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终端中的应用

2018-05-14 10:40刘晓东
科技风 2018年12期
关键词:智能终端应用

刘晓东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且深入的应用,极大方便现代人生活的同时,导致网络中个人的身份越來越模糊。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亟须一种更简便、安全、可靠的身份识别技术,以保障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生物识别技术即在计算机计算基础上,结合声学、光学、生物传感器等多种高新技术发展得到的新型身份识别技术,具有防伪性能好、不易遗忘、难伪造等特征。笔者即从生物识别技术入手,就其在智能终端中的实践应用,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生物识别技术;智能终端;应用

生物识别技术具体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综合声学、光学、生物统计学、生物传感器等高新技术手段,借助人体表现出的生理特性,如指静脉、指纹、虹膜、人脸、以及行为特征(步态、声音、笔迹)等,进行个人身份鉴别的技术。与传统身份识别技术相比,生物识别技术具有防伪性能好、难伪造、难被盗、不易遗忘、随身“携带”等优点。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促使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且深入的应用。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鉴于网络特有的虚拟性、开放性特征,亟须应用更加可靠的身份识别技术,以保障个人信息、财产安全。本文即围绕生物识别技术,就其在智能终端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一、生物识别技术概述

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个人身份鉴定、识别技术,其通过计算机技术、生物传感器、声学、光学、以及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新科学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可借助人体一些固有的生理特征完成对个人身份的鉴别。由于人体生物特征普遍具有可自动识别、唯一性、可测量、遗传性以及终身不变等特点,故而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较高,尤其指纹识别、手型识别、虹膜识别、发音识别等技术已经得到了相应的应用,并表现出广阔的发展、推广前景。

二、以生物特征为基础的身份识别算法分析

简单来说,生物识别技术就是提取个体特征(唯一特征)同时转化为数字代码,并将这一代码传输至微处理器,完成个体身份识别的应用技术。以指纹识别为例,其技术应用主要包含个体指纹采集、生物特征图像预处理、生物特征提取、身份鉴定等几个环节,具体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处理流程示意图

(1)生物特征图像预处理。

就生物特征识别整个流程而言,针对采集得到的生物特征图进行预处理分析,是实现个体身份有效识别的重要基础。虽然人体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遗传性、可检测性等特点,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仍可能受到环境、身体、以及设备本身的一些干扰影响,降低生物特征整体的采集效果。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进行相应的预处理,以优化特征采集效果和质量,降低各类不良因素的干扰影响,并实现原始图像到二值点线细化图的转变。生物特征图预处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外部因素影响、优化图像本身呈现效果,实现科学的伪特征剥离,通常需要经过规一化、图像增强、计算方向图、滤波处理、二值化处理、以及细化处理等预处理环节,获得有效的指纹特征。

(2)生物特征的有效提取。

指纹特征是生物识别技术最常见和使用的一种生物特征。就指纹特征提取而言,其本质就是提取个体指纹的细节特征,具体来说就是将指纹端点、走向、分叉点等具有生物体特征代表性和唯一性的特征,尽可能多地提取和展示。考虑到智能终端应用的准确性、实用性要求,指纹特征鉴别选用的特征提取算法应达到高效、快速、准确的要求,进而快速地完成生物个体特征原始信息的有效收集和获取。同时,被提取的生物特征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a.被提取的生物特征应维持生物特征的独特性;b.被提取的生物特征应尽量紧凑,不应包含过多的冗余信息,以避免对特征提取质量造成影响;c.被提取的生物特征应具有代表性和适用性,可以满足不同匹配算法的使用要求。

以某智能终端设备相关指纹识别功能为例,其生物细节特征的选取主要由脊线跟踪方法完成。该算法主要通过素点搜索的方式,完成对指纹图像的分析和处理,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定原始图像中的基本特征点;其次,根据脊线间和指纹方向图间的平均距离进行脊线跟踪,并对之前搜索到的细节特征进行进一步地选取,进而完成有效特征点的选取和确定;最后,通过以上结果与其对应位置的分析,确定指纹特征获取的细节特征信息。

(3)生物特征匹配分析。

完成生物特征收集、提取后,即可进行生物特征匹配,并完成相应的身份识别。以上述指纹特征识别系统为例,即通过指纹特征与系统收录生物特征对应的细节特征的匹配对比,实现对个人身份的识别和判断。目前,应用于指纹匹配的对比方法主要有点模式和纹理模式两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可通过匹配条件的调整和更改,控制识别效率和质量,一般来说,匹配条件越严苛,识别精准度越高,越不容易出现错误。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相关部门及人员应进一步提高对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重视,从既有的生物识别技术需求和技术特点入手,结合身份识别精度要求,科学选择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识别,以充分发挥生物识别技术的技术优势,提高身份识别的效果和质量,保障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进而促进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段沛沛,院鑫,侯娜,等.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终端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03).

[2]闫坤如,刘丹.技术介入主体及其伦理规约探析以生物识别技术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3]戚爽.生物识别技术在互联网金融安全认证领域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2).

[4]王俊山,张文明.生物识别技术的类别及其在身份识别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7(15).

[5]孙得才,于淑琴.生物识别技术在客户身份识别当中的作用与风险[J].时代金融(下旬),2016(06).

猜你喜欢
智能终端应用
微媒体研究现状综述
Wi—Fi环境下自助式点餐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探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