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
【摘 要】黄虎威先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他长期致力于钢琴音乐的研究,并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钢琴作品中,几十年来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成功地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开拓了一条道路,为我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黄虎威;钢琴音乐;民族元素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4-0043-04
一、作曲家简介
黄虎威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教育家、四川音乐学院前作曲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1932年1月黄虎威出生于成都市金堂县,三岁半时便随父母回到了老家内江,在这里一直生活到十三岁,度过了他最快乐难忘的童年少年时期。黄虎威从小就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其父母是诗人兼书法家,在他们的教育影响下,多才多艺的黄虎威在音乐、美术、诗词、书法、篆刻等方面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热爱音乐。1948年黄虎威在树德高中毕业。1949年,抱着对美丽的大自然和神秘的大森林的热爱,黄虎威报考了四川大学森林系,但一个学期还没上完就解放了。解放后,黄虎威考上了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工二队,在文工团他开始学小提琴,还参加过《白毛女》歌剧的演出等等。1950年6月整个文工团迁到了重庆,并成立西南人民艺术学院,从这时开始,黄虎威在音乐系学习相关音乐知识。1953年音乐学系从重庆又迁回到成都,成立西南音乐专科学校(四川音乐学院前身)。毕业后黄虎威留校任教,1956年底,黄虎威被派往中央音乐学院跟随苏联专家列·西·古洛夫学习和声一余年,1958年回到四川音乐学院。1976年黄虎威调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上器乐旋律写作课,两年后服从组织安排回到了四川音乐学院工作。
二、作品简介
黄虎威先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主要以器乐曲为主。正式出版、发表成果一百四十余件。代表作有小提琴曲《峨眉山月歌》、儿童歌曲《我爱雪莲花》、长笛曲《阳光灿烂照天山》,以及大量的钢琴伴奏谱。其中,钢琴作品是他最伟大的成就,根据创作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年-1960年)创作了《乡村的节日》、《序曲》、《巴蜀之画》、《f小调小奏鸣曲》、《儿童小奏鸣曲》、《四川民歌十二首》。第二阶段(1963年-1978年)创作了《欢乐的牧童》、《简易变奏曲》。第三阶段(1978年后)创作了《嘉陵江幻想曲》、《复调小曲三首》、《复调小奏鸣曲》、《二重变奏曲(我爱雪莲花)》。此外,黄虎威还编写有一些教材,如《和声写作基本知识》(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川汉族民歌调式》(人民音乐出版社)、《民族和声转调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发行)、《斯波索宾和声习题解答》(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底出版)、《伴奏音乐样式》(华乐出版社)、《器乐旋律写作》(中央音乐学院内部教材)等。
黄虎威先生希望将中国的民族语言与西方的传统和声相互融合。他说:“中国的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一定要有我们民族的特色。”他的美学思想也响应了中国共产党当时“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文艺方针。对音乐艺术来说,要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没,歌唱社会主义时代的新人新事。而音乐艺术在形式上必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同时能够深刻地表達人民的思想情感,也应该为群众所掌握、所欣赏。我们应该在学习西方音乐的同时发展具有为群众喜闻见乐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种文艺才能深入人心。黄虎威先生的思想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他搜集整理了中国各地的民歌素材,创作了大量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和喜爱。本论文将搜集到的文字、乐谱资料,采用归纳法、分析比较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带有民族元素的钢琴作品根据地域差异进行梳理和研究,探讨了钢琴作品创作的艺术特征以及钢琴作品中所体现的民族情感。
三、钢琴音乐中的民族元素体现
(一)四川民歌元素
黄虎威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为了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黄虎威先生以自己最熟悉和喜爱的四川民歌为素材,创作了钢琴作品《巴蜀之画》、《嘉陵江幻想曲》。它们都具有很浓的四川方言特点,歌唱性很强,旋律起伏不太大,具有四川人性格中柔中带刚的特点。
钢琴组曲《巴蜀之画》创作于1958年,被列入了十二本音乐史和十一本音乐词典中,也是钢琴表演和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曲目。作曲家几乎原样采用了原始的民歌音调为主题材料,描绘了巴蜀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及风土人情,令人产生亲切、熟悉之感。这部作品包含了汉族民歌、藏族民歌各三首,是四川民歌主题运用最有特色的一部作品,也是黄虎威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钢琴组曲。
第一首《晨歌》取材于汉族蒲江民歌《割草歌》,这首曲目为4/4拍的小慢板,旋律舒缓柔美,结构短小精炼,共九个小节。如谱例1中可以看出,乐曲力度上做了细微变化,由mp和ppp相交替。在高音区上右手的装饰音仿佛模仿的是清晨露珠滴落的声音。整首曲子优美动听,描绘出四川盆地清晨烟雾缭绕的美景和空气中清新自然的气息。
第二首《空谷回声》是2/4拍,速度为中板,以四川茂县藏族民歌《山上的积雪好似一朵花》作为素材,通过力度mf和ppp的重复交替使用,形象地描绘了山谷间飘飘荡荡清爽的回声。整首曲子的最后,力度标记为pppp,声音慢慢变成一道游丝,直至消失在山谷之中,悠扬、回声荡荡。
第三首《抒情小曲》为4/4拍,速度为慢板。主题旋律取自于四川江油民歌《隔江望见姐穿青》。这是一首典型的汉族对唱情歌,曲调抒情质朴,旋律优美舒缓,语言纯朴、生动,有浓郁的乡土特色。这首曲子独特的地方在于中部右手的高音六连音音型(七个小节),好似潺潺溪水流动的声音,非常生动、逼真。
第四首《弦子舞》为4/4拍,速度为中板,这首曲子以“舞”为中心,取材于阿坝藏族地区的民间歌舞。右手是一个八分休止符和一个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很有特色,使音乐欢快轻松,描绘出藏族小伙子和姑娘们各自不同的舞步,给我们展现出一副热闹欢快的场面。
第五首《蓉城春郊》主题音调引自于四川汉族民歌《大河涨水》,描绘了四川郊外青草悠悠、鸟语花香、充满春天气息的景色。整首曲子速度较慢,曲调宽广自由,旋律采用柱式和弦,增强了律动感。乐曲结束有模仿鸟叫声,生动活泼,更增添了春天的气息,把美景描写得活灵活现。
第六首《阿坝夜会》为组曲最后一首,2/4拍,速度为中板。正如其名,作曲家以四川阿坝藏族民间歌舞的旋律作为素材,描写从傍晚到拂晓的民族风情。曲调奔放,从曲谱可以看出,左手跳音来回交替,犹如踏着舞步的脚步声,粗犷而有力,右手旋律中由跳音和小连音线结构而成句子,异常热情活泼。欢乐的歌舞,热闹的场面把藏族人民豪迈的性格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谱例2:
这六首曲子几乎都是原样引用了四川汉族和藏族的民歌素材。除了《弦子舞》和《阿坝夜会》是舞蹈性的以外,其余四首都是抒情性的曲子,并且六首曲子都比较短小,像六首精致的小诗。黄虎威先生将四川民歌与藏族民歌相间排列,也象征着汉藏两民族之间音乐文化的融合。随着作曲技法的不断成熟,他抓住民歌旋法和节奏、力度的特点将民歌素材加以发展和修饰,展现出了浓郁的民族化风格,成为我国钢琴曲创作中具有民族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
《嘉陵江幻想曲》是黄虎威先生在1979年10月受“上海之春”音乐节艺术委员会的委托,为钢琴比赛而创作的一首高技术难度的钢琴曲。这也是一部中国民族风格与西方钢琴化演奏技术相融合的优秀钢琴作品,作品表露了作者对家乡山山水水和家乡人民的深厚情感。这首作品采用的是复二部曲式(带前奏和结尾)写成。作曲家首先将带有的山歌音调《槐花几时开》的开头几句作为前奏(17个小节)。这首山歌是四川民歌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四川人特别熟悉和喜爱的民歌,主题音调以双手在高音区齐奏而出,单纯朴素、意境悠远,具有鲜明的四川地方色彩。如谱例3:
接着作者还运用了近似古筝刮奏的演奏手法再现了《槐花几时开》的旋律,生动地描绘了嘉陵江时而威烈如火,时而柔情似水的特征。作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的首段是“船歌”旋律,吸取了四川“船工号子”的音调,优美抒情而富有歌唱性,左手伴奏表现的是水波荡漾的音乐形象。中段采用变奏手法,左手伴奏以两小节为一组的材料连续出现八次,右手运用跳音和切分音节奏,奏出轻快的四川民歌风味旋律。再现段中,主旋律是由第一大部分首段的主题发展而来,经过多次转调后,结束在G徵调式上。第二大部分是以前面四个小节模拟锣鼓声开始的,小跳音的演奏技巧使主题更加清晰、明朗。首段旋律引自于四川民间歌舞“车灯”的主题音调。托卡塔式的中段模仿琵琶的织体与音色,作曲家运用了多种作曲手法对首段材料进行处理。再现段中,主题旋律又出现了两次。乐曲尾声作曲家用了类似扬琴和琵琶的音型,在强有力的五声和弦中结束全曲。
这部作品中,作曲家运用了朴素的民间音调作为素材,融入了中国民族乐器音色和织体写作技巧,构成了一首民族风格浓郁的幻想曲,给听众带来了美的感受,展示了中国民族音乐旋律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具有深刻的民族音调审美特征。
(二)新疆民歌元素
从1963年到1978年期间,是新中国最艰难的15年,文化大革命袭击整个中国,原来稳定幸福的生活被打破。作曲家没有激情去创作,此时的创作力几乎停滞不前了。1963年黄先生随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的创作组赴新疆体验生活。新疆风光迷人,少数民族众多,且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民歌旋律美妙动人,节奏明显灵活,结构对称而整齐,情绪强烈欢快,除了大部分采用七声自然调式,也会采用五声调式,具有当地的鲜明特色和乡土气息。回到四川之后黄虎威先生创作了两首由新疆哈萨克族的民歌作为素材的钢琴作品:《欢乐的牧童》和《二重变奏曲〈我爱雪莲花〉》。这两部作品运用民族语汇进行创作,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和突出的个性特征。
钢琴独奏曲《欢乐的牧童》初稿(第一段)写于1972年6月,是他为夫人创作的。1975年作曲家在第一段的基础上拓展了两段(此时已有三段)。1978年作曲家采纳了钢琴家潘一鸣、应诗真的建议,增写了中段。经过了三次修改,1981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次出版发行,后又编入《1949-1979钢琴曲选(少年儿童)》。该曲采用了G羽调式,2/4拍,速度为快速,曲式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三个部分的音乐情绪对比鲜明:第一部分热情欢快,第二部分优美抒情,第三部分回归主题,与第一部分的欢快活泼形成首尾呼应。主旋律引自石夫先生编曲的新疆哈萨克族民歌《牧童之歌》的音调,并配置了节奏活泼的伴奏织体,经过两次不同性格的发展,给听众以欢欣鼓舞之感。如谱例4:
整首歌曲将生动活泼的节奏与浓郁的哈萨克民歌音调巧妙地结合,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草原风光。作品抒发了牧童放牧时的愉悦心情,刻画出哈萨克族牧童天真可爱、活泼开朗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表达了作曲家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憧憬。
《二重变奏曲〈我爱雪莲花〉》作于1979年,是一首根据哈萨克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钢琴作品。载于《1976-1981全国少年儿童歌曲评选获奖歌曲集》,并选入全国小学课本《音乐》第4册。这首曲子是有两个主题的双重变奏曲,第一主题来自黄先生自己创作的新疆风格儿童歌曲《我爱雪莲花》,曲调清新优美,明朗活泼,表达的是儿童热爱边疆解放军以及解放军坚韧不拔守卫边疆的精神;第二主题具有抒情性。作曲家把这两个主题的位置和调性按照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安排,形成了二重变奏曲和奏鳴曲式相结合的混合曲式。哈萨克民歌中存在大量上行或下行四度“呼唤音型”,其最基本的形态就是调式属音到主音的上四度进行。这首作品在曲首正是运用了这一典型的哈萨克民歌的风格,并在第一乐句末尾以调式主音下行到属音的纯四度进行与曲首呼应,展现出一副鲜明的哈萨克民歌的韵味。高起低落也是哈萨克族民歌旋律的一大特色,该曲第一乐句末从高八度主音落到属音,第二乐句末从调式上主音先下行三度进行到导音,再由导音上行二度级进到低八度的主音,这些都是典型的哈萨克民歌的写作手法。如谱例5:
这两首作品都是黄虎威先生钢琴音乐作品中运用新疆民歌元素创作的,作曲家将新疆哈萨克民族风格的音乐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色彩鲜明独特,情绪欢快热情,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让人耳目一新,深受群众喜爱。
(三)云南民歌元素
钢琴曲《乡村的节日》是黄虎威先生于1954年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也是作曲家于西南音专作曲系毕业时的作品。1958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1960年还被选入建国十周年《钢琴曲选》。此作品根据云南弥渡民歌《跳花灯》改编,弥渡花灯又叫“跳花灯”,是指在元宵节时,(下接第49页)男女手持巾、扇双双起舞,踏歌和乐,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流行于云南、贵州两省及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在长期流传中,云南花灯形成以地域划分的九个支系,彌渡花灯在这九个支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拥有许多来自民间独具特色的曲调,其表演形式分小唱和大唱两类。
《乡村的节日》描绘的是正月十五,男女老少跳花灯欢乐热闹的场面。作品结构为三部曲式,2/4拍,速度分为快板到行板再到快板。开始主题引用云南民歌《跳花灯》的旋律,伴奏的和声单纯、淡雅,节奏明快,洋溢着活力和热情。右手三连音的音型颇具流动感,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元宵佳节的快乐气氛。作曲家将民族音乐风格元素与西方的创作技法相融合,创作出优秀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
四、结语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民间音乐给黄虎威先生的创作带来了无限灵感。通过对黄虎威先生作品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作曲家将民歌素材广泛地运用到音乐作品中。他的作品大多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充满新意,他运用朴实简洁的音乐语言表达了浓厚的民族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对黄虎威先生进行采访的时候,他说道:“采用不同作曲技法可能写出优秀的作品,也可能写出平庸的作品,这取决于作曲水平的高低和技法运用是否得当。作曲家采用何种技法因由作曲家自己决定,享有完全的自主权利。音乐创作道路多种多样,每个作曲家都会按照自己的美学观点、写作目的进行写作。”黄虎威先生认为要让作品具有民族风格,并且我们应该努力保存传承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音乐作品表达的是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图,首先写作品不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同时也要便于观众欣赏。一首作品只有当它引起了演奏家和听众心理的共鸣和兴趣时,艺术作品才富有生命。
参考文献:
[1]童道锦,王秦雁主编.黄虎威钢琴作品选[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黄虎威.和声写作基本知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3]鲍蕙荞.我的作品只是一朵山野里的小花——著名作曲家黄虎威教授访谈录[J].钢琴艺术,2003(2).
[4]华明玲.朴素的音乐语言深厚的民族情感——黄虎威钢琴作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6).
[5]舒玲.黄虎威及其钢琴作品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