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弋寻
中美市场均已就位于自己的方向性节点上。与此同时到来的,还有世界瞩目的美元加息、贸易战“301调查”事件。受叠加事件影响,市场正感受到更为浓重的下行压力。相关表现上,3月22日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虽符合市场预期,但当晚美指仍呈现重挫,其中道指大跌近3%。A股则更早提前消化,加息日后更连跌两天,以当周五表现更甚。中美相比较,本轮加息后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处于1.50%~1.75%,较我国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1.5%)相同并有所超出,随着美元的渐进式加息(本年度内至少再加息两次)到来,预期今年美元利率会上行至2%以上,从而带来人民币加息的压力。
同时,在中美金融(贸易、汇率)战特别是301对中制裁法案方面,料有互害局面产生。仅就中方而言,固然会波及到对1300种商品的关税影响,但基于更早对于金融战的预期和提前两年主动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已做的努力,我们有更大底气从容应对美国的“花式”作战。而美国方面,现在已进入2008年后最大贸易逆差时点,贸易战导致自损将不可避免。特别是美股市场,在经历了长期高位运行后,又历此风波,大概率已有向下突破导向,其同步相伴的恐慌指数的震荡上行也将到来。
基于上述考虑,风险资产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需提前有所防范。就国内层面而言,沿袭此前的结论,处于变革深水区中的投资领域(地产、地方债问题)、出口领域会面临更大的承压。同时,反向承载更大历史使命及发展机遇的产业,如BATJ等所在“新经济”产业,在回归A股途中产生的资金稀释效应预期,同步也会令市场受到承接能力的考验。目前来看,腾讯控股战略投资者的减持可理解为阶段避险动作。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中,相对于A股的历史使命,目前所处位置的涨跌显然已非监管层的最重要考量指标(所幸A股仍处相对低位)。故于投资者而言,在坚定对国家的信心、对新经济发展的信心之外,我们要做的最好就是捂紧钱袋子,不押注只观战,等待风险过去。
与上次逻辑所展示的拉动经济、稳定经济的“新经济”产业的重大发展机遇和走向不同,同样置身于经济转型阶段、却并未能与“新经济”产业坐上同一辆战车的较多中小企业,此后一個较长阶段恐怕难言有同样的幸运。该类企业将无力入围上交所圈定的“优质创新企业”,在直面更多虚拟经济与实体领域的更强撕裂感体验中日子会较为难熬。这是由于在监管层“加快建设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定调下,该类将既不能得到与“新经济”企业回归同等的“邀请”待遇及绿色通道支持,又将会迎来阶段融资成本高企、传统融资通道和IPO通道同样的财务标准提高(IPO排队企业中连续3年净利润不过亿的都要撤,部分地区经营性抵押产品暂停等)的更大经营窘境。
故而,一方面在虚拟经济(股市)中,我们会不断见识到,受“新经济”转向带来的新股默认减速影响(截至目前,沪深两市今年共有31只新股上市交易,而去年前3个月的数据则是134只),次新中小盘股此后会频频有被大游资扎堆进行克制性炒作的现象。即如最近在独角兽回归的短暂真空期中,已爆发的万兴科技内以欢乐海岸等顶级游资所引燃的9连板,及其对此前的贵州燃气8连板的超越等。不过,料是基于对“被拉清单”的顾忌,该类游资的表现较往年为相对克制,在难以10连板后,3月20日后该类游资选择了主动阶段性离场。目前来看,此后市场阶段性较难有集体性行情,中小盘股也会以区间波动为主,更多是会以政策性导向行业的轮动呈现,如航天军工、国家芯片、半导体、量子通信、高铁等;而另一方面,在实体经济层面,特别是融资进程中则将会受到独角兽类企业回归的明显挤出效应的影响。根据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目前,本年度过会企业仅30家,相对选择退出的中止或终止审查的企业则已超67家,中小型企业寻求境内上市融资难度较此前确有加大。
在加息效应上,目前显然还只是发酵期,今年融资成本会再有高点。3月22日,美元加息当日,我国央行将逆回购利率进行了5个基点的上调,SLF利率及隔夜、7天和一个月与此同步。对此,笔者认为并不宜过分解读为加息动作,如央行所提示,这既是正常的市场反应,也是资金供求关系的反映。由于SLF多针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且SLF利率被视作银行机构线上融资的价格上限,故而可更多归结为是对目前社会和地方金融市场融资成本高启的更客观反映。公开数据上,2月1日发布的中国社会融资成本指数(以企业融资成本数据为主)明确预示,目前社会平均融资成本整体已超逾8%,如扣除权重占比过半的银行拉低的成本的影响,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已然大部分超过10%。
所以,总体来看,面临此后包括阿里、京东,甚至华为等更多巨无霸企业的上市融资势头,虽说其中很多企业会倾向寻找更多的重组、借壳等途径,以及谋求港交所的融资通道,但这还是属于“谈起来”容易的范畴。故而虽然市场中仍有对降低融资成本的希冀,但借用央行最近的话来说还是自行“约束非理性融资行为”的好,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目前无论采取何种战略布局,首先要保证先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