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鸡公山管理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2018-05-16 02:45赵昀晖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鸡公山景区融合

赵昀晖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在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成为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鸡公山风景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及信阳市旅游发展的名片,产业融合发展较慢,存在着产业融合的路径单一、“体育+”旅游融合不够深入、市场需求规模占有量不足、服务型人才短缺且服务水平过低等问题。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提出实施体育养生产业、文化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相融合的动力机制,依托政策支持、品牌带动、服务质量和人才强旅、周边区域合作为支撑体系,采取具体措施以促进鸡公山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产业融合是一种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的经济现象。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旅游产业的范围逐步扩大,融合发展方式逐步多元,融合程度逐步加深,形成了诸如农业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体育旅游产业、会展旅游产业等各类新型融合型产业。在此大背景下,鸡公山也紧跟产业融合潮流,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助力旅游发展之路。

一、鸡公山管理区产业融合现状剖析

鸡公山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环境为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优良条件。目前鸡公山管理区正在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体育+旅游融合的发展、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打造国家级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但是当前鸡公山产业融合路径单一,目前尚处于探索“体育+旅游”融合初级发展阶段,与产业融合深度发展存在很大差距。现就鸡公山管理区旅游产业融合现状进行分析。

(一)发展条件分析

1.背景条件分析

当前,我国已进入“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引发的心理压力增大而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人们对健康产业的渴望和追求促使体育和养生旅游成为焦点。“健康 +旅游”的产业融合,作为一种以体育和养生为主题的休闲旅游模式,兼具健康产业及旅游产业的共性。使游客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满足人们对健康的全方位需求,成为盈利能力强、发展迅猛的新兴业态。在此背景下,为鸡公山风景区进行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提供了有力的发

展环境。

2.发展条件分析

一是资源优势突出。首先,鸡公山地质构造位于秦岭褶皱系东段桐柏山脉和大别山脉褶皱带,山地资源独特,区域内资源类型组合度较高,为发展体育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另外,鸡公山空气中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2万个,是全国含氧量最高的地区,看成天然氧吧、养生的圣地,非常适合发展体育产业。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鸡公山位于河南省南部信阳市境内,辖区面积287平方公里,其核心景区位于信阳市南38公里的豫鄂两省交界处,南距武汉174km,北距郑州340km。京广铁路、京广深高铁,107国道穿境而过,312国道,京港澳、大廣、沪陕三条高速公路交汇于近旁。以其为中西1小时经济圈的300公里半径可辐射近2亿人口。是武汉、南京、合肥、郑州经济圈的辐射交汇地,京广铁路、宁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等交通路线发达。能够方便周边人们来此地进行赛事体验及。

三是政府大力支持。近年来,鸡公山管理区管委会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依托“一园十三景”项目建设,引入“文化艺术、体育健身、森林养生”旅游度假理念,鸡公山管理区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山水资源,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休闲游、自驾游、体验游等各种旅游形式快速发展。把发展的视野从核心景区2.7平方公里放大到全域287平方公里。同时鸡公山管理区管委会进一步明确了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的目标,严格按照创建标准,有重点、分步骤地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着力推进景城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政府推动的基础设施投入及相关景点的建设都为全区“体育+” 旅游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发展现状分析

1.现有成绩分析。近年来,鸡公山管理区积极整合资源优势,探索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实施起鸡公山体育旅游示范区综合开发建设,国家级山地自行车越野赛道、山地自行车赛道、桃花寨水上运动中心、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等体育设施已建成。当前,鸡公山的体育设施的运作已步入正轨,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山地自行车赛道等一批高质量体育基础设施的建成,不但为周边市民的体育锻炼提供了物质条件,还能举办中高等级别的体育赛事,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区内已建成6km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102km国家级登山步道、102km公路自行车赛道,2km水上运动场地及设施,攀岩、滑索、空中水滑道等设施一应俱全,将景区“一园十三景”有机串联在一起,组成独具特色的体育线路。区内还在2017年内成功举办了山地自行车赛、重阳节三山同登健身大会、体彩·环中原2017自行车公开赛(鸡公山站)开赛、国际百公里挑战赛等重要赛事。

2.市场需求分析

一是本地体育爱好者比重大。随着我国居民生活从追求物质到追求生活品质的转变,人们对体育运动等愈发关注,且需求日益旺盛。周末及闲暇时间到周边骑行已成为当地市民的一种爱好习惯。

二是体育赛事提供主要市场。目前鸡公山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主要依托承办有影响力的赛事吸引相关体育爱好者、专业人员来区内参与比赛,进而起到扩大景区知名度的效果。

(三)核心问题剖析

鸡公山管理区体育旅游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发展仍不成熟,存在许多问题,分析如下。

1.产业融合的路径单一。目前,鸡公山管理区对全区产业融合上重点针对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没有重视文化产业及养生产业对景区旅游产业的融合做能带来的影响。

2.“体育+”旅游融合不够深入。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在景区发展中的贡献力没有收到明显效果。当前鸡公山的产业融合存在仅仅把“体育旅游”当作一种旅游方式来建设,资源整合较差,只注重体育或者旅游,二者没有结合好,而没有真正达到体育与旅游的交融成长。

3.市场需求规模有待提升。当前景区的市场体育旅游融合处于初步阶段,体育旅游设施还不够完善。竞争合作能力差,缺乏科学的发展模型指导和主题品牌引进。只带来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周边市民进行的一日游和承办赛事吸引的参赛人员,市场规模所占比例较小。

4.人才短缺,服务质量不高。鸡公山从事体育旅游的专业人员无论从文化素质上和专业素质上来说,整个旅游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亟待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学历较低。旅游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外语人才普遍缺乏。

二、融合模式分析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融合与跨界合作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并成为提高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和组织形式。依据鸡公山旅游发展现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产业融合。

1.巩固“体育+”旅游融合模式。当前,鸡公山的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方式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深度提升。将单一的体育休闲和赛事运动从观光型转向综合型、休闲型和个性化的产品,使体育旅游快速实现链条化运作方式。

2.发展“养生+”旅游融合模式。随着国民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鸡公山自然资源优越,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和避暑圣地,借助这些优势,通过整合开发景区内养生项目,打造养生旅游产品体系,实现旅游休闲与度假养生的有机结合,增强游客体验,提升景区美誉度。

3.突出“文化+”旅游融合模式。文旅融合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型业态,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鸡公山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提供动力。可通过坚守“万国文化”,创新“桃花”文化,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的各个环节,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挖掘特色红色文化资源,依托文化旅游增添活力,为旅游提升附加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4.借助“互联网+”促进产业融合。“互联网+”时代,突破体育和养生等相关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僵局,是创新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旅游模式会很大程度上收到地理要素空间扩散规律的影响,如受到时间、空间等影响,无法将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游客,而互联网传播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一定层面上“互联网+”促进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成长。

三、支撑体系

(一)政策支持

鸡公山景区是政府管理景区,其产业性质决定了其产业融合的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当地政府应在组织管理、资源配置、资金投入、产业政策等重要方面起主导作用,加强政府对旅游产业融合的宏观调控,确保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产业布局的协调统一,发挥政府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争取旅游业的更好发展。

(二)品牌带动

鸡公山旅游资源丰富,可实施品牌带动发展战略,多方开发出许多有特色、有品味的属于自己的旅游产品,以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挖掘文化旅游品牌。以信阳毛尖茶文化、万国文化、桃花文化目等为主要内涵的旅游品牌是鸡公山和信阳市将来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的拳头品牌,鸡公山要充分开发文化旅游品牌。二是重视养生旅游优势。鸡公山可以应当重视“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优势,开发养生主题产业,将郑州、合肥、武汉这几处周边地区作为主要可园区进行养生营销,打造养生度假品牌。三是深入打造体育小镇产业。鸡公山应从自身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出发,重视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深度开发体育休闲游方式为主的旅游產品, 让旅游者参与到各类活动中来,满足旅游者“个性体验”的旅游需求,将鸡公山体育小镇提升至“全国特色体育小镇”前列。

(三)服务质量和人才强旅提升

对于各类管理人才的获取,鸡公山相关部门可以实施吸引人才战略,结合信阳市“英才计划”等人才有限举措,鼓励企业提高从业待遇,吸引内外地优秀并富有管理经验的中高级人才到鸡公山从事旅游管理相关工作。

(四)区域合作发展

资源共享、客源共享是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的需要,区域合作开发是现代旅游发展模式的必然战略选择。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鸡公山风景区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通过加强与周边各大旅游景区的合作,形成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的优势互补。整合旅游资源、整体促销,加强对鸡公山旅游整体形象的包装、策划和宣传,充分利用影视、报刊、互联网等宣传媒体,扩大旅游宣传覆盖面;采取品牌营销、整合营销、定位营销、节庆营销和特色营销等区域合作促销,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和周边区域合作市场促销机制,以此提升鸡公山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具体方式

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不仅与构成主体的相关产业、旅游产业联系关系紧密,也逐渐与交通运输、信息安全等产业实现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外部经济的共享,构建成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趋势。为应对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机遇和挑战,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体育文化创意旅游

景区可利用在各种网络平台推广景区自身文化创意,使其与旅游相结合。在现有体育项目基础上,通过借鉴学习特色体育小镇先进经验,结合鸡公山景区实际,打造体育旅游产业链。特色体育旅游产品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有纪念性、艺术性、宣传性和便携性的民族地域特色产品。如发展体育旅游主题酒店

餐吧,凭借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建设独居特色的“半山森林酒店”,并对酒店周边配套设施进行加强,创建一个可以留住游客的环境。

(二)深耕养生旅游资源优势

鸡公山景区养生旅游要在竞争合作的压力下发挥出自身优势,借鉴养生旅游强区的发展经验,结合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各产业类别和线上线下资源,不断优化旅游产业链和协同价值链;在周边城市建设聚客平台,深耕养生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整合优质养生旅游资源,形成具有差异化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养生产业,构建特色品牌,提高景区养生运营水平和竞争能力。

(三)大力开拓创新融合

采用互动互联手段,搭建体育、养生、文化与旅游互联网技术平台,通过“互联网 +”建立产业资源、产品信息数据库,从而真正实现信息发布、旅游线路规划、旅游项目营销、预订与支付、客户关系管理与服务质量监控等的在线功能,利用制度革新、资本革新、技术革新、网络革新和人才革新来推进产业融合。

(四)增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针对目前鸡公山旅游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不高的情况,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依托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教育资源,通过“订单培养”的方式为鸡公山旅游培养专门的优秀旅游人才,同时对所以职工举办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现有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

五、结语

作为一个曾经的驰名中外但近年发展滞后的景区,不管是政府的领导者还是旅游景区的经营者,为了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好的游客体验,都应该注重游客在景区内的舒适度体验。通过相关产业融合,找到和创新自己景区旅游产品的优势,再配套以合适的宣传途径和高水平的服务,以期达到良好的发展效果。只有通过发展适合本景区实际的旅游融合途径,通过对大众共同关注的焦点加分析,借助于旅游体验的相关理论提升旅游产品开发,将互动、仪式、等理念尽可能地融入到旅游产品特别是旅游体验情境的具体设计中,可促使鸡公山景区产业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鸡公山景区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登鸡公山抒怀
融合菜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到信阳鸡公山
“摘牌”
鸡公山研究综述
旅游信阳——从徒步鸡公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