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爱我,但你喜欢我吗

2018-05-14 17:10小张
润·文摘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伯德错觉行李箱

小张

《伯德小姐》是一部口碑和票房俱佳的青春片。西尔莎·罗南扮演的女主角,是一个平凡的18岁女孩。长相不算惊艳,学习成绩普通,家境更普通了,但不太普通的是,她内心自命不凡。这样的性格,正是遗传自她的母亲。也正因为如此,她们产生了各种矛盾。

最初母亲帮她规划好了未来要去的学校,萨克拉门托本地的城市学院,因为学费比较低。但她恰恰不喜欢自己出生和长大的地方,觉得这个地方沉闷无趣,她瞒着母亲悄悄申请了纽约的大学,想要彻底逃离萨克拉门托。

她不喜欢父母给她起的名字,固执地要求所有人叫她Lady Bird,希望自己像鸟一样能够自由高飞,她甚至在考卷上都这样署名。

影片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关键情节,母亲陪着女儿去平价商店选购毕业舞会的服装。女儿试穿上自己喜欢的裙子,满怀期待地想要得到母亲的赞许和肯定,但一向爱挑剔的母亲说:“你不觉得有点太粉嫩了吗?”女儿一下子备受打击,说:“你就不能称赞一下我好看吗?我希望你能喜欢我一点儿啊!”

更衣室外隔着门的母亲没有听清,含糊地回应道:“我当然是爱你的。”于是女主反问道:“我知道你爱我,可是你喜欢我吗?”

人的感情太复杂了。爱是无法割舍的血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喜欢则是另一个层面上的情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父母对子女的爱并不必然就会转化成喜欢。如果爱和喜欢脱节了,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既然有爱,怎么可能没有喜欢呢?

伯德小姐之所以会有母亲不喜欢自己的错觉,是因为她和母亲的性格都过于强势和激烈。她们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去和对方争吵,既因为去哪里上大学这样的大事,也因为早上该谁煎鸡蛋、晚上衣服该怎么叠这样的小事。

伯德小姐和父亲的关系就非常融洽,父亲每天早上送她去学校,告别前会对彼此说“我爱你”。而她和母亲之间,缺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表达爱的仪式。

在电影的后半部分,伯德小姐经历了种种事情以后,意识到自己以前过于自私和以自我為中心,因此她对母亲的态度也逐渐有所改变。但真正的改变发生在她到纽约读大学以后,她在自己的行李箱里发现了一叠皱巴巴又被揉平的信纸,那是母亲写给她的若干封信。

原来,在她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确定要离开萨克拉门托到几千公里之外的纽约读大学后,母亲试着提笔给她写信。

“怀上你是个奇迹,我当时都已经42岁了……”

“很抱歉我们吵架了,我爱你,我不是故意的……”

母亲写了一个又一个版本,但最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把信给她看。细心的父亲暗中把这些信留了下来,塞进了她的行李箱。看完这些信的女主角,郑重其事地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郑重其事地对母亲说了一句:“我爱你。”

在那一刻,仪式完成了。她和母亲之间过往的所有争吵、冷战都烟消云散。爱得到了确认,也因此得以永固。

(田龙华摘自《读者·校园版》)

猜你喜欢
伯德错觉行李箱
难忘的八个字
背起你的“行李箱”
怀念“天使”伯德
行李箱
行李箱组合
错觉极限
“大鸟”伯德60件事
The Psychology of the Suitcase
有趣的错觉逗图
有趣的错觉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