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无论官绅商贾,还是平民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口头禅,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中国民间,人人口口相传,代代耳熟能详。而有意思的是,这个“盐”字在这句口头禅当中,既不在句子前面,也不落在句子后背,居中。若是细究起来,还有点儿玄机在里边,汉语中有一个词叫做“居中调停”,这十分契合了盐的物理属性:调味之王。
盐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盐虽是寻常之物,却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当中,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历史层面,几乎处处都烙印着盐文化的深深痕迹。据史载,距今6000多年以前,中国人就知道利用海水简易制盐。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盐”字是这样解释的:“咸也,从卤,监声,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凡盐之属,皆从盐。”宿沙与海为邻,炎帝神农氏的一个诸侯,他是我国古代煮海为盐的创始人,大致时间处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被后世的人们尊崇为“盐宗”。我国古代诸多文献典籍,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杜佑的《通典》,北宋宋祁、欧阳修等合撰的《新唐书》,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中国地理志史《太平寰宇记》,顾祖禹的历史兵要地志专著《读史方舆纪要》等,都不同程度记载了我国古代的制盐技术(海盐、湖盐与井矿盐)和盐政、盐税。
盐是非常大众化的物质,地球上的生灵基本都离不开它。从早期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起,到科技异常发达的今天,盐贯穿了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其它动物亦如此,伴随着生物的不断演进变化,因生理性的需要,每天都会不同程度地摄取它,利用它,食用它。如《动物世界》所讲述的那样,大象、野牛、角马都会凭着遗传与经验,找到含盐的土质层,用蹄子去刨开表层,吞食含盐的泥土以摄取盐分。
盐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赋税来源。如西周的《周官》就有以盐为贡物的记载,这应该是盐税的原始形态。到东周盐税的形式更加清晰了,将税收设为“九赋”,其中的“山泽之赋”就规定对煮盐要征收赋税。到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提出并实施“官山海”,反对国家向“树木”、“六畜”和人口抽税,主张“唯官山海为可也”,“山”指的是铁,“海”指的是盐,这表明齐国已把对盐铁实行官营作为国家理财的政策,采取了无税收之名、而行税收之实的办法,让齐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百姓也乐意接受。到汉朝时,汉武帝为应对匈奴挑衅用兵,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正式实行盐铁专卖,即在产盐区设立盐官,备置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对食盐实行官收、官运、官销。并在全国设盐官36处,主要分布在沿海、西北和西南等产盐区。到唐朝时,刘晏改革盐铁制度,“寓税于价”提高了食盐价格,“安史之乱”以后每斗盐价提高到370钱。
我国最早掌握使用天然气煮盐的技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在战国时期,四川就开始利用天然气煮盐,采用竹木材料制作气卤输送管道-----笕管。笕管又分为气笕、卤笕,气笕将气井中的天然气输送到烧盐的灶房,替代了以前使用柴薪燃烧;卤笕将卤井中的盐水输送到烧盐的铁锅里。到秦汉时期,采卤、输卤、煎烧等井盐制作流程更趋于完整。到三国时期,诸葛亮重视蜀国经济的发展。不遗余力的发展火井煮盐。当时的成都、自贡“火井沈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当年蜀国官府与民间制盐方兴未艾,人们形容热火朝天“家有盐泉之井”,临邛(今邛崃县)的火井经过“孔明一窥而更盛”,也证实了当时使用天然气火井煮盐的兴旺景象。
盐具有异常独特的调味作用及药用价值。人不可以一日不吃盐,先秦文献《管子·海王》中就指出:“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盐,不仅是菜肴的调味品,更是人体细胞血液的组成部分,它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直接关系。在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需要5至7克盐,它主要是起两个作用:一是维持人体酸碱度的平衡,保证细胞不断生长与更新,促进血液循环、心脏跳动及肌肉活动。二是保证人体水份对常温的调节和平衡,盐在人体内具有一定的吸水功能,使水分不致于很快就消失。这就证明了人与动物离不开盐,既不能不吃,但又不能多吃,过量吃盐亦对人体有害,这就是食盐不同于任何一种其它食品的迥异之处。
盐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人类的出现,几乎是与盐伴生。在古代盐以稀为贵,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将盐作为朝贡品缴纳或奉送给帝王,缴纳得越多,即更可取得帝王的依赖和赏识,盐在这里成了一种交际商品。公元十三世纪,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把女儿圣金嘉公主嫁到波兰时,便把位于波兰维利奇卡(盐矿)的一口盐井当作嫁妆送给女儿,公主得到这么贵重的礼物,庄重地把订婚戒指通过隆重的仪式投进盐井,以表示这口盐井归她所有,以致波兰的国力在当时盛极一时,盐在这里成了一种嫁妆礼品。古代希腊王族设宴,首先将盐摆放在国王座位面前,凡来宾入席,则依职位高低确定与国王、盐的距离远近,盐在这里成了一种地位的标志与象征。公元六世纪的摩尔商人,经常用盐去交换黄金,或者用盐直接兑换其它商品,盐在这里具备了早期的以物易物的货币职能。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不少的文人墨客为盐长歌短吟。唐诗宋词里写盐的诗词很多,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盐井》:“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自古斗三百,转致斛六千。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北宋诗人柳永的《煮海歌》:“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揭露了盐民制盐的艰难和生活的困苦。1703年,苏东坡奉命出巡浙西,看到许多老百姓日子过得艰辛穷苦,吃不到食盐,便写了七言绝句诗《山村》,末尾两句:“岂是闻韶鲜味忘,迩来三月无食盐。”在这里,盐与老百姓的生活成了诗歌创作的素材。
盐业的改革与发展是一副波澜壮阔的绚丽画卷。纵观中国盐业史,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如齐国大臣管仲在《管子》中指出:“海王之国,谨正盐筴。”盐筴就是食盐人口的册籍,官府售卖食盐是按照册籍上的人口数字供应的,这是将食盐与人口、户籍最早的关联。中国古代比较有名的“盐铁会议”,发生公元前81年的西汉时期,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就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平准均输、统一铸币、屯田戌边、征伐匈奴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多年后,桓宽据此会议记录并加以整理,以对话体形式写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盐铁论》。到了唐代,“亭户制度”极大地拉近了普通老百姓与盐的关系,当时封建割据,战争频仍,民族迁移,人口大量逃亡。亭户制度规定,不管你是何人,只要向官府登记取得盐籍,你就归盐铁使管辖,具有盐民的资格,这为后来的“盐屯”官营作了辅垫,并由此产生了第五琦的榷盐法、刘晏推行的专卖制。唐朝奠定了对盐进行管理的基石,后来的宋、元、明、清对盐的管理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但都没有脱离榷盐法和专卖制的基本框架。
新中国成立后,盐业最重要的转折点是1990年初国务院颁布的《盐业管理条例》,全国盐行业的产销企业形成了“一条鞭”体系,顶层成立了中国盐业总公司,各地成立了各省市区(地县)各级盐业公司及负责市场管理的盐务管理局。它对全国人民吃上放心盐,消除碘缺乏病,打击各种假冒伪劣盐流入市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沿袭了上千年的食盐专营制度正在发生深刻而又深远的改变。2018年1月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食盐专营办法》,新修订的法案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满足全国老百姓吃好盐、并有多种盐商品选择为前提,新“办法”确定了非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不得生产食盐,非食盐定点批发企业不得经营食盐批发业务,这仍然确保了食盐专营的性质。但是新“办法”取消了食盐由国家定价,而由经营者根据市场因素自主确定价格;取消了食盐销售按行政划区供应,取消了食盐运输准运证等,这既是盐行业改革的重点所在,也是盐行业所有的企业走向市场化的必由之路。它是一种脱胎换骨式的改革,更是一种凤凰涅槃式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