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白
美丽和平的世界让我们得以安居乐业,生活安逸,然而在某个不经意的角落里有毒的罂粟花正在绽放。在我们身边罪恶正在滋长,并将它的魔掌伸向了天真可爱的孩子。
电影并不只有娱乐一个属性,电影人也有着经济效益之外的责任与担当。如果一部电影能够撬动现实,使社会问题受到重视进而得到解决,那么它的社会属性也就达到了。我们愿意给这样的电影点赞,不是因为它拍得多么完美,而是因为我们希望它能成为下一个孩子被关注并解救的起点。
Part1·人口贩卖
《亲爱的》:没有在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打拐题材电影在国内并不多见,但每次上映都能引起热议,因为影片中所反映的儿童走失问题真实而令人揪心。由赵薇、黄渤主演的电影《亲爱的》,刻画的正是这样一幅痛苦的父母群像,影片的主题是寻子,其中不乏温情和感动。鹏鹏丢失后,田文军在街道上发疯似的寻找,鲁晓娟在警局失控又带颤抖的呐喊,彻底击溃了观众心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田文军在火车站台蹲着望向远方已远去的列车,他那眼泪和鼻涕交融的脸,配上沙哑的哭腔和悲伤的身影,戳中了很多观众的泪点。此时,镜头一转,影片开始记录田文军的漫漫的寻子路:希望过后是失望,失望过后又迎来希望,然后接着失望,这似乎成为了他寻子之路的主旋律。后来,他加入了一个由走失儿童家长自发成立的寻子团,在这里每个人平静地诉说自己的痛苦,转而又微笑着给予他人鼓励,这份平静的背后却不知饱含着多少泪水。幸运的是,鹏鹏在乡下被找到了,一场争子之战紧接着打响,深爱鹏鹏的几个人扭打在一起,只有鹏鹏不明所以地看着这一切。
《亲爱的》花了一半的篇幅去刻画一手养大被拐儿童鹏鹏的养母李红琴的心境,然而,如果你切身感受过寻子家庭的痛苦,就一定会知道在拐卖这件事上并不存在相对的善良,在儿女回家之前,像李红琴一样的人永远是寻子父母的噩梦。
Part2·自闭症
《地球上的星星》:生在凡间的天使,需要你去读懂
从小到大,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两个同学在上课时要么扭头看着窗外,要么转着铅笔神游,唇边挂着自己才能领会的笑意,有时他们还和老师顶嘴甚至逃课……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里的伊夏就是这样的孩子,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尼克老师,尼克老师发现伊夏并非顽劣,只是有读写障碍,于是尼克老师找到一种非传统的沟通方式:单词写不出?没关系,慢慢想。数学题老出错?没关系,让老师看看,找找出错的规律。上课发呆?老师冲你微笑,笑容里充满善意,他让伊夏渐渐变得开朗又自信。
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星星少年,何不问问自己,你有没有认真读懂星星的眼睛,有没有珍视那颗忠于天性的心。
Part3·家庭暴力
《你是好孩子》:善待孩子,就是善待这个世界
《你是好孩子》改编自中脇初枝的同名短篇集,讲述了新人老师冈野匡、有暴力倾向的单身妈妈水木雅美以及独居老人秋子与孩子之间的故事。故事一开始,我们就能看到小女孩彩音身上被虐的痕跡,即使是穿衣服没有伸对手这样的小事也会遭受毒打,因此每次看到她犯错,观众的心也会随之紧张起来。接着,我们看到冈野正在为班里的事情苦恼。姐姐让儿子给冈野一个爱的拥抱,说:“孩子抱着你,‘砰砰砰地拍你的背,那是在模仿我呢,他想给你鼓励。所以说爱护孩子的话,世界就变得和平了。”这一段是对原作最大的改编。大人是孩子的模仿对象,他们从大人身上获得的终将映照在自己身上。所以,所有的怪兽孩子身后都有一个怪兽家长,大人向孩子传递的温暖与冰冷,都会原样传递给孩子身边的人。
其实,这部电影关注的不仅仅是孩子所面临的遭遇,冈野老师、彩音妈妈水木和小光妈妈这样的成年人也一样在困境里挣扎着。导演似乎一直在强调:有效的分享对于缓解和治疗虐待行为是可取的。
Part4·虐待
《熔炉》:亲爱的小孩,请穿好你的盔甲
有时候,看一部犯罪电影,我们往往会庆幸这只是演戏,以此来缓解影片中各种情节带给我们的强烈不适感。但如果将所有不适感全部放在一部电影中,我们会看到拳打脚踢、鼻青脸肿、血泪俱下,听到响亮的耳光、沉闷的撞击、恐惧的尖叫、痛苦的哀嚎,那时我们又该如何?电影《熔炉》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城市雾津,哑语美术老师仁浩将去任教的地方有个亲切的名字,叫慈爱学堂,一所面向聋哑儿童的特殊学校。单纯善良的仁浩不会想到自己即将踏入地狱,他发现学校笼罩着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尤其有三个孩子引起了他的关注:聪颖的金妍斗和贪吃的陈宥利总是躲闪。全民秀的弟弟自杀身亡,而全民秀总是满脸淤青。下课后,仁浩听到女厕所中有呼喊和哭声,他还意外目睹了校长行贿警察,教导员毒打民秀,宿导溺罚妍斗的行径。
《熔炉》通过极为真实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人性最为阴暗和残酷的一面,同时通过主人公勇敢的大爱行为,传递出人类真善美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