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鉥
(沈阳市儿童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3)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以人为中心,是一种人文精神[1]。医院为了使内科患儿在治疗期能够舒适及安心的接受治疗,推出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在护理患儿的过程中,通过多方面满足患儿的精神、心理及爱的需求,使患儿的满足感与幸福感得到提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2]。本文对小儿内科患儿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于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内科患儿中,抽选出90例按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参照组45例中,有女患儿23例,男患儿22例;年龄在5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2.89±1.02)岁;病程为7~15 d,平均病程为(10.80±1.77)d。研究组45例中,有女患儿24例,男患儿21例;年龄在6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2.95±1.66)岁;病程为8~15 d,平均病程为(10.95±1.08)d。分析并对比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发现其无明显差异存在,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采用常规护理对参照组患儿进行护理,主要内容为:按年龄、病情程度的不同安置患儿,每日测体温4次,每日打扫病房,经常巡视病房,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等。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对研究组进行护理,主要流程为:①心理辅助:小儿内科患儿均为婴幼儿,处于陌生环境易产生恐惧感,护理人员应在护理过程中,将患儿当亲人一般来照顾及对待,以真诚、热情的服务态度来进行护理,用关爱来满足患儿心理及生理的需求。为了消除患儿家属的心理情绪,应对患儿家属开展健康教育,采用不同方式对患儿家属进行指导,使家属能够安心。②拟定服务规范:拟定服务规范措施及标准,将以患儿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护理人员实际行动中。为极大满足患儿的需要,将对护理人员的礼仪、语言、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培养,护理人员应做到多鼓励、多笑、多包容、多关爱。③医患沟通:尊重患儿及家属的选择,知情及同意的权利,应及时履行告知义务,注重与家属的沟通,耐心倾听患儿家属的意见,应经常与患儿与家属介绍病情、效果及检查的目的,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从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1.3 观察指标:对患儿的病情状况进行定期常规检查,以免感染而产生不良反应,并采用问卷表的方式,调查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评价,评价标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等,并指导家属以打钩的方式来选择。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对其进行比较,使用卡方值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若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将两组患者治疗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参照组的满意度为84.44%,研究组为95.56%,研究组的满意度优于参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n(%)]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医疗方面的发展,医疗常规护理方式已达不到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基本需求,从而医院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常规护理方式相融合,推出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爱心为主要核心理念[3]。护理人员以热情、真诚的态度给予患儿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舒适、安静、和谐的医疗环境,注重尊重与爱,用关怀与宽容对待患儿及家属[4]。采用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对小儿内科疾病患儿进行护理,不仅使患儿的幸福感得到提高,医疗水平还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得到增强,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使医患关系能够和谐,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5]。
本文研究中,对常规护理方式与以人为本护理方式在内科患儿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及对比,数据结果中显示,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采用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对小儿内科患儿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淑芹.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在小儿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1):172.
[2] 李跃娟.以人为本的护理在小儿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2):998.
[3] 颜燕.以人为本的护理在小儿内科病房单元的实用性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147.
[4] 刘爱平.浅谈以人为本的护理在小儿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7):329.
[5] 王蓓.小儿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2014,5(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