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凤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科学领域提出的目标使我们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培养科学兴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小草为什么是绿的?”“蜗牛的嘴到底在哪儿?”“天为什么是蓝的?”……,利用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提供可供探究的材料,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中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下面就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谈几点做法:
1 让孩子走进大自然,萌发探究兴趣。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孩子的游戏区域也从泥土地逐渐向水泥地过渡,直接与田野接触的机会少了;再加上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更是百般的呵护,很少有机会让孩子与大自然亲近。因此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让幼儿从大自然中去感受科学知识,萌发探究兴趣。
例如:春天,我们带领幼儿到田野去找春天,从树木花草,从鸟类昆虫,从人们的穿戴,从气温的回升等现象去观察体味春天的到来;夏天,我们引导幼儿观察闪电、打雷时的情景,在觀察中幼儿产生了很多的疑问:“天上为什么会下雨?”“闪电是从哪来的?”观察雨过天晴后的彩虹,幼儿又问:“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在感受风时,幼儿又禁不住地问:“为什么人跑的时候风很大,停下来时风就变小了呢?”对这些大自然中的现象幼儿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也萌发了探究的兴趣;秋天,观察田野里成熟的庄稼、丰收的景象、树木花草的变化,让幼儿采集各种落叶及树木花草的种子,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认识了常青树和落叶树,知道了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天会落叶?冬天,和幼儿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做冰的实验,使幼儿感知了水的三态变化,萌发了探究的兴趣。
2 让大自然走进区角,培养探索精神。
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科学教育素材,它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除了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探索,获得科学知识外,我们还通过开辟区角,让自然资源走进教室,走近孩子,使孩子随时都可以去观察,在做做玩玩中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培养探索精神。
例如:我们开辟“小园地”,开展饲养、栽培活动,将大自然中可爱的小蝌蚪、颜色鲜艳的龙虾、憨态可掬的小乌龟以及各种植物搬进教室。在观察小乌龟的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很多疑问:“小乌龟喜欢吃什么呀?”于是我让他们准备一些你认为乌龟可能喜欢吃的食物进行喂养活动,在每天的观察记录中孩子们发现了乌龟最喜欢吃肉;当有一天孩子们发现乌龟突然钻进黄沙,喂的东西都不吃时,孩子们非常担心是不是小乌龟病了?在让孩子们用手感知冬天水的温度与黄沙的温度有何不同时,孩子们才突然明白,原来冬天到了,乌龟不再吃东西,钻进黄沙开始冬眠了;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让幼儿采集桑叶,亲自喂养观察蚕头眠、二眠、三眠、四眠,最后“上山”结茧、成蛾、出茧、交配、产子的全过程;在种植和护理植物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探索,幼儿感受到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的根和叶,不同的茎、花和果实,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不同的土质,阳光和温度条件,不同的水分情况……孩子们亲眼看看种子是怎么发芽的,丝瓜是怎么长蔓的,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开阔了视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培养了幼儿的好奇心和研究植物的热情。
3 让大自然走进课堂,提升探究能力。
幼儿科学教育强调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并获得初步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因此课堂上我们唯有将真实的自然材料带进课堂,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实验记录,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唯有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并提升幼儿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一次雨过天晴的散步活动中,幼儿发现蚯蚓爬上了地面,大家纷纷围观议论:“咦?蚯蚓怎么从泥土里爬出来了呀?蚯蚓没有脚它是怎么走路的呢?蚯蚓吃什么呢?它为什么总是躲在泥土里?……”面对孩子的种种疑问,我决定将蚯蚓带进课堂,并组织设计一堂科学活动《认识蚯蚓》。我首先让幼儿自主探究,实验并记录:小蚯蚓长得什么样子的?请你仔细的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幼儿每人用盒子拿一条蚯蚓去研究研究。(为幼儿提供放大镜和透明的小盒)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蚯蚓是环节动物,细细长长的,没有眼睛、鼻子和耳朵,身上有许多水分,摸上去湿湿的,头部有环带。接着我又引导幼儿围绕第二个问题探究:小蚯蚓是怎么运动的呢? 幼儿通过摸摸它的腹部,直观感知到蚯蚓是通过一伸一缩蠕动,腹部有刚毛,蚯蚓借助刚毛爬行。最后我又让幼儿探索在观察活动中幼儿不断冒出来的问题:蚯蚓在地上会爬,它在玻璃、纸上会爬吗?哪里爬得快?它喜欢什么环境,是干干的还是潮湿的?它为什么总是躲在泥土里?他喜欢光吗?这些问题,我们都通过引导幼儿在课堂上做实验来解决:实验一:提供尺量;实验二:提供玻璃和马粪纸;实验三:提供手电和纸盒;实验四:提供软硬不同的泥土,另外提供笔记录,在一系列的实验活动中,幼儿又得出了探索结果:蚯蚓有不同的长度;蚯蚓在玻璃上、纸上也会爬,蚯蚓没有眼睛,但是他可以感受到有光,他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
直观的教材来自于大自然,使幼儿更感真实,更能激发幼儿探究的积极性,并使幼儿的探究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总之,巧妙利用自然资源,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激发孩子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有益于孩子们真正的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进一步研究探讨更多有教育价值的、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自然资源,提升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究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城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