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燕 罗中伟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活要求的层面越来越高,促使了水景工程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更多的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园林景观水景工程也在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经济,更加高效。
关键词:水景;施工技术;园林景观施工;应用
1 引言
园林水景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园林水景的最终效果,施工人员必须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当中用心施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园林水景相关施工技术,才能建造出令人满意的园林水景工程。
2 园林水景的重要作用
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反映地域特色
一个成功的园林水景,应该可以对地域特色进行彰显和反映,与周边的自然景观、建筑等完美融合,而不是盲目的照搬照抄。
2.2 烘托园林景观
水景可与植被、桥梁、建筑、山石等彼此辉映,相得益彰。一般来说,水景常常会与筑山相互联系,当代园林学者陈从周曾言“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等,强调了山与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园林景观中,筑山理水的最高境界,就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3 活化环境空间
一方面,可以拓展空间。水景可以充分发挥水流自身无形的特点,其若需似无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景观空间的界限,放眼望去,水天一色,大大延伸了园林景观的视觉范围。同时,水景配合水中的倒影,加上园林中各类灯光效果,既给水面营造出光辉与律动,还丰富和扩展了景观空间,产生深远、开阔的感觉。另一方面,可以引导空间。不同的水景对于空间的引导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点式水景灵活小巧,一般会与平台、小品等相互结构,构成喷泉等景观,在景观空间中起到点睛的作用,引导人们的视线;线式水景一般采用活水,如园林中的河、湖,具有方向性,自然而然引导人的视线,形成明确的轴线,清晰地划分出园林空间的界限,用来作为自然的分界线。
3 园林水景施工现状分析
3.1 水景观缺乏地域性
现如今,我国城市大都以工业化生产方式来建设,以达到快速发展城市的目的。其他城市为了谋求同样的发展,盲目跟风去建造一些实用价值很低的景观,因此就造成了很多城市的水景景观雷同的局面出现,所有的水景似乎都是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缺乏创新特色。多数水景在设计时都没有以最科学的方式和顾全大局的观念来考虑设计思路,因此在很多水景景观设计中出现了严重脱离当地环境特色的设计方案。
3.2 缺乏管理维护队伍
由于提前没有规划好的缘故,水景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建造时无法做到有效的沟通,而在建造之后又缺少一个统一的管理维护队伍。这样的结果就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设计建造好的水景观只是作为摆设存在,根本无法发挥它在设计之初所期望的功效。
3.3 浪费大量水资源
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的差距极大,南方以长江为界限,往南的人口只有全国的一半多一点,然而水资源却足足占了总数的八成以上。北方的人口接近一半,但却占了不到两成的水资源。然而正是出于这种情况下,很多北方地区还是不顾当地水资源实情,盲目建造水景,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3.4 民众缺乏水景及资源的保护意识
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来了,然而民众的相应素质却并没有发展起来,大多数民众们对于城市兴建的水景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并不了解,因而就很难产生保护环境和爱护水景的意识。很多水景在修建之后,水景周遭的安全防护措施也基本处于零状态,很多水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渐被破坏掉
4 园林水景工程施工要求
4.1 整体性要求
园林水景工程是一种艺术设计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一个好的园林水景工程必须结合建筑功能要求和周围的环境氛围进行规划設计,和园林建筑设计的规格和风格统一协调,园林工程的水景包括喷水、静水、落水、流水等形式,喷水通过各种形式喷头可产生多样化的喷水效果,对于同一形式的水景,在合适位置配置动力水泵,形成急缓、高低、大小不同的水势,因此园林水景工程设计时,仔细研究温度、湿度、地形地貌等环境要求,确定最佳的水景立体尺度、平面、形态和形式,使园林水景工程和周围自然环境相适应,构建和谐的度、量关系,形成远景、近景、辅景、主景的多样化变化,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确保园林水景工程施工质量。
4.2 功能性要求
园林水景工程最主要的功能是供人们进行观赏,为人们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美感,因此风景园林水景工程施工设计的目标是追求艺术美感。近年来,水景在风景园林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风景园林水景工程的欣赏要求,更多是人们希望戏水、亲水,因此风景园林水景工程出现了气泡水池、涉水小溪、戏水旱喷球等,使娱乐健身戏水水体和园林景观水景结合起来,丰富园林水景工程的使用功能。
4.3 经济性要求
园林水景工程施工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施工的经济性,对于风景园林水景工程来说,不同水势、不同造成、不同景观水体对于能耗的要求不同,通过按使用功能分组、动静结合、优化各种资源的搭配和组合等方法,在保障园林水景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应尽量节省园林水景工程运行费用,平时在园林水景工程中开一些简单功能的景观,有庆祝活动或者节假日时,可启动其他的水景功能,节省风林水景工程的运行维护费用。
5 水景施工技术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应用
5.1 园林景观人工湖施工
在实际施工之前,应首先对园林人工湖区域进行基本的划分,使用石灰、啥子等对人工湖整体形状与范围进行勾勒,同时辅助定点桩定位,采用水平仪进行高程标定。在此基础上,以工程施工图纸为依据,进行人工湖的基本挖掘工作,在大量挖方的情况下采用机械挖方,局部使用人工挖方进行补充。挖掘深度控制在湖水位置低于地面水平线。在完成整体挖掘工作后,应对人工湖护堤结构进行加固,保证夯实效果,采用石料或砂进行湖底填铺,实际填铺厚度以人工湖底位置施工要求及相应的水体深度为依据。最后使用PUC材料进行防渗处理,通过密封充气检验防渗效果。在通过防渗检测后,可向人工湖区域导入水体,同时对湖岸进行过渡处理,使其与周边景观形成一致统一。
5.2 园林景观驳岸施工
当前的园林景观驳岸多为砌石类结构,这样能够营造出一种更加近似大自然水岸的效果。在驳岸施工环节,其基础环节同样以施工设计图纸为依据,对驳岸位置进行定位,做好施工区域的放线定位工作。在挖方施工环节,应关注驳岸方波的坡度控制,保证坡度符合设计标准。在完成挖槽操作后实施驳岸地基的处理,在局部软弱土体条件下,需要采取必要的涂层加护,而后方可进行夯实操作。驳岸混凝土基础结构浇筑,应对石块间距进行合理控制,设置分隔缝,并使用防水材料济宁填充。在完成施工后,全面检查驳岸浇筑施工效果,确保勾缝密实,填筑材料饱满,立面平整美观。在部分高低错落的驳岸,需要在高程变化位置预留足够的沉降缝,保证结构具备良好的形变稳定裕度。
5.3 园林景观瀑布喷泉施工
瀑布是当前园林水景最为常见的形式之一。在瀑布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借助水流的天然可塑性,借助园林区域的天然地形地貌特征创造落差,提升瀑布的视觉效果,增强吸引力。同时,瀑布的创設应与周边景观环境进行自然的融合,瀑布与周边环境应进行有效的过渡,避免单独建造的突兀感觉。在现场施工环节中,瀑布水体跌落撞击形成的噪音作为控制的重点,落差控制应与园林声场条件相契合。在供水管道选择方面,管径参数的确定应以设计计算结果为基础进行适当的增加,以此提升瀑布水流变化效果。在局部细节处理环节,假山石块的选择同样应与周边环境相一致,在色泽、质感、形态等景观要素方面应进行调配,形成协调自然的瀑布周边景观效果。对于瀑布供水以及夜景照灯管线的处理,应进行预埋处理,避免外部裸露造成的氛围破坏问题。喷泉是现代水景的代表形式之一,其与音乐等要素的结合能够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效果,部分地区的大型音乐喷泉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在喷泉水景施工环节中,以水柱喷头、射灯、激光灯景观氛围营造设备为核心,通过造景自动系统的应用实现多种喷泉效果。在现场施工环节,喷头选择应以造景水形、水流平滑度等设计要求为依据,同时按照设计方案与规范流程开展施工。如:惠州荣灿中心项目音乐喷泉。
5.4 水池、水渠施工工艺
园林景观水池施工区域周边地面需要设置一定的坡度,同时应具备相应的粗糙度,以此保证游人观景过程中的防滑安全。常见的水池深度为0.7m水平范围,其是有年限通常与防渗体系施工质量直接相关,需要具有较高的防渗面平整度与基地强度,能够有效承受水池水深压力带来的结构性影响。在进行水池防渗施工前,应首先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排除部分受损土工膜材料,同时保证材料的伸缩性能符合水池使用过程中的温度伸缩变化要求。在进行焊接施工时,应对土工膜进行预处理,去除外部附着的泥土和水分。水渠施工部分通常采用线标与木棍定点的方式进行定位,表明施工位置。通过标注线紧绷程度的检查,确定放线测量效果。定位木棍间距1.9m,并在木棍位置安放横向木条,摆放水平妥当,使用水平仪进行检测。常见的园林景观水渠挖掘深度应大于设计值24cm,以便进行底部垫层施工,垫层厚度控制在11cm左右,铺垫完成后进行混凝土回填施工。回填前清理第五杂物,回填完成后在填筑物表面铺设6cm砂,进行找平。同时,准备混凝土砌块、池塘衬垫,放置于池底,用砂浆涂抹砌块间的缝隙,砂浆中要掺入防水材料,修砌好块石墙体。
6 结束语
总之,水景的构建在现在的园林工程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它的存在给相关的园林工程提升了活力和生机,在该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应该较大程度的根据安全,环保,美观,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设计和评估,将这种景观的完善,变成城市中的一种别样风景。
参考文献:
[1] 张远文.园林景观中的水景施工种类及关键工艺技术剖析[J].江西建材,2017(4).
[2] 郭惠红.园林景观施工中水景施工技术的运用实践[J].江西建材,2016(16).
[3] 朱杏群.水景施工技术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