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佤族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在全国享有极高声誉。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和风格特征,是佤族人民用来记忆祖先的历史,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进行娱乐健身活动及其商业文化演出的重要媒介。虽然这种歌舞已经逐渐引起重视,但它未被更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传承与发扬。并且由于当前社会持续迅速发展,人们已经很少再对民族的东西产生兴趣。论文通过对佤族舞蹈的介绍,向人们展示了佤族舞蹈独有的风采,以提起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与传承。
关键词: 佤族 舞蹈 风格特征
一,佤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佤族舞蹈在其动作的运用,音乐的衔接,服饰的穿戴及其舞美的衬托中都有其独特的韵味,佤族舞蹈大都刚劲雄浑,腿的力度强,身的俯仰幅度大,集中体现了居于山区的民族文化特点。
(一)佤族舞蹈《牛角梳》的动作特征
1,围圈,在舞蹈中男演员和女演员都是以一个点为中心,然后双脚互相岔开,在以圆的形状来进行舞蹈的展现,方向的移动在这个舞蹈中是顺时针,但是在古老的佤族舞蹈中多以逆时针常见,舞蹈《牛角梳》中女舞者在中间竖立起舞,男舞者则以女舞者为中心进行围圈做技巧动作。有时也在甩发舞中出现,女舞者们围圆甩发,表示热情和娱乐气氛。
2,联袂,在舞蹈《牛角梳》中,男舞蹈与女舞者通过拉手,扣手等动作一起表现了舞蹈中男女的生活内容,同时也用了腿和脚的不同变化来表现所想表达的舞蹈内容,而且联袂在一起,构成了一中同歌同舞的氛围。
3、对称。佤族舞蹈既均衡对称成对在现场跳舞的舞者的对称性,而且在对对称结构的作用。在舞蹈《牛角梳》中,男舞者和女舞者作为舞蹈的两个载体,女舞者和男舞蹈共同互相对面起舞,男舞者和女舞者往不同的方向来跳转,对称舞蹈,在这种动作形式上,两名舞蹈也通过不同的方位和方向来互相交叉,时而还进行动作的对称旋转。
(二)佤族舞蹈《牛角梳》的音乐特征
自从文艺工作者将佤族舞蹈搬上舞台之后,对音乐的伴奏也进行了改良,舞蹈《牛角梳》的音乐除了传统的锣和打击乐为伴奏之外,加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节奏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和弦的加入让整个舞蹈的音乐不在单薄,让锣和打击乐的声音不在狭窄,而且音乐也会在情绪的发展时形成有变化的进行,时而重复上一个乐段,让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让人们在佤族舞蹈的音乐中获得一种听觉的享受和视觉上的冲击,音乐的发展也表现出了佤族人民对传统观念的冲破以及对佤族精神的传承。
(三)佤族舞蹈《牛角梳》的服饰特征
在佤族当地,佤族人民就信奉和崇拜两个颜色:红色,黑色。所以在服装上也毋庸置疑,两大色系基本上就是整套服装的颜色,在舞蹈《牛角梳》中,男舞者没有穿上衣,赤裸着上身,裤子是一条五分裤,以黑色为主色调,腰上是一条红色腰带,在裤边上各是一条宽五厘米的红色,女舞者上衣是以红色为底,黑色收边,并穿插有花纹,下身是短裙,黑色与红色相间,也有花纹装饰。 女子舞蹈时披发,饰以银质发箍,保证舞蹈时头发不散落在前影响视线,两人均带有手镯,耳环,在舞蹈时两人交相辉映,画面感十足,展现了佤族地区独特的豪放和热情。
二、佤族舞蹈的当代意义
(一)佤族舞蹈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
佤族舞蹈作为佤族文化艺术的载体之一,本身就是佤族的一大瑰宝,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成了非常多的佤族原生态舞蹈组合,据统计在当地就有约1000多套。通过各大舞蹈艺术家的潜心研究和整理,逐渐将佤族舞蹈带上了国内的大舞台上。佤族舞蹈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其意识形态保存非常完整,是佤族艺术文化中的一块活化石,且对佤族的艺术文化的不断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和意义。
(二)佤族舞蹈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佤族舞蹈的坚持始终以本民族特色为本,不断地发展和传承,也是影响佤族人民内心的一种民间文化。每一次佤族人民想要征服自然时,由于自己的技术落后和方法的匮乏,都已失败而告终时,就产生了盛大的仪式舞蹈。 他们通过这种仪式舞蹈强化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并发现发展了自身与团体的巨大潜在能动性。佤族舞蹈如同一块佤族历史的活化石,像现在的佤族人民讲述着以前先人的生活劳动,同时也表明了佤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好奇,对生命的敬畏。极具内涵的舞蹈动作、舞蹈所蕴含的信仰、舞蹈本身具有的神圣含义以及舞蹈带有的历史性,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舞蹈是实现方式的形成和创造的优秀文化艺术,这是继承了祖先的舞者跳舞的宝贵财富,一个生命的活力的象征。
佤族舞蹈是一个民族兴起与发展的见证,是先人遗留给后人的丰富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民族的传承,极大地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獻:
[1]赵岩社.佤族生活方式.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2]王有朋.陈卫东.佤族风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3]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念.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史朋伟,男,汉族,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