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亮 彭菊红
摘 要:文中基于Matlab仿真平台,采用阶跃响应分析法和根轨迹图研究了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KP,KI,KD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比例系数影响控制系统的调控速度与系统稳定性;微分调节可提高系统的相对稳定性,抑制超调,但会引入高频干扰;积分调节能够消除静态误差,但会使响应速度变慢,影响已有串联积分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PID控制;系统函数;根轨迹;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8)04-00-04
0 引 言
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控制方法,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控制器的方案也在不断丰富,但由于PID控制法(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法)原理简单、适用性强和鲁棒性强等特点至今仍被广泛应用?[1]。新算法层出不穷,PID优化算法也在不断涌现,但对于其核心PID参数的改变对系统的影响,以及不同系统加以PID调节对系统性能的改变,并未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不利于对其进行改进,因此有必要结合不同的系统,改变PID调节的各参数,对PID调节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对不同的受控系统选择不同的PID参数进行控制,采用阶跃响应分析法和根轨迹法对PID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
1 PID控制原理分析
PID是基于反馈理论的调节方式,通过对误差信号e(t)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运算[2],再对结果进行适当处理,从而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控制,其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
PID控制可以抽象为数学模型: Hc(s)=KP+KI/s+KDs,式中KP,KI,KD为常数。我们需要通过设计这些参数使系统达到性能指标。
1.1 系统稳定性判据
根轨迹法是分析和设计线性定常控制系統的图解方法[3],它是开环系统某一参数不断变化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根在S平面上变化的轨迹。当开环增益或其他参数改变时,其全部数值对应的闭环节点全部可在根轨迹图上确定。系统的稳定性由系统闭环极点唯一确定,而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又与闭环零极点在S平面上的位置密切相关,所以根轨迹不仅可以直接给出闭环系统时间响应的全部信息,还可指明开环零点、极点应该怎样变化才能满足给定闭环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
根轨迹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法则为:
(1)只要绘制的根轨迹全部位于S平面左侧,则表示系统参数无论怎样改变,特征根全部有负实部,系统稳定;
(2)根轨迹在虚轴上,则表示临界稳定,即不断振荡;
(3)若根轨迹全部都在S右半平面,则表示无论选择什么参数,系统都不稳定。
1.2 比例控制对系统的影响
现在我们对系统G0(s)=1/((s+2)2+(s+3))进行不同的比例系数控制,取Kp=1,3.14,7,10,16和18,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2(a)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比例控制系数不断增大,稳定下来的值接近1,即稳态的误差越来越小。比例控制可以减小系统的静态误差,改善系统的稳定性能[4],但同时达到稳态所用的时间变长。对于不同的比例系数,用Matlab绘制的系统的根轨迹如图2(b)所示。由图可知,当比例控制系数Kp>95.5时,系统的根轨迹将延伸到S平面的右侧,系统变得不稳定,所以增大比例控制系数Kp将会使系统的稳定性变差,因此对于不同的控制系统需要不断仿真来求取最恰当的值。
1.3 微分控制对系统的影响
同样地,对G0(s)=1/((s+2)2+(s+3))进行不同程度的微分控制,微分控制器Gc(s)=KP+KDs,令KD=KPτ,KP=10,改变τ的值,即改变了KD的值,取τ=0.01,0.3,1,3,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3所示。
从图3(a)中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微分调节会影响其超调幅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超调幅度变大。本例中,τ=0.3,即KD=3时调节效果最佳,反应最快且波动幅度最小。微分是一种预见型控制,能够起到早期修正的作用,可使缓慢的信号无法作用于受控对象,但当其作用过大时容易引进高频干扰[5]。系统加微分后的根轨迹如图3(b)所示,把它和没有加微分的根轨迹放在一起比较。由图可知,在没加微分控制器前,当增益变大时,系统的根轨迹落在了S的右半平面,此时系统变得不稳定;加入微分控制器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相当于在负实轴上增加了零点,无论系统的增益如何变化,系统的根轨迹都落在S域的左边,系统稳定,且随着KD的改变,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抑制了超调。
1.4 积分控制对系统的影响
首先对系统G0(s)=1/(s+2)用积分控制器Gc(s)=KI/s=1/s进行控制,加以单位阶跃响应,观察加积分控制器前后的阶跃响应,如图4所示。
可以看出,加积分控制器前,阶跃响应的静态稳定值与真实值相差甚远,约0.34,加了积分控制器后,静态稳定值非常接近真实值1,积分控制明显改善了系统的稳态性能。
对于不同的受控系统会有不同的效果,对系统G0(s)=1/(5s+2)进行积分控制,同样加以单位阶跃响应,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对于已有增益的系统,加积分控制器可以调节系统的静态稳定值,但会出现超调现象,在5~10s之间,同时达到稳定的时间周期也会变长。系统G0(s)=1/(s(5s+2))的积分控制曲线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此系统加入积分控制器后,稳定值与真实值相差甚远,且超调现象非常严重,出现了明显的控制失误,其根轨迹方程如图7所示。
由加积分控制器前后的根轨迹对比图可以看出,加积分控制器前根轨迹都位于S平面的左半平面,无论闭环增益K如何变化,系统都处于稳定状态,而加入积分控制器后,根轨迹位于虚轴和S平面的右半平面,系统变得不稳定。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的系统,加入积分调节会造成不同的结果。可以看出,当s的幂不为1时,相当于控制系统中有系统级联的情况[6],积分调节已经不能起到优化系统的作用,反而会使系统的性能变差。因此加积分控制也要视具体的系统结构而定。
对G0(s)=1/(5s+2)用比例积分控制器Gc(s)=KP+(KI/s)控制,KP取定值1,取不同的积分系数观察,积分控制曲线如图8所示。由图8可知,积分能够在没有级联,即控制系统S的次数为1时,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但会延迟达到稳态的时间。积分作用强弱的改变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积分程度越强,控制反应越快,但是超调会增加,甚至出现震荡,系统变得不稳定;积分程度变弱,系统超调会得到抑制,但达到稳态的时间会变长。对于上述系统,积分强度约在0.7时最佳,因此在应用积分调节时,既要考虑受控系统的级联情况,又要考虑积分强度即积分系数Ki的大小。
2 PID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对受控系统G0(s)=1/(s2+3s+8)分别用比例控制、比例微分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来观察不同的控制效果。观察原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9(a)所示。由图可知,此系统稳定时有较大的稳态误差,且响应速度较慢。加入比例控制Gc(s)=KP,控制系统变为:
取KP=200,单位阶跃响应如图9(b)所示。由图可知,加入适当的比例控制后,系统的稳态误差明显减小,反应速度有所加快,但出现了超调[7]。
加入比例微分控制Gc(s)=KP+KDs=KP(1+τs),控制系统变为:
取τ=0.045,即KD=9,单位阶跃响应如图9(c)所示。由图可知,加入微分控制后,系统的稳态误差依然存在,但超调明显减小,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亦明显减小。加入比例微分积分控制:
控制系统变为:
取KI=360,单位阶跃响应如图9(d)所示。由图可知,加入PID控制后,系统的稳态误差被完全消除,超调明显减小,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亦明显减小,单位阶跃响应更接近真实值。PID控制相比单一的控制效果好。
3 结 语
本文基于Matlab函数库仿真工具,采用系统函数分析法和根轨迹图,仿真分析了三个控制参数各自的作用及调节的技巧和方法。比例控制可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但会出现超调现象,牺牲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微分调节可提高系统的相对稳定性,抑制超调,但会消灭缓慢信号,引进高频干扰;积分调节对于没有级联的系统能消除静态误差,但会使系统的控制速度变慢,且积分系数过大,系统会出现超调,积分系数过小,虽能抑制超调,但控制速度减慢,反而不利于已有串联积分的系统保持稳定。针对具体的系统及控制要求,合理调节PID控制参数,可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夏斯权,周亦敏,杨一波,等.步进电机闭环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机电工程,2017(12):1446-1450.
[2] ZHAO C, GUO L. 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second order nonlinear uncertain systems[J]. Science China,2017,60(2):201.
[3] SAMAHY A A,SHAMSELDIN M A. Brushless DC motor tracking control using self-tuning fuzzy PID control and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Z].Ain shams engineering journal,2016.
[4]李茜,李彬,朱雪丹.模糊自整定 PID 控制器的設计与仿真[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0,37(3):25-28.
[5] SHI R,YU W,ZHU Y,et al.Efficient and accurate eye diagram prediction for high speed signaling[C].IEEE/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8.
[6] REN J H,OH K S. Multiple edge responses for fast and accurate system simul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advanced packaging,2008,31(4):741-748.
[7]樊学能.基于PID 算法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设计[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3):175-178.
[8] ZRIBI A,CHTOUROU M,DJEMEL M.A new PID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r design for nonlinear processes[Z].Computer science,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