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铭
〔摘 要〕《意义、文化和象征》是美国著名的建筑与设计评论家保罗·戈德伯格《建筑无可替代》一书中一个章节。《意义、文化和象征》不算是一篇单独的关于建筑历史、建筑风格鉴赏或建筑理论研究的文章,而是这三类文章的一个集合,它拥有这几种类型研究的各种元素。保罗·戈德伯格通过理论梳理和举例,向我们展示了从科德角式小屋到弗兰克·赖特设计的宽广而平滑的大草原房屋,从林肯纪念碑到高度雕塑化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和罗马的圣伊科大教堂。在这些建筑中,简单的几何形体却创造出了包含人类想象力深度复杂性的建筑作品。对于一个设计的学习者、爱好者和实践者而言,这是一次优雅且充满活力的关于建筑设计、美学、灵感、文化的心灵旅行。
〔关键词〕《意义、文化和象征》;建筑;本质
一、建筑让生命更美好
《意义、文化和象征》是美国著名的建筑与设计评论家保罗·戈德伯格《建筑无可替代》一书中一个章节。在文章的开篇,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观点:“建筑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并认为:“建筑可以通过创造一个舒适和令人振奋的环境来协助我治愈病人,同时也可以通过环境创设来传递知识;虽然建筑无法维持生命,但它能够赋予存在的生命某些意义……它让生命更美好。”
当我们追溯世界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脉络的时候,无论是“设计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的“红房子”、还是新艺术运动中维克多·霍塔的“霍塔旅馆”以及安东尼·高蒂的居里公园和米拉公寓,乃至柯布西耶、弗兰克.赖特、阿尔瓦·阿图等等这些杰出建筑设计师和他们的典型代表作品,都是在向我们倡导一种理念:建筑可以创造和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这便是保罗·戈德伯格文中所说的“建筑无可替代的方式是它让生命更美好”的最佳印证。保罗·戈德伯格在文中还说道:“我们周遭普遍存在的建筑为我们更了解自己提供了途径,它们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展示了我们对建筑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我们的意愿表达,是我们理想的生活场景的现实表达。当我们得偿所愿时,一定是美好的。因此,这或许也是建筑让“生命更美好”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读到保罗·戈德伯格这些文字的时候,不禁想起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基人之一,芬兰杰出的建筑设计师:阿尔瓦·阿图以及他极具个性风格的建筑设计。在20世纪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大行其道的时候,他的建筑设计却在强调功能的同时,探索了一条更具有人文色彩、更加重视人的心理需要的设计方向,奠定了现代斯堪纳维亚设计风格的理论基础。阿尔瓦·阿图所设计伊马特拉教堂,通过建筑顶部塔楼的设计,以及内部十字架的安放,一方面强烈地表现了宗教色彩,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建筑表现的形式,对战后人们救赎、反战,以及期待和平与安宁的心理的一种契合于呼应。阿尔瓦·阿图的设计轻松、流畅,与高度理性的柯布西耶与米斯·凡德罗形成鲜明对比,在现代主义风格盛行的当下,阿图这种自然、温情的设计方式成为密集的理性世界中的一个调味剂。或许,这就保罗·戈德伯格所说的建筑让我们的“生命更美好”的一点点实体痕迹和线索。正如戈德伯格所言,建筑让我们的“生命更美好”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我们遮风挡雨的安身立命之所。从更广阔意义上而言,某些建筑形式的存在,能够呼唤出我们心底的一些真挚情感。当一座茅草屋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或许能勾起我们对淳朴乡村生活的向往;当一座庄重肃穆的教堂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也许会引发我们心里的震撼。我想,这些因不同建筑形式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也是它让我们的“生命更美好”的一种途径,它让人们将自己置身于这个由它所构建的环境中,去感受由此带来的不同体验以及建筑本身所代表的文化类型,以丰富我们的审美情感。
二、建筑是一个群体概念
保罗·戈德伯格在书中说:“建筑与建筑之间是紧密相连,相互依赖的。由各式建筑所建立起来的城市环境中,或许建筑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组合形成的‘场(群体、有关联)的概念。每个建筑,无论是多么私人化的建筑,都展示出它作为公共存在的一种状态。建筑能起到指引行人方向,并最为街道元素把城市的各个部分相互连接在一起,建筑都是置身于更庞大的集体中的一个元素,而它们本身并非是主要物体。”这种概念类似于城市的“文脉主义”概念(文脉主义又称后现代都市主义)。按照汉语对“文脉”的理解,再结合保罗·戈德伯格所说的建筑之间的这种紧密关联,我们或许可以把群体的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上下文的脉络关系,他们之间可以是一种递进也可以是一种因果关系。但无论如何,他们是密切关联与呼应的,因为只有这样,建筑与建筑的组合所形成的这个城市公共空间才是具有意味的。也只有當建筑与环境和谐亲近的时候,它才能让我们的“生命更美好”。
我想,安东尼·高蒂所设计的居里公园算是现代建筑设计中,对建筑所形成的这个“场”“群体”概念较早进行探索的。在这个设计里,高蒂希望能够创造一个与周围的乡村环境和谐浑然一体的公园,打破新建的城市公共设施与原本环境所存在的距离感和陌生感。虽然,最后这个项目成了一个未完成的设想,但高蒂却创造性地希望能将各类艺术形式加入设计中,并使这些形式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这个设计,他将建筑中的自然与永恒诠释得淋漓尽致。
这种把建筑作为城市公共环境中的一个部分的“场”与“群体”概念,建筑与建筑背景、空间环境及城市背景的关系,就像是格式塔心理学中的 “图与底”关系。正如阿恩海姆所表述的那样(在特定的条件下,面积较小的面总是被看作“图”,而面积较大的面总是被看成“底”),建筑与我们生活周遭的城市环境或许就是这种图底关系。因此,当一个特定的建筑存在于一个公共空间中时,就被看作空间的“图”,而作为背景环境存在的公共空间,就成为“底”。这样,建筑与环境不仅在空间环境上出现了叠合,也在形式结构上实现了“异质同构”。
或许,强调建筑的“公共状态”,对单体建筑而言,就更加强调个体建筑是群体的一部分,注重新、老建筑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沿承连续性。每一栋建筑,都作为历史和文化的反映而有机地溶入环境之中。一栋建筑的功能及意义,要通过空间与时间的关系来体现,反过来单体的建筑又能支配建筑公共状态的走向。从城市的角度而言,注重建筑的“公共状态”,即从人文、历史角度研究群体、研究城市。这种建筑的“公共状态”,也是环境艺术的追求目标之一, 它强调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保持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 即和谐的对话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倡人文与自然的协调平衡, 在人文环境中力求通过对传统的扬弃不断地推陈出新。同时,这种建筑群体的观念,也是建筑创作中富有挑战的命题。它要求我们从地域和周遭环境中寻找亮点,采用一种积极的、变化的创作思维,并且在历史环境中注入新的生命,赋予建筑新的内涵,使新老建筑协调共生,使建筑中的文化得以延续。
三、建筑的装饰物是文明的标志
保罗·戈德伯格还在书中说:“建筑的装饰性物体成为文明的标志,这些装饰元素把城市與建筑、建筑与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装饰性元素彰显了建筑的另一用途:丰富城市内涵。”戈德伯格用打招呼这种拟人化手法的表述,似乎想要表明一种观点:即这些装饰性符号本身就具有语义内涵。这些元素的出现,作为一种信息、文化、符号来传达一些约定俗成的观念和内涵,我们可以通过装饰纹样的使用,以及空间布局上对某种氛围或气氛的渲染来传递文化、表达思想、体现内涵。他甚至认为:“建筑的设计不只为了实用。”为了夯实这一概念,作者进而阐释到:“只要某个建筑物的物质外形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文明意图,它实际上就是建筑。”简而言之就是说,建筑可以通过物质外形来展现文明意图。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戈德伯格还将战争纪念人名墙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向我们证明了虽然纪念碑没有传统意义上建筑所具有的为我们提供居住、工作或娱乐的条件,但它通过其形式所传递出的内涵和思想境界,也能让我们的“生命更美好”。可以说,建筑一方面要满足实用功能,另一方面又与实用领域其他的东西不同,它具有一定的审美追求。戈德伯格说:“建筑的艺术性是由意图决定的”。从某种程度上,这种理论与贝尔的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概念相吻合。
在文中,作者谈到在建筑设计上我们要“练习怀旧”,其实这种怀旧便是在提醒我们,在装饰元素使用的时候要把传统的、文化的因素考虑进去。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些装饰性的元素,最初并不具备表达思想和文明的功能和作用。而是在时间的流逝中,这些装饰元素因为原始积累具备了这样的功能。也就是说,建筑通过装饰性元素所具备的自语能力,从而使建筑本身成为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庞大的“装饰性元素”,即保罗·戈德伯格所说的“图标”功能。
四、建筑是一个强有力的图标
建筑塑造了我们的生活世界。我们的生活周遭,毫不夸张地说,全是建筑。书中说:“一旦我们与建筑建立了联系,就如同与文化、社会、政治、商业、历史、家庭、宗教、教育等等因素建立了联系。”我们可以将建筑环境理解为,一种同其他所有可以想象到的功能发生密切联系的形式。因此,建筑作为实质存在,既有个体性,也有社会性。建筑是一种文化的终极现实体现,甚至比其文化表现都更具现实表现力。它们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建筑是一个强有力的图标,因为它比其他艺术都更能代表共同的体验,比共同文化体验的其他方面更能让人产生共鸣。一个标志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物体,它的全部效应在于它直接而完全的象征主义,但是建筑却可以作为一种图标发挥其功能。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推移,它的意义和内涵变得复杂而且丰富,它的文化体积大到能够让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它,并且它总是以一种图标式的地位承担着传递信息的功能和义务。每一座图标式的建筑作品向我们表达的既是形式,同时也是象征。
也正是因为此,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建筑逐渐地成为某种特定文明的象征和代名词。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建筑与社会文化产生了关联之后便具有了传达信息的意义,而当与之相对于的内涵意义相对固定之后,建筑本身便成为一种文化,它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丰满内涵的形式。
结?语
正如保罗·戈德伯格所说:“没有任何东西像建筑一样展现我们对未来的承诺。伟大的建筑作品是能够给予我们后代的最好礼物,同时伟大的建筑作品不仅象征着我们对社会的渴望,而且象征着我们对想象力和社会有能力继续进行创造的信念。”我想,建筑作为我们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一种存在,它提醒我们注意文化、历史、传统等等内涵因素,又要注意它与环境的关系。我们该如何通过建筑来展现我们对生活周遭的要求,发挥其多样性,将人与建筑拉近,创造建筑中旧与新的共生?如何丰富建筑让“生命更美好”的实现途径,使建筑成为“意义、文化和象征”?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美) 保罗·戈德伯格著.建筑无可替代[M]济南 :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