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阶段,物理这一门科目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考的成败。现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习能力差强人意,学习成绩参差不齐。通过深入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由于物理这一门科目的抽象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其次是因为很多的学生死记硬背物理知识,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众所周知,在物理学习的过程当中,有很多方面的内容都是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联的,例如:力学、光学等等,这些方面的知识较为抽象、系统,而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又随处可见,因此,我们可以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生活当中学习物理力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首先阐述了从生活常识中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其次探讨了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生活常识;高中物理;力学知识
物理这一门课程和自然万物息息相关,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改变以往传统的学习模式,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从生活常识中学习物理力学知识,这样的新型学习模式不仅具有抽象的理论建设,而且还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一来,就使得原本抽象、系统的物理学习,变得更加的有趣,在生动有趣的物理课堂上学习物理知识,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一、从生活常识中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重要意义
(1)解决了物理学习的抽象性问题。
对于学生如何学好物理力学而言,解决物理学习的抽象问题成为首要任务。力在生活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但也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实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怎么才能将抽象的力具象化,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力学公式?个人认为可以通過分析力的表现形式进而分析力的存在,充分认识力学的内涵,然后通过力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样既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有能使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回归现实,学以致用。
(2)拉近了物理和生活的关系。
物理作为一门贴近于生活自然学科,如何更好的使学生理解应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物理学的授课方式通常采用的是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物理的学习就是概念加公式,抽象的知识会使学生认为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比较远。但是物理现象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力的存在更为普遍。学生可以通过生活化的学习模式,了解力的存在,加深对力学知识的理解,打破物理生活的隔膜,从而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3)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生活中进行物理力学的学习的突出意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说,抽象事物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生活化的物理力学教学通过具象的受力所表现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力的作用情况,因为力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所以不同力的表现形式也会使学生产生好奇,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力学的神秘面纱也将被揭开。在学习中,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二、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1)利用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授课老师在教授力学相关知识时,建议引入生活中产生力的情景,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的生活化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相关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课后应用与实际生活中。一旦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实践,就会把好奇转化成学习兴趣,从而认识物理学习的意义。所以生活化情境是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2)合理设计学习计划。
要从生活中进行物理力学的学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的设计需要遵循两个原则:首先是生活化原则。学习要在生活中展开,所以学习计划必须要和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才能在生活中落实学习计划,使学习的价值得到体现。其次就是要遵循系统化的原则。力学环境是一个系统,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不能单一的区分每一种力,而是通过三大力学引申出其他的力学概念。所以学生在进行学习计划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牢牢把握力学学习的系统性,避免将概念分离。
(3)合理落实学习步骤。
合理的落实学习步骤也是从生活中进行力学学习的重
要策略。力学的学习其实是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从力的表象认识,都力学的深度学习,是一个不可一蹴而就的过程,所以学习步骤必须要按部就班的落实,切忌为追求速度而走马观花,皮毛认识。根据力的性质可以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在生活中,重力和摩擦力以及动力的现场随处可见,这些力并不单独存在,而是存在于力学的大环境当中,所以在落实学习步骤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力的概念,根据力的性质,区分不同的力,对概念的理解至关重要,搞清楚来龙去脉,认识到为什么引入力学,引入后能干什么。力学听起来很显然,也比较少见,归根结底还是牛顿三大定律,其他的都是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利用这些概念,解决一系列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小范围的学习深入,逐渐扩展力的外延,进而引出整个力学环境,落实学习步骤,一方面帮学生扎实基础,另一方面对于力学结构系统的认识也会进一步的加深。
(4)学生要建立在生活中学习的观念。
要从生活中进行力学学习,学生们就必须树立在生活
中学习的观念。物理本就是自然事物的产物,而物理学就是前人通过对自然进行分析和考察,总结得出的经验或规律。人处在自然当中,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自然中的力又使得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到限制。举例来说,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受到摩擦力影响,而人类通过对摩擦力的认识发明了刹车、防滑鞋。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在运动中,无论人类跳的多高,终将落回地面。人类通过对重力的认识,在砌墙时常用重铅锤来检验墙体本身是否垂直。力的相互作用使得发生碰撞的双方都会产生疼痛。总而言之,在人类的生活空间,力无处不在。所以学生们要善于从生活中的现象来分析力的存在,通过现象分析,在加之课堂系统知识的构建,学生对于力学的认识自然而然的会有所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物理学习至关重要。和以往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从生活常识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教学质量。因此,老师应利用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的设计学习计划,学习步骤,树立在生活中学习的观念,建立完善的生活教学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惠爱.试论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生活化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58.
[2]毛建龙.从生活现象中学习高中力学的概念[J].才智,2013,18:100.
[3]吴建琴,张冬波.高中物理力学中的STS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102-105.
[4]黄荣周.高中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才智,2016,02:177.
作者简介:马骁(2000-),男,汉族,河北易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