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

2018-05-14 08:40何芳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4期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何芳

摘 要: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电气施工项目也迅速增多,同时也对建筑电气施工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有助于全面提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水平,提供给用户更加安全和便捷的建筑电气使用感受。因此文章就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1 前言

随着现代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城市建筑增加,建筑类型和建筑功能丰富,人们对于建筑设计、建筑质量以及建筑功能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建设对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在工程建设中,一旦出现技术问题或材料质量问题等,则会给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带来严重不利影响;且现代建筑类型多样,建筑电气设计出现不合理地方,也会给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和质量控制带来麻烦。因此研究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十分必要。

2 电气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 整个建筑工程各项专业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不足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囊括了很多专业的工程项目,电气工程也只能算作建筑工程的一部分,但其所处的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很容易因其他专业工程衔接不协调造成施工质量不达标,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加重了投入成本,甚至需要已经完成的工程推倒重来。

2.2 施工管理不到位導致工程延误

建筑电气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须对每一个子系统进行质量控制,并理清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同时,还需加强管理工作衔接,质量控制范围较大,施工工序复杂,并涉及到多个方面,使管理工作难以面面俱到,增加了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难度。

2.3 相关的施工人员不具备专业素养

电气工程是一项严谨而复杂的工程,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施工技术。但很多企业为降低投入成本,找一些专业素质不够强的农民工或者找一些没有相关证书和资质的“经验老手”,直接拉低施工整体的专业素质,甚至会因施工造成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隐患。

3 建筑电气施工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

3.1 施工前的质量管理控制

3.1.1 严格进行图样会审

在施工前认真准备并组织好电气图样会审工作,把影响工程质量、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审查图样的标准在于其是否符合规范,技术质量是否达标,还要注意图样与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否存在较大出入,按照图样操作是否能够达到工程最优的施工效果。

3.1.2 合理规划施工工序

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前,相关的负责人要与土建施工的负责人进行沟通,避免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因电缆穿墙而破坏墙体,增加土建工程的施工难度。还要提前做好止水挡板,防止电气工程与土建施工相互影响耽误工期与质量。相关的施工管理工作者要与其他施工管理者进行全面沟通,避免因某种工程进行造成其他已完成的工程破坏。

3.1.3 加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提高,需要平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养,可以不定期组织相关的技能培训,请教专业的工作者来讲授,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中,也可以对员工的学习实践情况进行考核,实行奖惩制度,增加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工程施工的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持证上岗,避免所谓的“经验老手”在施工现场造成失误,导致质量不过关。

3.1.4 建立责任机制

为确保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应该在整个工程的每个环节都设立负责人,落实好相应责任,实施有力度的奖惩,确保每一环节都能够按照标准来完成,可以确保施工的每个环节都有专人在进行严格监管和把控,确保电气工程的顺利实施。

3.2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把控

3.2.1 主体阶段

主体阶段施工中,建筑电气的施工重点是防雷接地的焊接和穿线管的预留、预埋等隐蔽工程,这时施工管理人员要全程紧跟,旁站检查。施工前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还要在施工时注意防雷接地焊接点的检查、引下线焊接点的检查等,还有穿线管的预留、预埋,施工中要注意穿线管的分布、数量及固定。

3.2.2 安装和调试阶段

安装和调试阶段是保证电气工程合理运行的重要阶段,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管理者要对电气施工的技术人员进行实时监督,并且与土建专业的工作人员做好沟通,密切配合。在安装活动中的每道工序在大面积施工之前,都要提前做好工程样板和工程样本层的安装工作。

3.2.3 临时用电的安全控制

电工作业时必须要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严格保护施工现场,禁止追逐打闹,操作与自己无关的机械设备。每天要对现场的用电设备、设施及线路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停电检修,并上报相关领导组织进行处理。

4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

4.1 做好前期准备

某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电气工程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结合建筑施工图纸,对于建筑整体结构和功能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与业主进行相应沟通,进而制订电气工程施工计划。该过程中,组织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电气工程师参与到电气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中,与设计人员和建立人员共同讨论电气施工的相关问题,解决相互之间的分歧,最终达成一致性的意见。然后将完成的施工图纸进行审查,明确施工关键路线和质量控制要点,并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为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4.2 过程管理

在该工程的电气工程施工中,分别在基础施工环节、主体施工阶段及隐蔽工程施工阶段,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实施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在基础施工阶段,建筑施工人员和电气工程施工人员需进行沟通,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工作,加强两者间的工作衔接,有条不紊地进行电缆管线穿墙预埋的施工。该过程中,应用止水挡板,避免防水层渗漏问题。电气工程施工需要参考建筑工程实际。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对预埋件的应用进行规划设计,合理安排配电柜、螺栓吊杆、吊卡的施工操作,加强电气工程施工和建筑施工的有效衔接,且不会影响建筑施工的正常工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根据建筑结构,对供配电装置、电力线缆和电气设备的施工工序进行合理安排,并严格按照相关规程来执行操作,并持续进行监督,把握关键步骤、环节,及时纠错,保障其施工质量。电气工程的管线铺设需要配合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情况来进行。在隐蔽工程中,严格检查预埋件、母线和电缆,确认其规格、型号、材料符合电气工程施工要求,电缆、管线弯曲程度必须小于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标准的要求如下:①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无铅包钢铠护套)的电缆,其最小允许的弯曲半径为10D;②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有铅包钢铠护套)的电缆,其最小允许的弯曲半径为20D。考虑到控制电缆和动力电缆之间的干扰作用,需要分开敷设,必要时安装电缆屏蔽装置,进而确保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电缆支架层间最小允许距离要求如下:①控制电缆的支架层的最小允许距离为120mm;②10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的支架层的最小允许距离为120-150mm之间。另外,做好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严格遵循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规范标准,如出现质量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和改进。如问题较为严重,则需要返工。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中,需要考虑到建筑在经济适用以及安全稳定方面的需求。针对质量监管、专业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管理工作予以有效改进,并需要有效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基于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技术标准,保障材料质量,加强安全管理,全面提高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水平,为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安全、有序地进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军杰.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解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12).

[2]林华东.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农家参谋,2017(24).

猜你喜欢
建筑电气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研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