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向阳
一、从教学内容看
14节水平二的参赛课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以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为蓝本,给观摩教师呈现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其中,田径类5节、体操类4节、球类3节、新兴体育1节、游泳1节。从现场教学的情况来看,上课教师既关注了主教材的实施,又注意了整合其他素材。如,水平二(三年级)《轮滑:基本站立姿势(平衡)》一课,执教教师运用“高跷平衡器”开展教学,通过游戏“木头人”让学生在平衡器上体验轮滑的站立方法,“高人矮人”让学生感知动作要领,“照镜子”巩固学生的动作记忆,“踩高跷”和“金鸡独立”提高学生平衡能力。这些学生常玩的游戏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并与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效衔接,学生有兴趣、练习有效果。再如,水平二(四年级)《跑:耐久跑》一课,执教教师将“耐久跑”以缩小版的“校园定向跑”形式进行了呈现,以一堂课就是一个故事的演绎,通过识别服、颜色瓶的分组设计,以参加省运会、游览常州为情境,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任务单。总之,在教学中,有效、合理地开展学科内联动或学科间整合,让学生在鲜活、有趣的活动情境中扎实学练,可以提高教师综合运用多种元素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二、从教学过程看
1.精神面貌,吸引目光
良好的精神面貌是课堂不可缺少的调味剂,这种氛围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的东西,却被师生与听课者感知且客观存在,体现在师生交往与活动中,体现在课堂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中,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如,水平二(三年级)《足球:守门员坐地侧挡地滚球》一课,执教教师在因天气缘故临时改变场地的情况下依旧临危不乱、阳光自信地教学,通过运用示范、图示、口诀、游戏、合作、比赛、展示等手段,有条不絮地引导学生从手型到身体动作、从个人练习到合作练习,学得开心、练得自信。水平二(四年级)《跑:彩虹“8字跑”》一课,教师激情四射,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8字跑”的游戏,尽管示范时因场地湿滑摔倒了,却依旧坚持带伤执教,并时时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其坚韧、细心等品质感染着学生,学生学习非常投入,教学效果良好。
2.课堂流畅,内容创新
执教教师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逻辑严密,游戏激趣、情境融合、自主挑战、评价分享等环节贯通课堂,具有一定思维容量。如,水平二(四年级)《原地双手传接球》一课,执教教师充分运用体育馆的多媒体设备,热身活动往返运球时用音乐控制学生节奏,球性练习时让学生跟着视频模仿学练;主教材“双手胸前传接球”学习过程中,从看慢动作演示、回放小组练习情况并及时纠正等,线上、线下的交互学习,有新意、有效果。再如,水平二(四年级)《足球:脚内侧踢球》一课,教师将音乐课上用的小方凳和废旧足球组合成“半球凳”,让脚内侧踢球有了固定式(踢固定球)、目标式(对准另一侧凳面)、限制式(两凳之间互踢)的练习场。并创设足球小将成长记“四部曲”:成长1——课前预习(发放图片、文字、微课视频);成长2——导学清单(结合课前预习内容,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成长3——重点突破(通过“爱我你就亲亲我”“射击大战”“射龙门”等游戏层层递进地进行教学);成长4——课后作业(制作亲子足球课后作业卡片发放)。
3.器材创新,一大看点
每名教師都将场地器材作为课的靶点,将自制器材、常规器材等进行有效融合创新,体现了强大的教研团队力量。如,水平二(三年级)《游泳:陆上模仿——漂浮与滑行》一课,执教教师受儿童感统训练器材塑料平衡滑板车的启发,自主改良在其上面焊接30cm厚的不锈钢板,加工改造成动感“滑板”,使游泳的漂浮与滑行在陆地上得到精彩的演绎,学生们练得有趣、有效、有活力。再如,水平二(三年级)《跑:自然地形跑》一课,执教教师挖掘常用器材跳绳、毽子、沙包、跳跳球进行自然分组,再利用轮胎、彩砖、桥坡等形成情境式的自然地形地貌,学生通过轮换练习、跟师学练、自主练习、拓展练习,有效完成了学习目标。
三、从学习效果看
本次比赛过程中,从学生的参与状态、愉悦状态让观摩教师看出学生不光收获体育知识和技能,还在迁移创新所学运动技能的方法上有所进步,在“学会”和“会学”上有所进步。尤其是每节课都有专业测试工具测试学生的运动负荷,采用健康体能运动负荷监测系统,如表1所示,水平二的14节课,学生的平均练习密度为55.64%,平均心率为122次/min左右,平均强度为60.58%,有效运动时间为20.92min各项指标都符合江苏省对体育课堂密度、强度指标的规定。对学生运动负荷、心率、强度、卡路里消耗等指标进行实时显示、收集、分析,助力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创新设计、精讲多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传递了当下体育教学需要有适宜运动负荷的趋势和要求,引发每名教师的思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