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奶牛”消费贷
“在线申请,极速放贷,3万额度!”2017年以来,贷款广告力压从前的售楼广告,频繁轰炸人们的手机。海量的推销背后,是火热的消费贷市场。
消费贷,主要指房贷、车贷以外的个人消费贷款。
目前的主流产品有两类,现金贷和消费分期。现金贷指纯线上、不限用途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消费分期则基于具体的消费场景分期付款,如旅游、教育、医疗、装修、买手机等。
2017上半年,消费金融炙手可热。记者查询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今年前7个月,全国住户贷款中的短期消费贷款新增1.06万亿,是去年同期的3倍,也已超过去年全年的增长量(8305亿)。
消费金融变成了各类机构必争之地。商业银行、电商巨头、消费金融持牌机构、互联网金融公司、P2P、小贷公司先后进入。相比而言,商业银行提供的消费贷产品利率最低、额度更高,有抵押物甚至可以贷到数百万。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的消费贷与银行不同,平均借款金额普遍是几千元,针对的用户是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服务到的“长尾”人群,比如学生、蓝领和部分白领。
在电商平台,80后、90后则依靠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等产品,正在逐渐养成贷款消费的习惯,现在平均每4个90后中就有一个人在用“花呗”。
此外,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涌入消费金融领域。今日头条在招熟悉小额现金贷产品的风控人员,聚美优品推出“颜值贷”,新浪、凤凰这些门户网站也上线了现金贷产品。
引来如此众多的竞争者,消费金融的诱人之处在于暴利。
从利率来看,一位股份制银行员工告诉记者,该行的消费贷利率,员工内部价是基准利率(目前为4.9%)上浮20%~30%,市面上的消费贷上浮100%也很常见,也就是年化10%左右。而9月上海的房贷首套房平均在4.9%左右,二套房上浮10%~20%,在5.5%左右。对于银行来说,消费贷的利润明显高于房贷。
银行以外的机构利率更高。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员工告诉记者,该公司的利率17%,在监管允许范围内。P2P、小贷公司的利率更高,甚至突破36%的高利贷红线。现在市面上大多现金贷产品都是按日计息,借1000元,一周后还1100,感觉只多了100元,但如果换算成年化利率,已经超过500%。
因为期限短、借款便利,很多用户对利率并不敏感,但消费贷隐藏的高息却变成了放贷机构的“现金奶牛”。
9月,以消费贷、分期贷为主业的“趣店”公布招股说明书,这家在2015年底还亏损2.33亿元的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就达到了9.73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倍。消费金融公司近年来的净利润增速在金融行业中鹤立鸡群。招商证券盘点全国最早成立的四家消费金融公司,成立后第二年均可实现盈利,净利润复合增速在60%以上。对于天然接近流量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消费贷门槛不高,却能产生高收益,是一块诱人的蛋糕。
银行消费贷:不能变成“首付贷”
银行是推行消费贷的龙头。
章小茉(化名)是一家股份制银行总行的员工,她对记者透露,银行推广消费贷主要是需求旺盛、利率又高,“但贷款用途违规基本上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比如有人每年都申请几十万装修同一处住所、每年都买红木家具,这怎么可能?这些钱大多是去投资了,哪收益高就往哪跑。
但是从2016年开始,监管机构查得很严,如果查到一笔用途违规,有的银行要罚款30万。许多银行也加强了内部监管,自己监测到哪笔钱用途违规,会要求立即还款。
随着楼市调控的加码,2016年下半年以来银行房贷额度逐渐受限,出现了部分消费贷借出后去买房的现象,消费贷变相成了“首付贷”。对此,9月多地监管机构开始积极介入。
9月5日,北京银监局、央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也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个人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
9月14日,浙江银监局公布,邮储银行杭州市分行存在个人消费贷款资金挪用于购房等违规行为,罚款65万元。此前一周,台州银监局对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进行处罚,原因同样有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期公布《全国居民短期消费贷款流入楼市现象研究》,结论是:“3月以来,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估计其中至少有3000亿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30%”。其研究表明,今年3月以来我国新增房贷明显回落,5月以来新增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却大幅攀升,且偏离了同比零售额的增长,明显异常。他们发现,全国九成的违规消费贷流入粤、闽、苏、沪、川、冀6地。
参与此次研究的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告诉记者,这种违规类的贷款,主要是“房抵贷”产品,因为短期的信用贷款数额小,只有抵押贷数额才比较大。
其中又以中小银行为主。因为小银行监管相对较松,且消费贷利率高于按揭贷款,谋利冲动也会更强。同时,在银根收紧、实体经济较低迷的情况下,国企央企贷款很少轮到小银行,他们又不敢给中小企业贷款,所以给个人消费贷款变成了一种很好的选择。
杨红旭表示,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不利于防控金融风险,因为杠杆率这么高,如果房价明显下跌,就可能会导致高杠杆购房者资金链断裂,引发局部、小规模的次贷危机。不过,随着监管的收紧,消费贷曲线进入楼市已是难上加难。
电商放贷:让你更敢花钱
相比银行的大额贷款,淘宝、京东、微信钱包等平台推出的“花呗”“借呗”“白条”“微粒贷”等消费金融类产品更符合人们关于这类产品的想象:小额、便利、改变消费习惯。
“花呗”是蚂蚁金服旗下一款“先消费,后还款”的消费信贷产品,嵌于支付宝中。用户申请开通后,将获得最高5万元的贷款額度,可以最长延后41天还款或最长12期分期还款。
根据蚂蚁金服给记者的数据,中国近1.7亿90后中,超过4500万开通了花呗,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用。但是他们的消费比较理性,近七成的花呗年轻用户都能做到“月月有余”,每月花销控制在授信额度的2/3以内。
同为支付“寡头”,微信钱包内的“微粒贷”也证明了消费贷款产品高歌猛进的态势。根据2016年年度报告,主营产品为“微粒贷”的微众银行一年内营收增长10倍以上,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7%。
根据微众银行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截至2017年5月15日上线两周年,“微粒贷”累积发放贷款总金额3600亿元,笔均放款8200元,主动授信近1亿客户,其中约45.5%为蓝领服务业和制造业人群。贷款资金来源中,20%左右由微众银行发放,约80%由合作银行发放。
电商巨头做消费金融,2014年推出的京东“白条”是先行者。2013年,京东在尝试供应链金融后,决定把金融业务独立出来,开始服务个人客户。曾就职于工行、华夏银行总行的许凌那时进入京东,9月份开始牵头组建团队,摸索产品逻辑,两个月后写好了产品需求。
与银行合作无果后,他们被逼着自己做产品,结果一个月内就开始上线、内测了。2014年情人节,“白条”正式推出,当年的“6·18”,白条客户的客单价比非白条用户翻番接近一倍,人们更敢花钱了。
基于自身庞大的消费场景、客户资源,和内部灵活的管理机制,电商巨头们的消费金融产品发展非常迅速。
但采访中,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对他们的监管还比较缺失”。
还能再借多少钱
消费金融的崛起,与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不同,因为监管部门很早就進入了这个领域,甚至可以说它是在监管的扶持之下生长起来的。
2009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启动消费金融试点。2010年,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牌照。2013年11月,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截至目前,国内已经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21家,总计发放牌照23张。
按照主要出资方,消费金融公司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银行系,如第一批试点的北银、中银、捷信和锦程,旨在解决传统银行小额信贷服务不足的问题;二是产业系,如苏宁、海尔等供应链核心企业,希望通过消费金融促进销售。
记者采访了由招商银行与中国联通共同组建的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其营运中心品牌总监李翀说,2017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5.41亿,累计放款1400多亿元,户均贷款约6000元。
在贷款的资金来源上,招联金融主要来自银行同业拆借。其中招行今年6月发布公告,给予其同业综合授信额度150亿元,授信期限一年。
股东存款、同业拆借、ABS(资产证券化)是目前消费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主要途径。从成本来看,股东存款外,同业拆借利率最低,约为2%~3%。其次是资产证券化,约为3.6%~5%。最贵的是非持牌机构(如P2P)的理财资金成本,约在6%~10%。
资金成本低,是消费金融持牌机构的巨大优势。
作为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的代表,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崔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该公司2015年5月11日从江苏银监局领取了金融许可证,主要出资人为苏宁云商,还有南京银行等其他四位股东。
他说,基于线上线下渠道、巨量的客户资源和数据资源,以及较强的资金实力,苏宁发展消费金融是水到渠成的。与其他消费金融机构类似,它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大股东苏宁云商提供的股东存款和外部银行借款。
对于线上消费金融机构来说,主要面临的是欺诈风险,还有客户多头借贷带来的信用风险等。“如何采取充分有效的措施防范住欺诈风险,甚至成为我们生死的关键。”他说。
对于这些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监管机构一直保持着密切关注,多次对其中的违规行为进行警告甚至处罚。最近的一次则发生在9月1日,北京银监局对国内第一家挂牌营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及其高管开出了近1000万元的高额罚单,震动业界。
数年前,人们还在讲中国老太太“赚了一辈子钱终于买了房”和美国老太太“买房还了一辈子钱”的故事。如今,在各种力量的助力下,这样的鸿沟正在加速弭平。
“2007年,我国居民部门的债务率还不足20%。美国居民部门债务率从20%提升到50%以上用了接近40年时间,而中国用了不到10年。”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等人在《居民加杠杆,还剩多少空间?》一文中写到。2015年以来,居民存款的同比增速并无太大变化,而贷款增速却从15%攀升到了24%。人们的存款没变,贷款却在激增。
人们还能再贷多少钱呢?他们测算,目前我国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了90%,美国当前为106%,日本则从1990年代以来都基本低于100%。再考虑到中国人在亲戚朋友那里的隐性负债,我国居民加杠杆的空间已经不多。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