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世琴
(海安县人民医院输血科,江苏南通 22660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增加了体内红细胞的抗体水平,使红细胞进一步受到损伤,若被骨髓产生的红细胞代偿,则会引起免疫性的溶血,如果机体内抗自身的血小板抗体与抗自身的红细胞抗体同时产生,则会发生血小板的降低症与贫血[1-3]。AIHA还会引起心悸、全身虚弱、气短、头昏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AIHA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输血,但每例患者有自身血清学免疫的特点,所以选取适当的输血方式对疾病疗效与预后有重要作用[4-5]。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输血方法对AIHA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IHA患者173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AIHA的诊断标准,其中原发性AIHA患者69例,继发性AIHA患者104例,继发性AIHA患者中包括传染性的单核细胞增多症13例,骨髓增生异常的综合征10例,系统性的红斑狼疮23例,淋巴瘤3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0例。依据输血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3组:洗涤组57例,输入洗涤红细胞,其中男34例,女23例,平均(57.2±10.2)岁;悬浮组58例,输入悬浮红细胞,其中男36例,女22例,平均(58.1±9.5)岁;联合组58例,采用血液置换结合输入洗涤红细胞,其中男31例,女27例,平均(56.7±9.6)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3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患者输血情况 医生需要掌握输入红细胞的指征,输注的阈值为60 g/L,若患者出现深棕色尿液、头晕、发热、乏力和黄疸等临床症状,红细胞水平低于60 g/L,给予患者输血;其中洗涤组患者输血170次,输血量为64 U;悬浮组患者输血174次,输血量为62 U;联合组患者输血166次,输血量为41 U;检测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清胆红素、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水平的改变情况,并观察患者输血前后的并发症情况。
1.3患者治疗效果的判断 显效:患者血清胆红素、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水平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除;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清除,网织红细胞低于5%,血红蛋白大于85 g/L,血清胆红素低于35 mol/L[6]。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1输血前后患者血液相关指标的变化 3组患者输血后其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胆红素和红细胞水平均有好转,与输血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效果更佳,输血后与洗涤组、悬浮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输血前后患者血液相关指标的变化
注:与输血前比较,*P<0.05;与联合组比较,#P<0.05
2.23组患者输血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输血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洗涤组的71.93%和悬浮组的74.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输血的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注:与联合组比较,*P<0.05
2.33组患者的并发症对比 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AIHA为患者机体内免疫调节功能絮乱的一种病症,依据红细胞膜上作用抗体所需要温度,可以把AIHA分成冷抗体型与温抗体型。原发性的冷抗体型和温抗体型的患者都没有基础性疾病[7]。继发性的温抗体型患者的病因有甲状腺的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淋巴瘤、结肠癌和白血病等;继发性的冷抗体型患者主要病因包括感染、B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8]。急性发病患者一般还伴随腹泻、寒战、呕吐和腰背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还会发生休克现象[9]。
AIHA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包含溶血机制、遗传因素及免疫功能紊乱等,通过改变患者红细胞膜的抗原与免疫功能,以及基因突变等进一步刺激患者产生抗红细胞的自身抗体,致使红细胞的寿命减少,引发患者出现溶血[10-11]。当前治疗AIHA的主要方法为输血,输血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扭转体内肾、心、肝和脑部等脏器缺氧的情况,再结合药物的治疗,能够使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提高,溶血症状得到改善,全身状况得到改善[12-13]。本研究显示,3种输血方式进行输血后3组患者血液内网织红细胞、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降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水平明显提高,说明这3种方法对AIHA患者的治疗均有效;联合组患者的效果比洗涤组和悬浮组更佳,对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变更明显,在洗涤红细胞时结合血液的置换可使免疫复合物与自身抗体水平明显下降,并可提高药物有效浓度,对缓解患者病情起到更好的效果,与李岚等[14]研究结果相符。联合组患者的并发症略高于洗涤组和悬浮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陆紫敏等[15]研究一致,说明联合组的安全性也比较高,不会引起过多的并发症,对患者病情的稳定和预后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血液置换结合洗涤红细胞的输注为治疗AIHA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临床血液指标。
[1]王明慧,方春燕,梁萍,等.洗涤红细胞输注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06(24):2101-2103.
[2]董祥翠,高元元.洗涤红细胞与去白红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5):437-441.
[3]WANG J,JIANBIN L I,SHAN H.Comparison on the efficacy of two kinds of transfusion of red blood cell products on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J].Chin J Blood Trans,2015,17(4):215-219.
[4]李素萍,杨国丽,孙璐璐,等.40例治疗自发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与输注洗涤红细胞的对照[J].黑龙江医药,2015,28(6):1329-1331.
[5]魏中菲,许亚茹,栾明瀚,等.不同输血方法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46(7):1191-1196.
[6]杨云霞,胡小倩.浅析不同输血方法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4):61-62.
[7]ZHANG XM.Different Blood Transfusion Methods Applied Research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J].Chin Cont Med Educ,2015,55(8):320-325.
[8]LI B,YUAN X,JIANG Y,et al.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0 severe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patients treated by whole blood exchange transfusion[J].Transfusion,2015,55(9):2231-2236.
[9]NAZEL K B,JAFARI M,VAZINI H,et al.Cold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due to high-grade non hodgkin′s b cell lymphoma with weak response to rituximab and chemotherapy regimens[J].Intern J Hemtol Oncol Stem Cell Res,2015,9(3):157-160.
[10]卫瑞娟,吴倩,王欣.观察应用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198.
[11]SHERBECK J P,COOLING L,DAVENPORT R D,et al.Significant methemoglobinemia with bovine hemoglobin infusion in a case with severe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J].Transfusion,2016,56(3):777-783.
[12]孙俊波,陆应玉.某三甲医院2014年临床应用洗涤红细胞的调查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2):173-175.
[13]刘珍,郑翠苹,吴圣豪,等.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输血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刊,2015,81(9):82-84.
[14]李岚,薛俭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成分输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0,23(6):636-638.
[15]陆紫敏,纪黎明,梁萍,等.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9):75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