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诊断”栏目的专家:
您好!
我最近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本来是观察搭建区域的活动,但引起我思考的,却是有关孩子分享的话题。我疑惑的是,当同伴提出分享要求时,被要求的孩子,一定要分享吗?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我们观察的是某幼儿园小班的搭建区。区域里一共有4个小朋友正分别用纸杯搭建着各自的作品。小男孩可可(文中幼儿皆用化名)挑出红色的纸杯,把纸杯整整齐齐地摆成一条直线。玩了一会儿,可可回头向欢欢要红色的纸杯,他说:“我喜欢红的,我需要红色。”可是欢欢不同意。可可想了想說:“我可以给你一个绿色的。”他一边说一边把绿色纸杯放到欢欢身边,随手准备将红色纸杯拿走,却被欢欢发现并拒绝了。
坐在可可旁边的乐乐听到了,抬起头看着可可,对可可说:“你不是有红色的吗?”可可回答道:“我需要很多红色。”说完之后,可可又轻声对欢欢说:“我需要红色的。”欢欢说:“不行。”又一次拒绝了他。可可坐着,眼睛盯着那个红色的纸杯,看了一会儿,默默地把之前摆好的纸杯收了起来。
收好纸杯之后,可可从欢欢身后绕过去,试图悄悄拿走那个红色纸杯,却被正在玩纸杯的欢欢发现了,欢欢把杯子高高地举起来。
可可大声地对欢欢说:“我们不是好朋友吗?得分享!不能自己玩!是幼儿园的玩具,得分享!”可是欢欢并没有被可可说服,还是不愿意分享红色的纸杯。在一旁玩游戏的乐乐看到这一幕,对可可说:“我给你一个蓝色的。”可可说:“我不喜欢蓝色的,蓝色是托马斯。”可可只想要红色纸杯,乐乐说:“你想要红色的,得和她说,我是没办法了。”
可可决定再试一次,他又趴到欢欢身边要红色纸杯,又一次被拒绝。最终,他慢慢挪动小椅子离开了这个区域,一边挪动,还一边不停地回头看欢欢……
在整个过程中,可可给观察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断地尝试解决问题,虽然没有成功,最后还离开了区域,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主动学习,更看到了孩子的成长。
在研讨中,我们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五大领域对可可的收获进行了梳理。从健康领域来说,可可在区域里遇到了难题,他想要一个红色的纸杯,多次与欢欢进行协商,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个情境,对可可的情绪控制来说是一种挑战。从语言领域来分析,可可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的语言能力在不断完善,他不断地倾听、表达,运用语言交流。从社会领域来思考,可可在和同伴游戏时遇到了问题,他自己不断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在逐渐提高,他不断学习与同伴相处的方法并尝试友好地解决问题,他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但是,围绕欢欢的讨论,则出现了分歧。有的老师说,欢欢是一个自我意识强的孩子,不愿意分享,尽管可可在不停地尝试协商,但是都失败了。作为老师,要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引导和培养,不过分享意识的培养需要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来完成。但是,也有老师说:欢欢有权利不分享。这不同的声音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知道,作为教育者,注意幼儿的行为、关注行为背后的意图、思考幼儿意图后面的需要和感受尤为重要,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读懂孩子,做有爱的教育。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欢欢的心理呢?又该怎样教育呢?
希望“教育诊断”栏目的专家能给以解答。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科幼教绿岛幼儿园 侯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