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薛勤朋
摘 要:中国城市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不断进行发展,园林绿化项目也逐步上市。为了未来的蓬勃发展,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已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园林绿化施工质量从设计到施工各方面都要引起重视。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景观设计项目需要多学科人员的共同参与,整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方面相互配合,这样才能确保景观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关键点
1 引言
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的各个过程对于技术控制的关键点均有不同,而要保证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的完善和不断升级,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更多的经验,不断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精细园林景观施工的要求,并不断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施工完后,还要定期养护和检查园林景观,只有长期坚持,才可以创造美丽的具有观赏性的园林景观。
2 园林绿化工程的概念及特点
2.1 园林绿化工程的概念
园林绿化工程是指以建设风景、园林、绿地为主要内容的工程。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园林绿化工程,首先,园林工程主要是指以建设水景、园路、假山、给排水、造地型、绿化栽植为主的工程,园林工程以营造良好的园林景观为努力,整个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都侧重于完美的景观效果。其次,绿化工程是园林工程的重点,绿化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调节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并能带来生态、审美和休憩三大效益。绿化工程又可以分为栽植工程和养护工程。绿化工程以植物为工作对象,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关植物的栽植时节、植物的生长特性、植物造景、土质对植物的影响、植物的防枯死等问题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研究,有针对性的施工,只有如此才能最大发挥园林绿化工程的绿化效益。
2.2 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首先,园林绿化工程需要有艺术性思想为指导。因为园林绿化工程以塑造美好的景观效果为目的,工程作品需要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因此园林绿化工程特别讲究艺术性,尤其是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古典建筑等方面更应突出艺术效果。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性,为工程景观设计出最佳的理念和境界。所以园林绿化工程对施工技术人员有着较深层次的专业要求。同一张设计图纸,在不同的工地上,由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技能、实践经验不同,建造出来作品的艺术效果、品位档次和气势也会相差很多。其次,园林绿化工程以建立生态型宜居环境为目标。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遭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致使资源、环境发展与人口经济的发展极不协调。为了改变环境恶化的现状,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通过努力来改善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园林绿化工程正是以協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目的的新兴产业。
3 园林绿化工程的前期准备
在进行园林绿化之前,清理施工区域中的杂草、石块以及各种垃圾,保障施工区域环境的整洁度。对于施工整地的具体要求包括:清除大约40cm的石砾,整地的深度大约在40cm。保障花槽器的高度及土壤的沿路面要比路面及花槽边高出5cm。如果土壤的高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可进行回土填平工作。同时还要尽可能保障草坪坡度的美观性与排水性,结合实际经验发现,其坡度范围在3%~5%为最佳。除上述之外,种草之前要对土壤灌溉1~2次。处理完土壤,依据所设计的树苗位置,进行树苗的工作。树苗之前,依据树坨的大小进行挖坑。一般情况下,所挖树坑的深度要长于树坨直径,其长度约为20cm。如果区域建筑垃圾较多,则可以将其深度增加30~50cm,还需要换土。在选择树苗时,要与甲方的技术人员或者设计人员做好沟通,依照设计图纸,严格按照树苗的长势、规格、树形以及病虫害情况进行选择。取苗工作,在对大规格乔木起坨时,注意不能伤害其根系,起坨后,需要用草绳进行包裹。在树苗起苗之后,依据不同植物的特点及性能对其进行合理的修剪,保障植物的成活率与美观度。
4 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的关键点
4.1 表土回填技术
禁止将杂草、建筑垃圾、污泥等作为回填材料使用。回填材料,必须分层回填,逐层压实,每层厚度不能超过标准允许值;在坡度较大的情况下,要先在斜坡上制造出梯形,步宽和高度不能超过标准允许值,然后再逐渐回填碾压。在种植土壤回填中,种植土壤要满足监管要求,按设计标准回填不用压实,利用灌溉自然沉降。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颗粒结构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表土不仅对大量植物具有必要的营养,而且还具有附聚结构的土壤结构。因此,在地形转型中,种植时经常剥离表土。在表土回填过程中,要注意几点:1、挖表土时间不宜选择雨后施工,要保持地面干燥;2、为了避免对集料的结构造成损坏,最好使用叉车挖出表层土,按照方向,不得重复滚动3、为了避免在地面恢复中形成停滞的水面,恢复地表土连同地基一起工作,使两者结合在一起。如果下层土质不好,应改善土壤,适当提高深度80cm~100cm;4、表土层的深度应与图纸的景观设计要求相结合,必须有一定的排水坡度(2.5%~3%)最适合,要求地形起伏自然,无杂质,土壤表面应低于走廊3cm~5cm;5、种植树木和灌木的地方应该比种植草地要多,土壤回填略高。由于草皮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草皮高度差异与树木灌木地形有机结合后,也有利于灌木灌木地形排水;6、清除土壤中的垃圾、杂草一定要放在种植植物之前进行,防止石头和有害物质的建设导致杂草丛生,如果不加注意不但增加了保护工作的负担,而且还影响了景观的观赏效果。
4.2 定位放线
定位放线是园林绿化种植的关键环节,为了合理的展开种植苗木,创造良好的园林种植效果。施工单位应安装施工图纸上的要求展开定位放线工作,确定苗木种植的主要位置,并对施工人员明确施工关键点,这样绿化人员就可以根据定位放线的位置,进行苗木的种植。做好定位放线,可以让园林绿化种植效果更佳明显,园林景观也会更加符合相关的要求和标准。
4.3 树木种植技术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树木,而在树苗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方法,由于树木种类繁多,比如: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竹类植物等,不同的树木对于生长环境有着不同要求,比如:光照条件、树木间隙等,在具体的树木种植技术中需要注意在起苗的时候需要带土球,并使用稻草、土壤保护土球,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树苗种植过程中的技术有散苗和栽苗,其中散苗就是根据规划设计要求,在开挖好的种植坑中放置要求的树苗,需要注意的是在散苗期间应避免对树苗根部、树干造成损坏,轻拿轻放,散苗后做好苗木根系的掩埋,并及时进行处理,不易长时间暴露在外部;在栽苗过程中,如果苗木带有土球,种植坑的大小需要根据土球大小合理控制,避免过大或过小,在种植坑挖好后,进行苗木的种植,此时需要将包裹土球的稻草剪掉,回填土体,夯实土球,控制好回填土的密度和质量,及时浇水,如果苗木较大,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借助起重机的,需要做好树木的保护工作,避免造成损伤
4.4 选择恰当的季节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我国祖先经过长期的耕种总结出来的经验,这条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因时制宜,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植物的栽种时间同样需要选择在恰当的时间,我国大部分的树比较适合春天栽种,但是也有一些树适合在其他的季节栽种,所以在在栽种树苗的时候,要结合植物的特征和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最适合树木栽种的时间。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种类很多,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栽种计划。
4.5 土壤情况
土壤对于苗木的生长至关重要,其关键指标包括含水量、酸碱度等,这些条件都直接对苗木的成活率造成影响。因此,在选择时,可以采用与当地条件相近的树种,使栽培后能够尽快成活。树种的生长特性。树种之间往往有着不同的生长特性,栽植时需要考虑在内,根据当地的环境选择适宜的树种。
4.6 植物的养护技术
园林绿化景观在施工中除了种植外,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养护,种植和养护两者缺一不可,具体养护中对于种植的树木需要保证土壤层的厚度,比如:大灌木土壤厚度需要保证45cm,而小灌木土壤厚度需要达到30cm,土壤应具有良好透气性以及通透性要求,避免在浇水后出现土块板结,同时根据不同植物生长条件,控制土壤的相关条件,比如:土壤酸碱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各种元素的含量等,在综合考虑后为植物提供最佳的生存条件,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此外,对于冬季施工的苗木,在完成施工后还需要对苗木进行保温处理。结合绿化工程的相关事件制定出较为详细的植物养护计划,保证园林绿化工程中各类绿色植物能够成活。
5 提高园林绿化施工質量的保障措施
5.1 做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绿化施工与建筑施工不同,不能照搬图纸,而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时刻体现出设计思想和理念。因此,进行施工前图纸和图纸的工作非常重要。
5.2 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监管工作
为确保施工质量,绿化工程必须首先进行主体工程验收,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监督手段。园林绿化监督人员要确保从建设到完成全过程的检查跟踪,发现不合格的材料、流程,及时整改产品,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各个环节,每一步都没有问题,从而确保整个景观工程建设的质量。
5.3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景观建设的成败与施工人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要提高施工人员对园林建设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培养他们的专业行为。训练施工人员,使其不断积累一定的经验,设计出更好的、能够良好表达想法的图纸。
6 结束语
园林景观在绿化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施工技术的应用,保证各类绿色植物的成活率,在园林景观绿色植物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植物的质量以及土壤的相关参数,在具体施工中应按照不同植物种植施工要求进行操作,保证各项施工技术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 高晓青.景观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4(6).
[2] 崔水花.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7(22).
[3]赖惠银.浅谈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的重要性[J].中国农业信息,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