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及穴位按摩治疗功能性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2018-05-17 02:57郭建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压豆耳穴功能性

郭建荣 李 萌* 李 瑛 赵 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科,北京 100700)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高,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精神紧张,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心脾两虚或饮食不节,脾胃受伤或急躁易怒,肝胆火旺引起各种胃脘疼痛。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科最常见的一种非器质性、代谢性、系统性胃肠病,通常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中上腹症候群[1-8]。临床上大多表现为上腹部或胸骨后胀满、疼痛不适、纳呆、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同时存在睡眠欠佳的精神症状,或具有焦虑、抑郁情绪。2015年6至2016年5月,我科通过耳穴压豆及穴位按摩对功能性胃脘痛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病例纳入标准参照罗马Ⅲ诊断标准[2],中医辨证观察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全部符合以下标准:①性别不限,年龄18~66岁,并长期有中上腹反复不适,多有上腹部或胸骨后胀满、疼痛不适、纳呆、反酸、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等。②胃镜检查正常、为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疾病,诊断正常或慢性浅表性胃炎。③实验室、B超级X线检查排除了肝胆胰腺疾病。④无结缔组织疾病、糖尿病、神经肌肉病变及腹部手术史。⑤排除孕妇及上述症状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治疗指征,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病房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及穴位按摩的方法。①耳穴主穴:神门、胃、脾、交感、皮质下为主穴,在根据涉及的相关脏器选取相应的配穴,如肝、胆、大肠、小肠等;②耳穴贴压的方法:对患者的耳廓先清洗后消毒,并拭干,用耳穴探测仪选准穴位(敏感点)做出标记,用王不留行籽贴于0.5 cm×0.5 cm大小的胶布中央,贴压在所选敏感穴位上并按压,每天早、中、晚、睡前按压4次,每穴每次按压30下,按压力度以能耐受的酸、麻、胀、痛、热为度,每3 d换另一侧耳廓。③穴位按摩方法:选取合谷、内关、外关、足三里。刺激强度:对青壮年肌肉发达者手法可稍重,对老年人或者儿童肌肉松软者,手法应稍轻。操作前,对患者选择感觉舒适的体位,嘱其放松,呼吸均匀,操作者面对患者,用拇指或中指位于相应的穴位处施以按、点、揉、压等手法。手法力度应遵循轻-重-轻的原则,直到患者感到局部酸、麻、胀、痛,每天按压3次,每穴每次按压2 min,治疗2周为1疗程。两组疗程均为2周。

表1 两组治疗后症状疗效指数比较(%)

1.2.2 疗效标准

1.2.2.1 采用症状程度评估,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并予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以上腹部或胸骨后胀满、疼痛不适、纳呆、嗳气、反酸、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为观察项目,根据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0分;轻度1分(症状较轻,需集中注意力时,才能感觉到);中度2分(症状明显,但不影响日常生活);重度3分(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1.2.2.2 判定标准:2周疗效结束后进行总疗效记单项症状疗效评定。疗效指数[7]评定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无效:症状无减轻,疗效指数<30%;有效:30%~75%;显效:>75%。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比较:治疗1个疗程即2周后,实验组有28例(93.3%)患者症状改善,对照组有24例(75%)患者症状改善,两组治疗效果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提示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疗效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症状疗效指数比较:两组患者上腹部或胸骨后胀满、疼痛不适、纳呆、嗳气、反酸等症状治疗后均明显改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方面实验组功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3.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期主要发病原因是心理和精神的不良应激,以致胃肠动力障碍[8]。临床表现类同于中医“胃脘痛、胃痞”等,病症在胃,涉及到肝脾,多因情志因素,饮食不当,或劳累过度而起病[9]。

3.2 穴位按摩治疗和保健作用。中医学认为穴位是疏通运行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记载“气血不顺百病生”的句子,通过穴位按摩刺激经络穴位,可调节脏腑功能,增进血液循环,消除代谢废物,使神经放松,得到充分的休息,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10]。研究中我们穴位按摩选取足三里穴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功能;内关穴可宁心安神、通络活血、理气止痛;外关穴可解痉止痛、通经活络;合谷可调节肠胃功能、和胃降气,诸穴并用可治疗胃肠道疾病。且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明显。

3.3 耳穴压豆治疗和保健作用。在我国借助耳穴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素问•口问》中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表明耳与人体的关系,所以耳穴压豆能起到调节人体气机的作用。研究中我们选取的胃、脾穴与消化功能有关,能促进胃气下降,增加胃动力的作用,交感穴有调整植物神经的作用,神门、皮质下可安神、醒脑、定志。诸穴相互配合可疏通经络,调节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1-14]。且治疗方法简单方便,患者依从性强,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明显。本研究中总结历代医家治疗经验及自己的临床经验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多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脾胃不和而导致气机不利、升降失常,故脾胃运化失调、气机阻滞。在治疗时应用常规治疗加耳穴压豆及穴位按摩,采用主穴和辨证分型选穴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5.0%,两组在症状改善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说明耳穴压豆及穴位按摩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显著,在临床症状改善上有明显优势。通过耳穴贴压及穴位按摩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的情绪,让患者感到舒适、安宁,同时还能减轻患者上腹部或胸骨后胀满、疼痛不适、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未出现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延青.功能性胃肠疾病罗马III标准解读: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5):261-262.

[2] 阳媚,杨敏.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耳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11):50-51.

[3] 姚秋丽,郑平,等.穴位按摩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197-1199.

[4]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92.

[5] 曹建华.健脾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0,23(10):2710-2711.

[6] 张万岱,危北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2683-6

[7] 陈佩仪,王俊杰.中医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20-227.

[8] 张洪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脑肠轴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0,9(17):3265-3266.

[9] 罗金燕.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再认识-罗马Ⅲ标准解读[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17):3265.

[10] 林红霞,黄彤.穴位按摩及耳穴贴压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9):38-40.

[11] 管学忠,魏睦新.中医耳针治疗学的负反馈调节[J].针灸临床杂志,1998,14(8):2-3.

[12] 郑德先,刘清军.针灸与胃动力药在钡餐透视中增加胃动力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4,2(2):129-130.

[13] 徐海霞,刘妮娜,曹承楼.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缓解急性胃脘痛效果的观察[J].安徽医药,2016,20(8):1533-1535.

[14] 卜苗苗.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压豆应用于胃脘痛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8):132.

猜你喜欢
压豆耳穴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艾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