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双性化人格研究进展

2018-05-14 02:42陈静
知识文库 2018年13期
关键词:人格因素儿童

陈静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儿童身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双性化指的是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和平衡,即协调能动性与合群性相结合。双性化人格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模式,是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和趋势。创设“双性化”教育,培养双性化人格的个体,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健康的优秀人才。针对双性化人格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相关研究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寻找出该研究新的领域与展望未来。

1 双性化涵义

目前双性化指的是男性化和女性化平衡,既包含了男孩的独立、果断等理性情感,又具有女孩的细腻、温柔等感性情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人都是双性人,是男人和女人的结合体,所以很多人在竭力找回自己的另一半以回归完整。一个人既是男人又是女人,从医学角度看,一个人都是有雌雄激素的,只是每人体中含量不同,表现出的特征不同。从心里角度看,双性化人格是综合性人格,个体中既具有男性又具有女性的一些心理特征,比如能力、动机、需要、性格、兴趣等,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或优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心理素质的两性化,并不是生理上的两性错位 (易性癖),更绝非一般带有否定和扭曲含义的所谓“不男不女”的同义语。为此,梳理总结国内外研究 “双性化”成果,以便从社会性别视角,为促进教育公平、性别公正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

2 双性化的影响因素

2.1 生物因素的影响

个体差异性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每个人体内的基因编码不同导致的,遗传因素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人类遗传的原型意向可能造成一种特殊的偏向某一方向发展的人格。基于荣格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理论:一个人可能生来就有外倾或内倾的强烈的倾向,他可能注定要成为情感型而不是思维形的人,他的阿尼玛原型或者阴影原型可能在犬性上就比较强或比较弱,因此在人格表现上会自然的带上独特的色彩。”因此,每个人的基本特征易于向哪个方向发展似乎是决定了。

2.2 环境与教育直接影响作用

双性化发展受家庭教育影响。家庭中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儿童小的时候,儿童还不具有完全的独立精神,这时候儿童往往是受父母的影响,逐渐形成与父母相关的精神。而到了入学以后,他与父母精神上的同一性开始逐渐减弱,并逐渐形成他自己的个性特别和人格气质,当然还存在着这样的危险,即父母以各种式继续主宰子女的发展,比如过分保护,或替孩子做选择,同时做决定都是以孩子性别的角度出发去选择,导致儿童单性化发展。

双性化发展受学校教育影响。学生的生命有将近1/4的时光是在学校度过的,如果老师带着负面情绪上课,这些情感会映射到学生身上,将导致学生的个性特点往单一方面发展。如果教师懂得如何更好地发展儿童,教师可以帮助儿童消除心理之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因素,并帮助他去强化种种较弱的因素。他可以鼓励思维机能过于发达的学生去表现其尚未分化的感机能,也可以鼓励内倾型的学生去发展自己弱小的外倾态势。这些方式方法可以促进儿童多方面和谐发展。

3 双性化的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对于双性化人格的研究络绎不绝。研究者对众多的双性化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严谨的结论。目前,围绕着双性化人格的研究,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依托于贝姆量表进行调查研究。一些数据化的成果,可以说明客观存在。但双性化的人格影响因素有多方面,研究者研究儿童人格主要从教育和培养方面研究,很少涉及到生物因素-----遗传的作用。现有的关于儿童人格双性化研究,更多的强调了社会的要求,忽视了儿童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双性化对于儿童身心发展意义的有力阐述,因此缺少了社会认同。仅仅从环境和教育看儿童教育,那只能是在儿童之外探索塑造策略,这些策略能否实行,还要看儿童本身的因素。毕竟不是哪种特征可以任意塑造的。因此,重视先天因素方面探索更加切合儿童实际的影响策略。作为教育者应尊重这些因素,调整影响策略,使儿童能夠更顺利自然的发展自我。

目前传统观念对于双性化人格的接受程度还不是比较普遍。社会文化和传统习俗等因素对性别角色起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的单性化教育要求男生应该具有男生的特质,比如勇敢、坚强,女生该有女生的气质,比如温柔、贤惠。当评价一个双性化人格的个体时,人的的第一反应可能会与不男不女的思想伴随在一起。同时,传统观念之中又有一个特别的刻板观念, 即人们对具有男性化倾向的女性比对具有女性化倾向的男性显然要包容和接受得多。因此,对大环境下双性化认同感不高,导致了受单性化教育的男生具有得刚愎自用、难解人意、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仅在事业上难有竞争优势,而且在社交圈内也往往不受欢迎;导致了女生缺乏独立性和上进心,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最后难以成材。

4 双性化人格培养对策

4.1 创设终身 “双性化教育”氛围

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双性化人格模式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在一些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应提出“双性化”教育首先在家庭中实行。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影响极大,且一些良好、科学的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全面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中父母改变一些教育方式和方法,提倡双性化教育,而不是单一维度的单性化教育模式。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除了培养男生的果断、勇敢外,也要培养女生的细腻、谨慎等特质。在教育领域,也提出实行“双性化”教育。儿童1/4的生命时间在学校度过,通过在学校的沟通交流,教师教育等可以引导学生培养男女性适宜均衡的人格。学校教育提出“双性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塑造“双性化”人格的儿童。同时可以在多场域实施终身 “双性化教育”,以培养尽可能多的较充分发展的“双性化”个体,实现教育公平、性别公正。

4.2 开展性别教育,建立新型男女平等观

科学化的性别教育,就是要打破传统旧观念的刻板印象,对性别教育上进行大力宣传新型的男女平等观念,形成互相尊重平等的交往氛围。同时将性别教育纳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通过性别教育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在体验、分析、感悟中认识性别刻板印象,跳出性别刻板印象的框框,充分吸取两性的优秀特质。另一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改革,修订教材以及课外读物,消除“男性社会”“男性优势”的一边倒传播,使教材以及课外读物没有性别歧视,起到促进性别教育的作用。

5 双性化研究的展望

目前还未有具体证据证明双性化人格模式具有缺点或者不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双性化人格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模式,是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和趋势。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具有更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更大的灵活性,更符合时代的潮流和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倡导并且推动双性化人格的发展是我们未来发展人的方向。通过创设“双性化教育”,使男女不再受性别的束缚,在同等的发展机会、过程、结果上,均能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我们应在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和性别公正的目标激励下,创设家庭、学校、社会多角度、多层面的终身“双性化教育”,培养大量双性化性别角色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到儿童双性化发展,通过各式各样的教育手段逐渐培养双性化人格的个体。通过自然的接触和交流,取长补短,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人格因素儿童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漫画之页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