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嬗变:文化生态学视野下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研究

2018-05-15 10:47刘舟王宏军
体育师友 2018年1期
关键词:完善传承

刘舟 王宏军

摘 要:人类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都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论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传承、完善与其生态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为以后进一步论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嬗变和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完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1.022

前言

传统武术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不仅仅因为其发展久远,赋予国粹之称,更多的因为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对自身进行发展、传承、完善乃至嬗变,每一次变化都与“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相关,当中国社会地理环境、物质生存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人文环境等发生变化,即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变化时,将产生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关系时,传统武术文化也相应的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文化,这种文化形态的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长久的、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变化过程,文化生态学的使命正是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调适及内在联系[1]。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论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传承、完善与其生态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为以后进一步论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嬗变和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科学依据。

1 传统武术文化生态学的内涵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支撑,以技击、功法、套路为表现形式,以师传或家传为主要传承途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相对稳定形态和民族特点的文化形式。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社会价值随着自然、社会、人文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着与之适应变化,武术曾以一种技击技术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而演化成为健身体育项目,技击技术在不断的淡化。在这种文化形态发展流变中,既体现着中国千百年来武术的技击技术发展过程,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人文文化发展的历史与嬗变。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自然——社会的双重存在物,是在自然与社会相交织的环境中创造出来的文化。本文将影响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因素分为外在因素即地理环境、物质生存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内在因素即社会人文环境的综合格局,通过分析两种因素对武术文化的影响,并由此两种因素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原料进行加工,创制了富有东方色彩的,影响久远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完善期

2.1传承完善期的外在因素影响

2.1.1萌芽期的外在因素影响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产生于狩猎和采集的原始社会,发展和形成于农业社会,这是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第一阶段即萌芽阶段,是从人类出现到春秋、战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初步形成,或者说有了雏形[3]。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源于东亚大陆,这里不仅地域广大,腹里纵深,地形、地貌的繁复,气候的多样,南北之别、东西之异,自然之富,物产之丰,这些地理自然环境是其他文明所不能企及的,由于各民族的传统体育形式依附于当地区域的生态类型,所以具有不同的形态,具有较大的差异[4],也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北方朴实简练、形健劲遒,南方步法稳固、拳势劲悍的南北武术技术风格迥异和审美文化大不同提供了可能性,为传统武术文化的滋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

农业是我国古代具有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的发展带动农具的发展,《农器》指出许多兵器源于农具,铁器先使用于农具,而后发展用于兵器,这个时期的中国农业用具快速发展,农业用具的多样性为传统武术兵器的多样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持,也有了“十八般兵器”的可能。

战争的频发,促使中国传统武术的技术和实战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和进步。

萌芽期的中国传统武术由于王朝更迭,战争频发,从发展之初就被定型为一种具有实战价值的技击术,并通过不断的战争检验,在军队和民间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与推广。

2.1.2发展完善期外在因素影响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成熟的完善期是从秦汉直至明清时代,这时期中国处于多元统一时期,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也处于快速发展、传承、完善的多元化与统一化的时代。

秦汉以后,中国黄河上下、长江南北,各区域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大民族,并继续开疆拓土,经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发展,奠定了今日中国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领土,疆域的扩大,促使不同文化民族的融合。同时,由于交通条件的落后,交流和融合也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区域的多样性和融合性,不同的文化区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民族传统文化,并表现各不相同的文化生态学特征[5],促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系统不同拳种、不同流派的形成。产生了巴蜀、齐鲁、岭南、吴越等等不同区域特点的传统武术文化,产生了內容、风格、技击方法完全不同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众多门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招式、套路、功法训练方式、拳术、器械和独具风格的理论体系。如拳术中的太极拳、六步拳、八极拳、八卦掌、南拳、形意拳、七十二行拳、炮锤拳、陈式太极拳、戚继光的三十二势、赵家拳等;枪术中的六合枪、少林枪、杨家枪等等;还有劲力和技击法明显差异的“内家”和“外家”。这些武术流派促成了中国地域传统武术文化形成,形成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大统一下的不同风格、特点的武术流派,这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显著特点。

这个时期的中国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兴起,宋朝的“瓦舍”、“勾栏”等武艺结社组织的出现,也使中国传统武术由原有的技击技术一部分演化为武艺,明清时期,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代过渡,武术也逐渐脱离军事领域,武术的价值由纯粹的技击技术,成为一种具有表演和健身性质的体育项目,使武术有了更宽的发展领域,武术的社会价值从单纯的技击转向表演和健身,技击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淡化。

经济的发展带动印刷术的发展,促使大量的武术著作的问世,如《纪效新书》、《武编》、《耕余剩技》、《剑经》、《阵纪》、《手臂录》、《拳经、拳法备要》、《内家拳法》等等,武术著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武术的传授方式,对于传统武术流派内容的有效保留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武举制有效推广,标志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中国封建制度下的宗法制影响长期笼罩中国古代社会,体现在父系、单系、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家族制度的长盛不衰以及家国同构,这样的社会固有模式,促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以宗法制度、血缘关系,师徒、家族传承等方式作为主要的传承方式,促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得以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家族本位的传统,使武术拳种不易被改变,这样不同技术风格的武术就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武术流派。

2.2传承、发展、完善期的内在因素影响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其内部因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中国传统武術与其他体育项目的很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千年的文化底蕴,这与其所处的内在因素即人文环境有密切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

2.2.1道家思想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积极影响

道家思想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道家提倡“是谓(深微)明,柔弱胜刚强”的对立转化、相反相成、从转化、从相反着眼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对于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技击技术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如“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以静制动”、“ 以柔克刚”等等技击技术是道家思想的实践证明;

第二,道家提倡“道法自然” ,顺应自然的发展变化。五禽戏、八段锦、螳螂拳、猴拳、蛇拳等等拳术都来自于自然,“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更是与自然变化相呼应,站桩有的强调要面朝南方,有的强调面向太阳,使人与自然更好的融合;

第三,道家主张“自然无为”“清心寡欲”“不与人争”“知足常乐”等等,自古就成为习武之人人生观和处世之道的精髓,也是习武之人“武德”的内容体现;

第四,道家的“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等以及“虚静”“寡欲”“练心”“养气”的道论与气论,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提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儿,阴阳之母也”,这些都与道家文化紧密相连,太极拳用人的肢体运动来体现了天、地、人三道之理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的宇宙观[7]。这种形神兼修、身心并修的实为中华武术整体思维之精髓。

第五,道家思想是集大成之思想,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不仅可以使陈旧的文化与新的文化相结合,也可以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很好的结合相与共存,使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无论是与不同地域的本土文化进行很好的融合,也与外来文化进行很好的交融,不仅仅与其他体育文化思想融合,也更多的融合了中医,易学等等多种文化,完善武术自身的文化体系。

2.2.2道家思想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积极影响

道家思想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的消极阻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道教是东汉人利用老庄思想中玄虚、长生、超越的精神追求而创立的,受齐学的神仙出世之说和阴阳讥祥之说的影响都很大。鲁迅批判了道教以“仙道”为最高理想的极端的享乐主义。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受到 “仙道”文化影响颇深,在古代,要想有大影响,非常必要的条件就是寻找一个偶像,神化他,成为崇拜偶像,太极拳寻找一个崇拜的偶像,并将其编造成历史事实,就如中医有黄帝,中药有神农。抱朴子、吕洞宾、陈抟、许宣平、张三丰这五位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编造出的象征着武术的最高境界——神明之境。

第二,禅学教人知道佛性本自具足,莫向外驰求;教人知道无佛可作,无法可求,无涅槃菩提可证。武术大师不肯轻易替学武之人解说技术和文化,只让学武之人自己去体会领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自悟。

第三,道家提出有生于无,故无贵于有;有形生于无形,故无形贵于有形的无为的思想,这种思想让众多习武之人将“无形”作为习武最高境界,这些消极的因素对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都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第四,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评价说:“五行说在春秋时代是一种进步思想。到了战国时代这种思想则被唯心主义者剽窃。”五行与阴阳(八卦)唯心主义思想,在武术很多流派中都有体现,依附于这些思想,出现很多拳种,如八卦掌等等。

第五,道家承认一个无为而无不为的天道,道是自然流动变迁的,故“无成势,无常形”。一切依着自然变迁的趋势,便是“因循”,便是守“时变”,时机未成熟,不能勉强,故“不为物先”。道家的这样思想的影响,使武术习练者之遵循前者的功法、理论方式,从不主动进行革新,完全忽视了与时俱进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体现一种“主静”文化,没有主动的革新与变革的动力。

第六,道家“万物各异理,而道总稽万物之理”,有了这总稽万物之理的原理,便可以不必寻求那各个的理了,其结果是在武术习练和学习中,人人自谓知习武之“道”, 对传统武术文化顶礼膜拜,即便存有不同观点,也不能变通,也不用求知物物之“理”,这是最大的害处。

地理、文化上的统一,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经济的领先地位,使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这一阶段得到长足的传承、发展与完善,武术流派得以形成,武术文化得以充实,处于发展、传承、完善时期的中国传统武术的社会价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纯粹的技击技术逐步过渡到技击与健身、娱乐相融合的体育项目上来。著名心理学家普汶所说:“人类心智广大的可塑性,近乎全然为他周围的一切所决定,其中最大的影响力也许来自个人所生存的社会。”正是由于这种大统一、大发展,为古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同时也为近现代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乃至嬗变都设置了障碍。

3 结论

文明的创造与发展始终与人类对物质的需求相适应,是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并与其相适应的结果。习近平主席在丝绸之路讲话中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处于发展、传承和完善期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就是以开放的姿态进行多种文化的融合,以多种文化的融合进行自身体系的发展。

发展、传承和完善时期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在地理条件优越,经济条件领先,科技条件超前的情况下发展形成的,这必然导致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有强烈的优越感,同时时间与空间给传统武术文化习练者安然依赖的坐标,有过一个宗教的归宿,这一归宿给了他们根基,不管他们求索彷徨到多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优越感必然淡化或消失,人类社会从神秘主义的主宰下逃离出来,进入到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8],传统武术文化所依赖的根基也将淡化,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也将被改变,这也将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由全盛时期走向嬗变的必然。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渐如一伞之矗立,而未撑开,此文化之缺点,在古有封建门第制度之时,及汉唐文化之盛世,尚不著,愈至近世而愈显。要使武术在当代获得良性有序的发展,就必须为改变了的文化生态环境的武术寻找新的适合的文化生态环境[9],就需要不断吸收异国、异时、异质文化的营养成份,不断清除自身体系中落后于时代,与现在所处文化生态环境不相符的糟粕,在經历了长期探索、巨大痛苦和深刻嬗变之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当有一发展,以撑开此伞,掀开曲折多致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8.

[2] 列宁. 论民族自决权[M]. 列宁选集(第2卷):512.

[3] 旷文楠.中华武术文化概论[M].程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7:124 .

[4] 程大力.论生态类型与传统体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

[5] 陶坤.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特征及关系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6(11).

[6] 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M].漓江出版社,2013.3:542 .

[7] 侯介华,阎小平.统武术的整体性思维及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3(6).

[8] 刘祖云.发展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59.

[9] 温力.不断变化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生态和武术运动的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

猜你喜欢
完善传承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