]苏镇松,周志荣,潘红.高校学生工作进社区的模式探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1).

[3]王定福.思想政治教育进高校社区的实践与思考[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工作社区大学生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