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的方案要点

2018-05-14 12:38周磊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

周磊

摘 要: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对主体结构施工的技术以及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对于主体结构的施工来说,主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同时这种施工方式质量的高低对整体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就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的各项要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主体结构;工程要点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不同的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随之兴起,在满足各类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对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混凝土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年來几起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坍塌事故与主体施工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建筑主体施工的质量应引起各工程参与方的重视并对其严格控制,同时对施工单位使用的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的设计方案严格审核,尤其是其中关于主体结构中的混凝土、钢筋以及模板的施工设计。

2 设计模板与施工重点

2.1 模板支设质量要求

在建筑中模板是一种临时的结构,在对模板进行搭设时对构件的几何尺寸应准确掌握,并确保轴线的位置准确。模板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以保证施工的安全以及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速度。模板应具有的主要性能是一定的稳定性以及足够的强度与刚度,还要能够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外部载荷以及侧压力。在开始浇筑之前应对承重架与加固支撑扣件进行检查,并严格控制安装模板时的误差,将其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如若超出必须立即对其进行校正。

2.2 架设模板质量的控制措施

在搭设全部的模板之前需要对配板进行设计并详细画出配板放样图以及对配板实施编号,用缝模来调整余留量;模板、模板支撑应与坚硬的地面直接接触,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模板的安装即拆卸;对于墙柱脚为了避免由混凝土流失引起的烂根,应添加垫木以及导模板;在梁与板之间的跨度大于4m的情况下,相应的模板应按照跨度的1%~3%起拱;在混凝土进行硬化时,为了使得混凝土不与模板发生任何的粘连,从而保证脱模的效果,在进行浇筑之前,需在清理好的模板表面上涂抹隔离剂,使用的隔离剂需满足以下几点要求:易清理、易操作、易脱落、不污染墙、不粘结、不影响装饰、不腐蚀模板、对人体无害等。在进行模板安装时需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由塔吊进行模板就位时,为防止钢筋蹭伤面板,应由工作人员辅助模板就位;在模板附近对钢管及钢筋焊接时,应在模板表面放置铁皮用以隔离;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及振捣的过程中,振捣器与板面不能直接接触,振捣的时间也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要求。

2.3 拆除模板

在进行模板的拆除时,应该提前将拆模的先后顺序设计妥当,并依靠浇筑现场中的温度状况,准确算出混凝土初凝的时间,在其达到初凝后且墙体的强度为1.2N/m2,应立即松动穿墙杆,使浇筑好的墙体与模板脱离,以防模板表面与混凝土发生粘结,做好拆模准备。拆模时应对混凝土的边角处进行保护,拆下来的模板需要进行清理并回收,清理时不能使用钢刷、铁铲等工具,应使用模板清洁剂使其自然脱落或者使用木铲清除混凝土残余。拆模时间:侧模的拆除在不破坏混凝土棱角与表面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而低模的拆除应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

3 钢筋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钢筋之前,需要相关部门依据相关规定对钢筋随机抽样进行检验。无特殊情况,工程中所使用的钢筋都是在施工现场统一制作加工的。在工程中使用钢筋规格、型号、品种、数量的选择主要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

3.1 准备工作

在进行钢筋施工之前需要做如下准备工作:第一,要有足够的铁丝、捆扎用具以及保护块垫层;第二,对模板中存在的泥土、碎木块等垃圾进行清除;第三,根据相关的物料单将每个钢筋头按规格错开,并在模板上予以标记。

3.2 柱钢筋绑扎技术

箍筋的绑扎需与钢筋垂直进行,弯钩与钢筋重合处成八字形状,同时还需错开设置沿钢筋受力方向,对纵向钢筋交叉的位置以及箍筋转交的位置应牢固绑扎;在绑扎各层柱头之前,需要在沿轴线垂直传递的柱头位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进行接长,并确保所有的柱头上下层轴线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主筋的接头竖向与柱头,并按照相关规定即接头位置互相交错进行搭接;对钢筋进行焊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箍筋加密,其中尤其要注意的的是加密部分的箍筋;露出楼面的下层柱钢筋部分,为了防止钢筋发生偏移,需要将其柱筋用箍筋固定好,同时这样也对搭接上层钢筋有利;在柱竖向钢筋内侧放置梁钢筋;此外,绑扎柱钢筋时为保证其位置正确,应准确检测其垂直度。

3.3 板、梁钢筋的绑扎

受力钢筋的方向应与箍筋弯钩的交合位置错开,与其它柱相同。准确掌握住负筋处于板支座的位置,弯钩的设置方向应朝下。绑扎两行四周的板钢筋时钢筋之间的每个交叉点都需扎牢,而对于双向的钢筋网片除了要将每个交叉点扎牢外还需在悬臂板的受力钢筋处设置钢筋撑脚。

3.4 钢筋的穿扎方式

在跨板当中,梁主筋处于主筋的上方,板支座的负筋在梁主筋的上方,而次梁中最下面的钢筋绑扎于框架梁最下面的主筋上。在进行绑扎时绑扎的数量、位置、规格以及间距需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满足直齐平整、绑扎牢固的要求。在主梁、次梁、板的交接位置,一般情况下主梁的钢筋在下方,次梁的钢筋处于中间位置,而板的钢筋位于最上方。其中绑扎梁钢筋之时,应设置钢筋绑扎支撑于支撑好的模板上,由梁的大小及质量决定支架的间距,在绑扎钢筋之后应及时垫好钢筋的保护层,用以准确保证钢筋的位置。

4 混凝土工程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施工不但有着详细的技术规范,同时在混凝土的配比、浇筑以及养护方面也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混凝土的配比就是将各类材料以一定的比例配置成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并利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将其混成质地均一的混凝土。

4.1 运输混凝土

由搅拌机出料后,需将混好的混凝土送到浇筑模板处,但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会发生材料流失,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应在混凝土出料到浇筑完毕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路程以及次数等,同时还需在运输的过程中保持混凝土的均匀,避免发生混凝土的初凝与离析现象。

4.2 浇筑混凝土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还需对支架及模板的位置、尺寸、标高进行最后的检查确认。还应关注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层的高度,每一层的厚度都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性质、结构部位、振捣方式以及配筋的形状。此外,在浇筑的过程中最好连续浇筑,尽量避免中途休息。施工缝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就应对施工缝的位置进行设计,一般将其设置在受力小的地方。此外,在浇筑的过程当中混凝土内部还会产生重多的空洞、气泡,故在混凝土达到初凝之前采用振捣的方式使混凝土之间变得紧密,除了振捣这种方式之外还可以采取挤压、离心、吸水等方式。

4.3 养护混凝土

混凝土的养护应在浇筑完混凝土的12小时内内进行,来保证使混凝土凝结硬化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湿度以及温度,同时确保水泥的水化照常进行。在养护大面积的混凝土时,保湿养护一般采取的措施是于混凝土的表面覆上一层塑料膜,覆盖率的计算依据的则是水化热。

5 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还是当今一般的建筑物的主要建筑结构,在对混凝土进行施工时还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进一步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及安全,应对施工的技术以及防护措施予以提高,确保好的主体结构施工才能使建筑整体的结构性能得到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肖蓓.论钢筋混凝土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重点[J].价值工程,2014(16):122~123.

猜你喜欢
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
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安全评定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分析
浅析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无裂缝大坝混凝土施工若干关键工艺
论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