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8-05-14 12:32潘文华吴红玉
知与行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挑战

潘文华 吴红玉

[摘 要]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对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至关重要,高校是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场所,是敌对势力和我们争夺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传播具有新的特点,使得意识形态的斗争更加的隐蔽、复杂。受新媒体的影响,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手段、互动模式及范围都发生了变化,传播的内容丰富、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吸引力强,这就使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能以更加隐蔽的方式进入我国高校,冲击了高校师生的思想、价值观。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面临着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出现滑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高校意识形态环境不稳定、高校意识形态的监管力度不够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应对挑战,维护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通过加强党和政府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引导高校师生意识形态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靠拢,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正面宣讲的作用,同时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高校师生对意识形态的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实现高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1-0071-06

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新媒体虽然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但是传播内容良莠不齐,消解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尤其影响着我国高校师生的意识形态,高校师生受到多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同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所以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如何做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对此进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关于高校意识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关于网络新媒体发展对高校师生影响的研究

周源源等研究了當前高校师生使用微博的现状,微博成为学生集聚的新场所,在此他们关注、参与话题的讨论与发言。而高校教师使用微博人数少,以搞好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使用微博的教师更少[1]76-79。郭文亮等采用实证调查方法对我国高校师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状况进行了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者。调查显示,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同的不一致,对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和接受程度较高,知识分子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参与性低、主动性低[2]42-44。

(二)关于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的研究

魏晓文等分析了在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具有的特点,即网络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环境具有开放性、无形性、虚拟性和无限性;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参与性和回应性;意识形态的传播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和形象性[3]。刘左元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意识形态渗透的特点,具有实效性和交互性、整合性和隐蔽性、社会化和政治化、本土化和商业化新特点,并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阐述了这种新特点所带来的挑战,面临着商业化信息泛滥、监管的难度大、多元文化的冲击和道德弱化,以及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教学角色的冲击[4]。

(三)关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路径研究

吴琦提出了合法性与世俗化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原则,要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做到透彻地说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以一种开放性和建设性的姿态建设校园文化。黄世虎提出在新媒体条件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应坚持的原则,即主导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要依托自媒体,拓展传播主体;运用大数据,优化传播路径;建设宣传阵地,重构传播平台;完善立法、监督、执法等管理制度,保障传播环境[5]。王景云分析了在新媒体自由论争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博弈,并从捍卫思想安全、确保文化安全、维护道德秩序安全、实现信息传播安全等几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以维护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

总体来看,关于意识形态研究还是比较多,但是关于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比较少,不够深刻。

一、 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传播的特点

意识形态的传播需要载体,传播媒介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新媒体取代了传统的印刷媒介和声像媒介等载体,成为传播意识形态理论和价值观念的主阵地。因此,界定新媒体和意识形态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媒体对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

(一)相关概念

1.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的概念最早是由戈尔德马克提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依赖于现代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网络、卫星等渠道以及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是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一种统称。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应用新技术创新的新媒体形态,如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二是也包括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新旧媒体结合的媒体形式,比如电子报纸、电子图书等。

2.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志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能否长期保持稳定,自身能否阻挡外来冲击,避免内部思想混乱的状态和能力[6]。而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则居于我国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是我国的旗帜和灵魂,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具体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一元化主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高校的指导,使高校师生在思想上认同、行动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抵制住外来意识形态的渗透和颠覆。

(二) 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传播的特点

意识形态的内容是需要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是需要借助外来的信息,而不是凭空进入人的大脑。新媒体是当代广泛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介,其传播的信息不仅包括知识性的内容,而且也包含着意识形态的内容。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传播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1.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多样化。一是传播意识形态信息的载体多样化。传统媒体时代,传播信息的载体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等,而新媒体时代,传播信息的载体变为了微信、微博、博客、网络视频、电视、论坛等新媒介,这些新媒介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用率较高、互动性强,扩大了意识形态信息渗透和传播的范围。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新媒体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全球各地的信息汇聚到新媒体的客户端,提供了强大的搜索服务和丰富的素材,整合了图文影音素材,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库。二是意识形态信息内容表现形式多样化。传统媒体时代,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主要是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传播意识形态信息的方式比较单一,而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传播载体是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实现了图、文、音等多方面的组合,方式多样,内容更加直观、全面,互动性更强,录音录像还原现场,使人们能够凭借直观感性地去了解整个事件。“它可以综合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充分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反映某个主题或内容,使得传播内容更立体化,更具感染力。”[7]对于突发事件,网络上第一时间就有丰富的信息,与之相关消息以文字、图片、视频,甚至是直播呈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接受信息的广度。

2.意识形态传播手段便捷化。一是新媒体实现了从电脑到智能手机等手段的变化。根据工业与信息部的统计,截止到 2017年 9 月份,中国移动电话用户为139 457.4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123 415.6万户[8]。由此看到,媒体网络已融入生活,改变了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日常生活。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信息的流通,手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体积小、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可以随时进行信息的浏览、编辑、发布、回复,丰富了信息数量和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意识形态的传播与信息的传播是紧密相联的,意识形态的内容会渗透到信息中,信息中也会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二是新媒体实现了从无线电波到数字网络传輸的变化。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载体主要是报纸、图书、广播、电视等进行传播,传输信息主要依靠人力的运送和无线电波,传播范围小、实效性差、内容有限。而新媒体依托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播信息的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比如“微博这种新的信息传播形态,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是一种裂变的传播。这种传媒形态的传播速度之迅捷、传播密度之加密、传播方式之便利,远非以往的媒介所能比拟”[1]76。

3.意识形态传播范围扩大化。新媒体依靠网络技术的发展,意识形态的传播范围发生了变化。一是实现了意识形态传播地域的扩大化。意识形态传播地域不断扩大,实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意识形态信息的交流。传统媒体的意识形态传播场所和传播范围是固定的、有限的,大范围的传播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与物力,而新媒体凭借网络的即时性和虚拟技术,意识形态内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大范围的传播。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传播主要依靠手机、电脑等即时的传播工具,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国家之间意识形态的传播,地域范围得到了较大的扩展。二是新媒体实现了传播人群的扩大化。传统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内容多是长篇、抽象、深奥的,受众主要是党员、公职人员、学者和学生等,而新媒体传播多呈现零碎化的特征,符合人们使用零碎时间的诉求,短小精悍的“微言微语”受人们青睐。2017年两会期间,“微博看两会”话题阅读量达26.9亿,“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话题阅读量达7 253.1万,网友参与互动讨论超过130万[9]。这种形式调动了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扩大了意识形态影响的范围。而且众多软件客户端,账号互联和内容分享,扩大受众范围。可以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如QQ、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介上发布信息、发表自己的感受与观点,这些媒介是能够同步发表或分享的。如热点新闻被转载到朋友圈,或被放到论坛或群里讨论,在虚拟空间的传播范围变大,对更多人的思想、价值观形成影响。

4.意识形态传播模式具有互动性。从纵向来看,意识形态主导者和受众主体互动增多。在传统媒介时代,意识形态内容的传播模式是单向的,是由国家和政府层层把关,进行信息筛选、过滤,然后发布传播,民众只是被动的选择接受或不接受信息,国家占于主导地位。而新媒体改变了这种格局,信息的传播呈现双向互动交流。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依赖新媒体,而政府部门的管理者也需要适应新形势,要关注受众的思想状况及偏好,掌握受众者的思想状况,满足受众者的需求以实现意识形态内容的有效传播。受众者也转变了心态,在众多媒介上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看法,激发了政治参与的热情。

从横向来看,意识形态受众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多。在传统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内容的传播通常是单向的,点与点的互动是非常少的。而新媒体时代,打破了自上而下的单向意识形态的传播,每个处于网络节点上人都可以与其他节点上的人进行交流,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媒体时代,网络把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连接在一起,使处于世界任何角落的人,在有网络的前提下,都可以在网络平台浏览多种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虽然新媒体在传播意识形态时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各种矛盾普遍正在凸显,极容易激化。特别是高校大学生作为后备力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极容易被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人的利用,出现思想的退步。

(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受到冲击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是指在高校内,马克思主义是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新媒体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新媒体上内容良莠不齐,对高校师生思想、观念容易造成一定不良影响。一项调查显示,“对主流意识形态非常认同的却只有6.0%、比较认同的 52.7%,而无所谓的则有 27.1%、比较不认同的 13.5%、完全不认同的 0.7%”[2]42,可以看出,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的信息来影响着高校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是由于新媒体改变了执政党完全掌控意识形态的局势,使其意识形态宣传的权威性降低。新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在意识形态宣传上的天然优势,并引发了“去中心化”效应,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言论、表达情感、表达观点,有自己的话语权,这就削弱了党在意识形态话语权上的优势。尤其是在大学生政治思想不成熟,缺乏意识形态的概念,警惕性不高,容易被影响、被蛊惑,出现偏离理想、信念,价值观的混乱现象。二是西方凭借其在网络空间发展的优势地位,趁机向我国高校师生传播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利用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等载体,大肆地传播承载西方民主思想的图文信息、影视剧、综艺娱乐,消解高校师生上进心,模糊高校师生的“三观”,企图弱化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甚至在我国建立了许多反动网站,发布各种政治谣言,企图引导舆论导向,诋毁共产党执政。

(二)高校意识形态环境更加复杂

新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和开放的信息,使得大學生获取信息的信息生态变得复杂。网络成为新的聚集地,在此他们发表言论、表达对社会的看法。但是,互联网传播具有匿名性,不负责任的言论在网络上大肆地传播,影响社会稳定,影响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学生对社会、人生、道德的取向。传统媒体时代,意识形态信息的发布者是党和国家,以报告或思想精神的方式发布,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通过报纸、图书、广播、电视等渠道传播。高校的教师就作为高校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者,以授课的方式传递给高校学生,高校师生获取意识形态信息的渠道单一、传播环境简单。而新媒体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众多新媒体的出现,高校的意识形态传播环境改变了,传播方式是发散式的,传播渠道多样性削弱了高效教师传播意识形态的权威性。高校师生获取的意识形态内容不再单一,网络上除了丰富的内容还有多种解读,致使多种思潮与观念影响而改变了高校师生的价值判断。

西方多种社会思潮和观念涌入高校。新媒体时代的教育环境比传统时代的教育环境更加开放,各种社会思潮和观念都可以在网络上传播,进而影响高校师生的思想和“三观”。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网络空间的优势地位,借助网络信息的传播加大对高校师生的意识形态宣传。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隐蔽性传播消极内容和渗透西方的意识形态信息,比如传播色情暴力等低俗信息、毒品犯罪等教唆信息、邪教与迷信等信息;在网络游戏、电视剧、电影、论坛、脸书等载体上传播暗藏着西方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内容,以此弱化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和价值观的认同。西方国家将网络作为其传播意识形态的一个新战场,各个国家在网络世界里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后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表现于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上,不断地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靠拢,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党的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最常见的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活动,是对党的思想、理念最权威的解读。但是受新媒体的冲击,思想政治理论的课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一是部分教师对意识形态不够重视。一些教师无视课堂纪律,把课堂当成自己发泄不满的场所,在课堂上大肆地批判现实、抱怨社会不公、揭露社会的黑暗面,更有甚者,直接拿网上未证实的言论作为典型案例,误导学生的认知和判断。还有一些非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认为自己只是本专业的教师,学生的思想状况与本门的学习无关,导致其只重视本专业学习,忽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立场的引导。二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仍是灌输。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上信息资源丰富,意识形态内容的形式多样,已经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在线下的教育很多教师在宣传国家和党的政策时,仍是机械地传授、内容枯燥,只是把国家的文件精神、政策贴上去,很少将党的政策结合我国的现状进行解读,很难做到以理服人。三是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少。部分教师课下不去融入学生,很少或者不与学生交谈,这就导致其脱离学生,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课堂上传授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无法疏导学生的疑惑,学生逐渐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学生消极上课,应付老师,厌烦思想政治课,出现政治立场不坚定。

(四) 高校意识形态监管难度大

高校意识形态监管是高校监管部门和专业人员对高校师生思想动态的一种把握,尤其是对其在网络媒介等虚拟空间思想的一种把控。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和隐蔽性,使用比较随意,具有较高的自由性,致使监管难度升级。在我国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和渠道,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主要传播载体是报纸、广播、书刊、手机、电脑及党课团课、宣传讲座等,其中高校师生使用人数最多、频率最高是手机等通信工具,这就为低俗内容和不良信息的隐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一方面高校意识形态监控范围变大。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信息是内容丰富、信息量庞大、形式多样,而且高校师生思想活跃多变,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较强,意识形态工作者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掌握其思想动态,这无疑是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高校意识形态监管工作效率不高。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监管,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有些高校不够重视校内网的建设和监管,直接把校园内部网络的建设和监管承包给校外单位和组织,而校外单位和组织只是保证网络的正常使用,不会对有关意识形态的内容予以监管,这就导致了部分消极的意识形态信息进入高校,对高校师生产生不良的影响。高校意识形态监管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仅靠几个工作人员是不够的,况且意识形态监管对专业性要求高,需要专门从事且有丰富经验的意识形态工作者。当前高校的意识形态监管队伍人力、技术、经验都存在不足,很难圆满地完成意识形态工作的监管任务。

三、 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

虽然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诸多的挑战,但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对于维护我国意识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以开放的姿态应对挑战,要结合高校师生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维护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

(一) 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明确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媒体时代,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环境,高校师生必须要明辨是非、立场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建立层层领导,加强培训来强健队伍。一是高校党的领导班子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二级学院密切配合,将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本校本院师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二是加强高校党委基层领导队伍。基层队伍意识形态工作经验丰富,与师生的接触最多,最了解师生的思想状况。在基层领导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时要发挥基层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要密切联系群众,树立党员良好的形象,尤其是要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三是强化队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知名教授、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地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

(二)加强对高校师生意识形态的引导

一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想结合,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地解释党的大政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最新的理论成果,以理服人,获得大学生的信服,使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和热情,坚定其共产主义信仰。课下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心甘情愿地信服和亲近教师,为我党树立良好的形象。二是高校师生加强理论的学习。平时认真上思想政治教育课,要积极主动地与任课教师沟通思想,说出自己思想上的困惑。利用课下的时间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坚持学习党和政府最新的政策,关注新闻,了解我国的国情、社会情况、人民的生活情况。三是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性。大学生要端正对意识形态的态度,重视意识形态教育,时刻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不要总觉得意识形态离我们很远。在网络新媒体上,要保持良好的道德,不造谣、不传播虚假的消息,对敏感事件保持高度的警惕,正确判断,不随波逐流。对于网络上反意识形态信息要保持高度警惕,应及时地反映到学校相关机构,减少其不利影响。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必须提高高校教师的业务水平、重视学生的思想变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以发挥思想政治课在的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一是教师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传播正能量。新媒体时代,复杂的媒体环境和思想活跃的学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教师在课下加强理论学习。不仅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要加强学习,而且非思想政治课的教师也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非思想政治课教师也担任着引导学生思想的任务。同时教师要注意言行,为学生树立正面形象,传播正能量。教师要调整好自己,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从事教学工作,向学生传播正能量。二是采取双向的教育模式,多与学生互动交流。高校教师要加强课上和课下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魅力、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使学生信服。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任课教师善于借助网络,在微博、论坛、微信等APP上,关注国内外最新的新闻和事件,搜集信息,与学生建立共同的话题,并将这些信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最新而全面且有深度的素材与解读。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让学生多发言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发现其困惑,及时地进行有效的疏导。三是增加实践活动部分,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才能了解学生思想的困惑,才能了解其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用现实回答学生思想方面的困惑。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开展社会调查,深入实地走访、调查,在实践中获得启发和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大學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政策的认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四) 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的监管

仅仅依靠高校思想政治课来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高校意识形态监管的作用。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网络监管队伍比较弱小,缺乏专业性,对网络舆情的掌控与引导更为欠缺。所以,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网络监管的专业性,提高对网络舆情的掌控和引导的水平。一是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与导向。在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监管队伍的任务较重,一方面需要及时地掌握高校师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其思想动态,发现其思想存在的困惑;另一方面需要监管队伍对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回应,以此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二是要壮大意识形态的网络监管队伍。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高校师生集聚的空间,意识形态的监管也要顺应形势,将现实和网络空间的监管结合起来。这就对意识形态监管队伍的专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不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熟悉网络的工作方式,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阵地的建设力度。三是开设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平台。精准发布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我党治国理政的方针、对策,定期发表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信息和意识形态内容,以平台特有的吸引力扩大浏览量,扩大其在学生群体里的影响力。

四、结论

对于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有利于维护新时期高校师生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必须紧紧跟随时代要求,尤其是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高校师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高校意识形态的开展必须围绕教育对象展开。对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传播特点的分析,有利于掌握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传播的特点,有利于分析高校师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通过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和监管等对策,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提高,使高校师生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参 考 文 献]

[1] 周源源,费国强.微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9).

[2] 郭文亮,林宾,朱跃.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基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现状的实证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

[3] 魏晓文,邵芳强.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4,(6):29-33.

[4] 刘左元,李林英.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认知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14-16.

[5] 吴琦,袁三标.从话语权视角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31-33.

[6] 杨永志,张艳.论新媒体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J].理论与现代化,2012,(6):37.

[7] 黄世虎,莫佳思.新媒体条件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策略[J].长白学刊,2017,(1):2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http://www.miit.gov.cn/n1146312/n1146904/n1648372/index.html.

[9] 融合发展:从相“加”到相“融”——传媒——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1013/c40606-29584670.html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挑战
极限挑战
眼力大挑战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叽咕乐挑战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