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N承载政企客户专线的解决方案

2018-05-15 06:48:58陆威陆源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8年5期
关键词:本地网现网跨域

陆威,陆源

(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济南 250101;2 山东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济南 250031)

1 引言

政企客户专线是指通信运营商利用自有通信资源,或利用租用的通信资源,为政企客户在其机构网点之间提供点到点、多点间的专用链路,或公共互联网访问应用和各种行业应用。具有为客户量身定制、保密性好、稳定且灵活的特点。政企客户专线业务一直以来都是运营商重点关注业务,由于其ARUP值高、转网率低等特点,在运营商主营业务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主要针对分组传送网承载跨域数据专线,提出了Overlay和Underlay两种方案及实现技术,为运营商差异化承载政企专线提供了解决思路。

2 政企客户专线承载技术

政企客户专线按照类别可分为数据专线、互联网专线、语音专线和其他专线(如租纤、IDC托管等)四大类。政企客户专线业务的发展趋势呈宽带化、普及化和多样化,尤其是数据专线要求低时延、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对承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数据专线的主流承载技术可分为MSTP/MSAP、OTN/MS-OTN、分组传送技术(PTN/IPRAN/UTN)三大类。

2.1 MSTP/MSAP技术

目前运营商现网的政企客户专线承载依旧以MSTP/MSAP技术为主,采用GFP、PPP等协议对以太网业务进行封装,通过SDH网络进行端到端的透传。随着业务的IP化和带宽增加,MSTP的刚性管道承载大比例政企客户专线存在带宽利用率低、提速受限、解决方案单一等问题,网络逐渐停止演进。

2.2 OTN/MS-OTN技术

传统OTN网络主要解决的是大颗粒电路的承载需求, MS-OTN基于Packet/ODUk/VC的统一交叉实现多业务的灵活接入和封装传递,解决了小颗粒业务的封装承载。目前OTN覆盖到本地网的核心汇聚层面,对于末端接入仍需要其他技术补充实现,承载小颗粒业务成本较高,难以进行端到端的维护。

2.3 分组传送技术(PTN/IPRAN/UTN)

分组传送技术目前逐步取代MSTP,成为承载移动网业务的主要手段,各运营商的分组传送网络技术成熟、部署完善。中国联通UTN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内核,承载以太网业务具有天然的优势,并具备QoS分级、图形化运维等功能。目前UTN的汇聚上联带宽以10 GE为主,由于移动网业务的电信级高可靠性要求,要求UTN网络保持轻载,承载政企客户专线业务一般以GE/FE颗粒业务为主。

3 UTN承载政企客户方案

3.1 承载可行性分析

UTN网络在城域传送网范围内,以IP/MPLS技术为核心,实现多业务综合承载的网络,主要用于承载各类电信级业务。除了传统电信级基站业务以外,还具备政企客户业务承载能力。UTN承载政企客户可行性分析,从网络架构、承载业务类型、系统容量和造价、设备能力及业务开通能力5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下。

(1)网络架构:UTN核心汇聚层以双上联或口字型结构为主,接入层以环型组网为主,链型结构为辅。网络架构接入层与传统的MSTP架构基本一致,核心汇聚层以双上联/口字型架构为主,具备比MSTP更强的带宽扩容能力。

(2)承载业务类型:UTN网络可以承载二层和三层以太业务,使用端到端伪线仿真技术提供TDM业务,“刚柔并济”的管道具备多业务承载能力。

(3)系统容量和造价:现网接入层GE链路为主,核心汇聚层全部为10 GE链路,统计复用效果可以使同样的系统容量承载更多的客户业务。中国联通近年UTN网络建设成本与MSTP相比,带宽平均造价明显低于MSTP。

(4)设备能力要求:在核心汇聚层支持IP/MPLS协议栈,支持OSPF、ISIS、BGP、MPLS等协议,具备MPLS VPN能力,核心汇聚档设备转发能力基本大于1 Tbit/s,接入档基本大于50 Gbit/s,核心汇聚层的FIB表能力基本大于1 Mbit/s,接入档设备基本大于8 K。

(5)业务开通能力: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政企客户如大量加载于UTN网络,现网设备剩余使用能力能够满足承载要求。某省现网各主流设备厂商的专线支持能力及已开通能力情况见表1。

3.2 UTN承载政企业务解决方案

中国联通将UTN网络定位为“综合承载传送网”,除承载移动基站业务以外,政企客户专线也是UTN网络承载的主要业务种类。结合目前现网部署的UTN网络特色及技术特点,可以依托当前UTN网络,将分组向客户远端延伸,实现政企客户专线业务接入的同时,将可控可管边界延伸至客户远端。

从技术角度出发,UTN承载政企客户专线业务可分为Overlay和Underlay两种方案。Overlay方案即UTN提前为所有的专线业务建立公共通道,仅局端接入设备感知具体业务,属于“黑盒”方案。Underlay方案与当前2G/3G/4G基站业务的承载方式基本一致,UTN网络针对每条专线业务建立对应的通道,业务质量、可靠性等方面相对有保障,属于“白盒”方案。

方案1(Overlay方案):UTN本地网+IP承载网协同承载,如图1所示。通过IP承载网实现各个本地网之间的粗管道连接,IP承载网和UTN网络采用OptionA方式进行互联,企业内部的VLAN承载网无需关注。采用GRE隧道技术,企业专线接入采用二层PW,PW over在L3VPN上。L3VPN的起点设置在UTN的接入设备上,终点设置在核心/ASBR上。

表1 各厂家设备支持能力及现网已使用情况

针对目前现网应用最广泛的点到点专线业务,客户端设备作为运营商延伸到企业机房的接入设备,接入一家或多家企业客户,IP承载网和UTN分别新开设2个L3VPN,一个为业务使用,一个为企业网关网管通道。在综合接入点位置部署L3VPN,所有专线业务均绑定同一个VRF中,用于隔离区分企业业务和其他业务,客户端设备上配置默认路由,接入UTN边界综合接入点的L3VPN,L3VPN网络引入直连路由,打通客户端设备之间的路由。在客户端设备基于接口IP建立到远端的主备GRE隧道,客户端设备上针对每条企业业务起主备两条静态PW到远端客户端设备,承载在GRE隧道上。

方案2(Underlay方案):UTN本地网+UTN省干协同承载,如图2所示。省内业务可实现PW端到端承载,省际业务通过省干UTN设备连接IP承载网,实现互通。UTN本地网和UTN省干之间以UNI 方式对接,采用二层端到端PW,业务分段建立,逐段衔接。本地网客户端—UTN核心、省干UTN均采用PW方案,省内政企专线业务同专业维护,利于省内跨域业务的快速部署开通。

图1 方案1:Overlay方案 (GRE隧道)

图2 方案2:Underlay方案(PW端到端)

针对目前现网应用最广泛的点到点专线业务,域内业务采用静态MS-PW,通过省干UTN 实现跨域业务的MS-PW端到端承载,本地网内推荐采用主备静态PW,在地市的省干设备上实现动态&静态PW交互。省干UTN网络内实现动态PW,本地网内的保护方式与现有基站业务的2M仿真保护相似,省干UTN承载采用主备动态PW,一定程度上避免大量手工业务配置。

Overlay和Underlay两种方案对比见表2。

方案1的优点在于:(1)采用GRE隧道承载在L3VPN的方式,既可以满足客户侧网络安全的需要,同时也避免了大量手动配置工作量;(2)避免了设备由于PW伪线数量的限制,导致后期海量专线业务开通的瓶颈,现有UTN设备基本无需升级;(3)已建好的企业网关新开通业务仅需配置目的IP和PW,避免跨网业务保护复杂配置。缺点主要有:(1)GRE隧道方案需验证性测试;(2)业务开通模式和管理模式与现网有很大不同,需进一步考量。

方案2的优点在于:(1)二层方案成熟,继承现有运维体系,减少不必要的冲击; (2)采用PW端到端方案,与现有基站2 Mbit/s业务PWE3承载方式相同,简单高效;(3)省内政企业务的开通调度非常便捷,维护界面清晰,一套传输维护班子,便于故障快速定位及解决。缺点主要有:(1)现网设备的PW伪线仿真数量有限制,对于大地市政企业务海量增长的情况下,需对原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2)异厂家二层PW对接问题需要验证。

表2 UTN承载政企客户专线现网解决方案对比

3.3 业务差异化承载建议

当前环境下,政企客户专线需求日益旺盛,针对客户不同的带宽要求和承载质量要求,可以制定灵活的细分承载模式。对于未来MSTP逐步退网的情况下,可以结合OTN网络下沉情况以及UTN网络的容量,制定差分承载策略。

(1)域内政企客户需求:本地UTN (PW端到端);

(2)省内跨域政企客户需求:本地UTN+省干UTN(PW端到端), 满足快速部署和实施需求,保持原有业务的开通模式;

(3)省际跨域政企客户需求:本地UTN+IP承载网(GRE专线),配合第三方综合网管的开发进度实施;

(4)政企专线明确硬管道需求:GE颗粒及以上业务主要采用 MS-OTN,GE颗粒以下业务主要采用MSTP。

4 SDN-UTN智能专线部署建议

基于SDN的UTN智能专线可实现业务的快速开通、自动化部署、跨域业务E2E自动规划、带宽可调和运营可视等功能效果。本地UTN网络与IP承载网打通后,对于异厂商网络的底层互通已具备条件,同步部署单域控制器和协同器,进行CBSS/BSS/OSS侧的业务系统开发,即可完成SDN-UTN智能专线的部署。

目前跨域同厂家UTN网络、IP承载网网络分别完成了SDN试点化测试,下一步重点在于跨域UTN+IP承载网的协同SDN部署。单域控制器主要针对单域网络提供集中控制能力,管理域内设备,进行域内路径计算,跨域控制器完成业务定义、模型驱动、资源编排及策略定义,并完成支撑和交互BSS/OSS,使能面向企业政企智能专线全新生态环境。建议首先针对跨域同厂家区域打通政企专线业务从BSS域至OSS域流程,实现业务自动发放,省内重点地市间优先作为试点,如图3所示。

图3 SDN-UTN专线部署示意图

5 结束语

政企客户专线是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基础,一直以来都是各大运营商竞争的焦点, 制定UTN环境下的政企专线承载方案需要重点考虑客户需求,结合网络实际资源情况,灵活选择,出于网络经济性考虑,需要市场部门进行客户引导,以实现最优化的高效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吴剑锋, 林冠百. 政企专线业务承载方案探讨[J]. 电信快报,2016(05):14-16.

[2] 王光全, 黄永亮, 廖军. 城域综合承载传送技术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 卢曌, 高兴平. 基于SDN的传送网政企专线解决方案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6(06):80-84.

猜你喜欢
本地网现网跨域
企业
跨域异构体系对抗联合仿真试验平台
基于多标签协同学习的跨域行人重识别
为群众办实事,崂山区打出“跨域通办”组合拳
读报参考(2022年1期)2022-04-25 00:01:16
G-SRv6 Policy在跨域端到端组网中的应用
科学家(2021年24期)2021-04-25 13:25:34
基于Relay架构的移动核心网方案研究
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电信行业本地网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
财会学习(2017年8期)2017-04-27 20:53:43
地市传输网络安全评估及解决方案探讨
IMS彩铃与现网彩铃的业务融合分析
移动通信(2014年11期)2014-08-02 07:01:32
菏泽本地网负荷优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