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项目平台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2018-05-14 14:39马磊
党政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共治宜居街道

马磊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拓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思路,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围绕项目平台做文章,基层政府、驻地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到社会共治项目平台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紧迫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同时,十九大报告还指明了社会治理的具体实施路径: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有些基层政府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服务意识,沿用老办法、拒绝新思路,行政手段和硬性干预过多,无法真正适应新时代多元化社会的治理需求。一些地区和部门并未将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导致出台的许多举措形同虚设,无法落到实地。

遵循十九大报告的指引,在具体开展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基层政府究竟应该如何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如何充分调动辖区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如何把多方力量进行有效聚合,以培育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质量与水平,是当前一段时期我国社会治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街道是宝山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社会资源优势明显,但基层社会治理领域一直存在着本地社会组织数量偏少、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的短板。友谊路街道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新模式。从最初的政府直接出资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到政府、驻地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宜居社区”项目,友谊路街道围绕项目平台做文章,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二、构建项目平台,创新社会治理

“宜居社区”项目的开展充分体现了政企社三方合作的新型社会治理理念。2014年4月,友谊路街道以驻地企业宝钢集团投资街道的“养老为老”服务项目为契机,提议将企业的相关捐助转向引入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构建专业化的服务平台,进行长期的滚动资助与建设。在宝钢集团的建议下,友谊路街道与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进行了接触,由此开启了政企社三方协同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全新探索。经多次会谈,三方最终达成共识,提出创建“宜居社区”的社会共治试点项目。

作为基层政府的派出机关,街道的首要作用是牵线搭桥,将企业和社会组织联结起来,明确基层社区治理的参与主体,充分整合辖区内的治理资源。以往由于制度层面的限制,政府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来规划长久专业的社区服务;另一方面,社会组织或驻区企事业单位单方面的项目设想往往也难以落地,很难通过合法渠道进入社区。友谊路街道的这次尝试旨在改变这一现状,通过推动社会组织和企业的联合参与,搭建一个政企社三方协同共治的项目平台。

友谊路街道得知宝钢有意出资支持社区服务项目后,即及时沟通,联系相关事宜,积极为宝钢提供的这笔资金寻找“出路”,用行动鼓励驻区企业融入社区共治;同时,街道还与上海市社工协会积极接洽,试图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辖区外的社会组织。

作为驻地企业,宝钢集团自然也有回馈社会的义务。在“宜居社区”项目创建过程中,宝钢以社区基金的形式分阶段投入资金,同时全程参与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监督,而承接项目的社会组织在实施具体项目时,也需要得到企业一方的认可。

上海市社工协会是“宜居社区”项目的具体实施者。該项目涉及若干家不同规模的社会组织,均由市社工协会推荐。在得到街道的支持和宝钢的资金注入之后,社工协会下属的相关社会组织首先进入友谊路街道的各个居民委员会,对居民的需求展开前期调研;在得到街道的认可后,这些社会组织又逐步开展了志愿者团队发动、青少年爱心暑托等社区活动,并最终确定了精神健康服务、社区领袖培育等子项目。

基层政府在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除推动和协调各种参与主体、搭建完善参与平台之外,还应想方设法排除障碍、打通渠道。“宜居项目”在启步阶段曾一度因缺乏合适的资金投放方式而进展缓慢。后经街道、宝钢和市社工协会一致同意,宝钢提供的资金交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宝山分会监管和分配,项目遂顺利启动。经过近一年的筹划,街道与承接项目的社会组织在2014年底签订合约,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三、编制服务菜单,完善评价体系

在构建项目平台的过程中,友谊路街道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如何挑选出合适的社会组织。由此引申出的一个问题是,基层政府急需相关部门编制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菜单,在对现有社会组织的资质进行完整认证的基础上,明确哪些社会组织有资质承接社区各类项目,以及何种项目可由何种社会组织承接。此外,系统化的菜单和目录还需要明确可购买服务的范围,指出哪些是适合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服务,从而提高基层政府的决策效率。

除编制购买服务菜单目录之外,社会共治项目还涉及质量监督和绩效评估问题。目前,宝钢集团捐助的资金已委托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宝山分会管理。慈善基金会承担监督资金合理使用的义务,街道和项目承接方须事先将项目计划书等相关资料提交给基金会,在最后报账时也须向基金会提供各种相关材料以供审核;同时,街道通过资金分批支付的方式控制承接方的项目质量;而宝钢集团也提出要在项目整体运作过程中了解具体设计和进展,并对社会组织的工作进行监督。

“宜居社区”项目的评估方式仍在探索之中。友谊路街道初步计划在评估环节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和其他方面的力量形成综合评审委员会,例如引入高校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居民议事厅、街道相关部门等。为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基层政府应建立独立、客观、公正、专业的绩效评估体系。评估机构和相关单位的经营资质亦需认证,以便使绩效评估常态化。

四、经验总结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所谓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恰是基层政府在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首要目标。要坚决杜绝官本位思想,切实把为人民服务体现在创新社会治理的每一个阶段,以基层群体的切身利益与实际需求为基本归宿。

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动力与活力。不但要引导市场力量积极参与提供社会服务,还应为那些愿意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企事业单位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施展空间。“宜居社区”项目紧扣2014年上海市委的“一号课题”成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强调创新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该项目体现的多种力量协同参与社区治理模式属于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般而言,不同社区拥有不同的治理资源,基层政府应充分利用辖区内的这些既有资源,处理好与驻地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为它们提供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事实上,很多企事业单位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识,但却缺乏合适、合规、合法的参与渠道与参与方式。基层政府的灵活介入与适时引导,恰好能够为这些企事业单位和有相应需求的社区牵线搭桥,提供对接服务。一旦确定了参与社会共治的主体、达成了共识,可以不限规模和形式,以合理的方式提高社区治理的水平,改善社区的服务。

基层政府在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除推动和协调各种参与主体、搭建完整的项目平台之外,还应想方设法排除障碍、打通各方沟通渠道,持续跟踪并关心项目的进展。这也充分体现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总之,基层政府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关键是要形成多方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抓准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制定精准的服务菜单目录,建立综合的绩效评价机制,从而提高基层社会的治理效率。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责任编辑 方 卿)

猜你喜欢
共治宜居街道
“三创三树”工作法形成共治合力
“多元共治”乐融融
协同治理理论下我国电信网络诈骗共治措施分析
热闹的街道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街道生活
基于多种数学方法的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
基于多种数学方法的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
汪毅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