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竞争力研究
——基于《2017-2018全球竞争力报告》

2018-05-17 08:57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9期
关键词:支柱竞争力指标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一、背景

2017年9月27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生产率增长缓慢一直是持续困扰全球经济的重要问题,由于世界各国一直无法针对生产力的提高实施强有力的改革措施,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堪忧。

世界经济论坛前身是欧洲管理论坛,1987年改为现名[1]。从1979年开始,世界经济论坛每年推出《全球竞争力报告》,用于对不同经济体的全球竞争力进行评判。报告竞争力排名基于全球竞争力指数,该指数于2004年首次使用,主要包括制度、宏观经济稳定性等12个竞争力因素,是衡量全球各经济体中长期取得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和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2]。

2017年的报告对全球137个经济体进行排名,瑞士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美国、新加坡分列二三位。荷兰、德国、中国香港、瑞典、英国、日本和芬兰分别排在榜单第4位至第10位。中国排位比去年上升一位,全球排名第27位。中国台湾地区排名第15位。

较之前的报告,2017年度报告在十年数据基础上指出了3个关注重点:一是仍然存在金融系统被破坏的风险。国际金融机构不仅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完全恢复,部分经济体的金融系统甚至较之前进一步恶化。

二是需要关注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现阶段,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逐渐取代人工劳动,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保持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将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稳定性。

三是仍然欠缺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力。目前全球创新投资数量不少,但是相对应的生产力提升却远小于预期,说明技术研发与生产应用之间存在失衡。

二、全球竞争力指标体系

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各相关经济体官方公布的各类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等数据,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3],这类数据被称为“硬数据”;其二是通过世界经济论坛专门设计的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该类数据被称为“软数据”,因为其多为一些判断性数据,由世界经济论坛选择的商界精英和专家学者填写问卷获得[4]。

全球竞争力指数分为三层,第一层包括三部分:基本条件、效率增强、创新与成熟度,分别代表要素驱动型经济、效率驱动型经济和创新驱动型经济。第二层为12大支柱,分别为制度、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与初等教育,属于基本条件部分;高等教育与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技术准备度、市场规模,属于效率增强部分;以及商业成熟度和创新,属于第三部分。第三层为12个支柱下的各具体指标。

图1 全球竞争力指标体系

在12大支柱中,第一大支柱是体制。世界经济论坛特别重视体制因素对竞争力的决定作用,该项几乎囊括了能够影响经济体运行的所有制度,包括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维持制度正常运转的各项制度。第二大支柱是基础设施,该部分主要衡量保证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铁路、公路、航空以及电力等方面。第三大支柱是宏观经济环境,即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主要包括通货膨胀率、国民储蓄率等指标。第四大支柱是健康与初等教育,主要包括疟疾、艾滋病、结核病的流行病以及人口预期寿命、初等教育情况等内容。第五大支柱是高等教育与培训,用以分析专业人才的培养。第六大支柱是商品市场效率,第七大支柱是劳动力市场效率,第八大支柱是金融市场成熟度,分别衡量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是一个国家经济正常高效运行的重要反映,指标涉及到市场垄断、税收、工资以及贷款等诸多方面等。第九大支柱是技术准备程度,来衡量新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技术转化能力,包含FDI、技术转化和新技术运用等方面。第十大支柱是市场规模,包括国内市场规模指数、国际市场规模指数,GDP(购买力平价)和出口占GDP比重,指标数量最少但权重很大。第十一大支柱是产业成熟度,来衡量经济体的市场结构、工业生产体系等方面。第十二大支柱是创新,包括创新能力和创新投入等。

三、金砖国家竞争力分析

根据2017年4月IMF和世界银行数据,中国人均GDP达到8113.3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衡量的GDP占世界GDP的17.76%,同时,2017-2018年度,中国竞争力排名也较去年上升一名,排在第27名,总分为5.00分(满分:7分)。近年来,中国得分一直在增长,排名也在逐步前进,从2013-14年第29名,到2014-2017年连续三年28名,再到27名,中国国家竞争力逐步提升。

在各项中,基本条件得分5.3分,排名为31名,效率增强得分4.9分,排名28名;创新与成熟度得分4.3分,排名29名。整体来看,中国在三部分排名比较接近,说明中国在各方面相对地位比较接近;而每项分数的绝对值相差很大,说明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不均衡。

详细分析12大支柱的得分与排名,可以发现中国在市场规模、宏观经济环境方面优势明显,得分分别为7.0和6.0分,排名第1和第17名;虽然健康和初等教育得分也达到6.2分,但仍排在40名,说明中国仍需精益求精。而在技术准备度方面,中国得分较低,仅有4.2分,且排名比较靠后,排在第73名,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远远落后,说明科研创新转化为生产的能力不足。此外,在其他方面,中国得分多在4.5分上下,排名也在40名左右,距离世界最好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

表1 中国全球竞争力各项得分及排名

图2 中美全球竞争力玫瑰图

玫瑰图是上述指标的可视化研究,分析对比中国和美国竞争力得分的玫瑰图,可以发现中国竞争力的分布并不均匀。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全球竞争力排名第2位,仅次于瑞士,因此,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竞争力排名非常具有借鉴意义。中国既有特别突出的得分项,也有扣分项。与中国相比,美国各方面竞争力得分均比较高,尤其在效率与创新两方面,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尽管在基本需求方面排名较为靠后,排在第25名,但仍要优于中国的31名。

具体到12个方面,得益于中国巨大的人口以及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的消费能力得到释放,中国在市场规模上排名第一,得到7.0分。而美国排名第二,与中国相差很小。在宏观经济环境方面,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使得中国对于宏观经济的把握与调控较好,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影响较大,保证了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特别是在控制通货膨胀上,效果显著。相比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美国在该项上不仅得分最低,仅有4.5分,排名也非常靠后,只有83名。在健康和初等教育方面,中国得分有6.2分,说明中国基础教育较好。但是中国排名却并不靠前,仅为40名,说明相对世界领先水平还有差距。美国得分与中国接近,但排在第29名,说明世界各国针对初等教育投入力度较大,在健康教育方面卓有成效。

而在其他领域,中国很难有能力与美国竞争。特别是在中国最为薄弱的技术准备度上,美国得分非常高,排在第六位,说明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的能力很强,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非常有竞争力。在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上,中国的劣势也比较明显,远逊于美国的第七位和第三位。而在金融市场发展以及创新层面,美国均排名第二,表明其市场非常成熟,充满活力。而中国排名均在30名之后,说明中国在市场建设和管理上仍需要努力。

针对三级指标进行详细分析,主要分析两类:一类是中国排名在世界前十位的指标,即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的指标;另一类是排名在100名以后的指标,这些指标也是中国最亟待改进的方面。

排名前十的指标包括:

表2 中国竞争力排名前十指标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上述指标中国排名均为第一第二,说明中国在这些领域具有难以超越的巨大优势,而这些领域主要集中于市场规模和基本条件领域,表明其得益于中国巨大的人口消费能力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尽管指标数量较少,但却较为稳定,是中国绝对的优势领域。

排名在100名后的指标有:

表3 中国竞争力排名100名后指标

这些指标绝大多数出现商品市场领域和基本条件领域。分类来看,进出口占比两项由于中国GDP绝对数量很高,因而贸易占比较少;基于同样的原因,美国在该两项的排名也比较靠后。而移动电话用户数由于中国的人口数量巨大,因而即使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居全球之首,但从比例而言,仍不占优势。而其他指标多集中在市场方面,创业成本较高、税收负担较重等问题在制约中国的发展。

最后,在竞争力报告给出的问题分析中,中国排名前五的分别是融资渠道、政府效率低下、通货膨胀、政策不稳定性和腐败问题。之前备受关注的腐败问题从第二位下降到第五位,同样,此前排名靠前的税收制度、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关注度也有所下降。由此可见,一方面说明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遏制腐败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而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和政府行为不规范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制度体制上得分不高的原因。

总而言之,中国竞争力的优势较为集中,劣势也较为集中,优势集中于政府调控、市场规模等方面,劣势也集中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过多,行政手续较为繁琐等方面,影响了商品市场效率。

四、中国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措施

报告从基础条件、效能提升和创新成熟度3个层面的12项指标衡量各经济体竞争力量。中国表现最为突出的指标为市场规模和宏观经济环境,而技术准备度、商品市场效率和高等教育及培训等方面进步较大,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提升中国全球竞争力,需要不断改进政府工作效率,促进创业创新,提升劳动生产率。正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规划的内容说:新的一年中,移动资费至少降低30%,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工作生活成本;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全年为企业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等等。

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计划的诸多改革措施均是现阶段增强中国全球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只要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前行,中国国家竞争力会不断提高,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也会日益扩大。

【参考文献】

[1]张聪明.金砖四国:国家竞争力比较[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10):5-14.

[2]刘美辰,顾敦禹.中国全球竞争力稳中有升[N].国际商报,2014-09-23(C01).

[3]刘美辰.瑞士全球竞争力榜首之谜[N].中国信息报,2014-09-24(8).

[4]李石凯.论中国的全球竞争力——解读WEF全球竞争力报告[J].经济导刊,2007,(12):23-27.

猜你喜欢
支柱竞争力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国电数字物资的三大支柱
日本竞争力
建一座带支柱的房子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