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扶贫

2018-05-14 07:38郭晓红
今日财富 2018年14期
关键词:对象贫困户精准

郭晓红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倡导的共同富裕是一个需要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路程,目前在部分偏远山区存在着一些贫困户,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帮扶,如何精准的识别真正的贫困户,将资源合理分配到位,用正确的方式帮助他们脱离贫困,是精准扶贫的主要任务。

一、我国扶贫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劳动力缺失,信息封闭

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青壮年迫于生计大多外出打工,农村内部空巢老人和留守现象严重,难以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在偏僻的农村,农业生产地零碎,难以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种植,而且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只有做一份事赚一分钱的想法,受眼界和格局的限制,缺乏一定市场意识和商业意识。其实贫困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缺乏导致的信息封闭,由于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教育水平等的限制,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在城市谋生,即使能增加生活收入,但容易对下一代造成不利影响,女人和小孩甚至对扶贫政策也不能很好的理解,还有网络的覆盖问题,部分偏远山区受地域和交通限制对互联网知之甚少,与现代社会脱节,安于现状的生活氛围使他们错将政府的扶贫政策理解为简单的金钱资助。因此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应当完善对象区域的基础设施,让扶贫对象学会站在现代化角度用现代化手段致富。

(二)精准识别度低

扶贫对象的识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扶贫资源是都平均而有效地传递到扶贫对象手中。我国一直以来都采用由上而下的指标分配方法,从省级政府到县、镇、村,最后到户,根据数据调查和不同地区不同贫困程度做适当调整,很多情况下都是根据人数分配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一些靠人情、走关系的现象出现,不利于精准扶贫的初衷和目的,也达不到最终效果。据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 7. 4 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有 8249 万人,其中四川省为 602 万人。在四川省,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人情关关系扶贫典型,这种扶贫制度容易滋生腐败,造成社会不公,对社会氛围影响十分不利。对于一些处于临界点的贫困对象,由于识别标准和识别技术限制,难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如若根据人均年收入来判定,大多数农户可能不符合扶贫标准,但若使用多维度测评指标,又会产生过多贫困户,出现资源分配问题。说到底,这还需要提高对扶贫对象的识别技术,通过建档立卡等新手段对贫困户有全面的、动态的了解。

(三)扶贫资源有限

首先,很多农村地区扶贫干部团队稀缺,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艰巨任务,需要领导干部极大地耐心。当前精准扶贫对策需要扶贫组织有更强的业务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由于扶貧编制短缺等原因,很多扶贫组的组员都是临时从其他部门调动过来的,只需要驻村一年,在短短的一年内要实现十分有效的扶贫工作并不容易。而且由于人员短缺,也缺乏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对长期处于走动调查的扶贫组员进行监督不是项容易的工作,经过思考和讨论,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将考核与激励相结合,实行正面的、积极的奖励,创造一种向上农村社会氛围带动扶贫对象。其次,扶贫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技术和教育资源等也很重要,先富带动后富是整个社会的任务,光靠政府支持是难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给予偏远地区扶贫资源,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一种公益性活动,难以从中获得实质性的利益,这需要扶贫小组和相关组织就从中协调沟通,为扶贫对象带来网络、技术和教育资源。最后,贫困对象思想障碍很大限制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进行,在我国开展多年的扶贫工作中,发现有些贫困户由于不愿意被扣上“贫困”的帽子,不愿意配合调查,导致精准扶贫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这需要对贫困对象普及扶贫政策真正含义和好处,改变扶贫方式,让贫困户更多的通过自身努力脱贫。

二、如何创新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扶贫

(一)营造农村电商环境,让互联网思维深入人心

21世纪是网络时代,离开了网络的年轻人难以开展正常工作,创新扶贫方式的第一个方式就是帮助扶贫对象正确认识和利用互联网,在网络平台上推广自己的产品。推进电商扶贫,最重要的还是农户尊重农户的主体地位,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在到“互联网+”时代信息与合作的重要性,加强教育培训,解放思想,让互联网思维深入人心,在根本上实现扶贫,让年轻人自己改变环境,而不只是脱离家乡外出打拼。加强对脱贫成功案例的宣传,鼓励扶贫对象学习电商销售手段,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时代同行。政府应依据电商产业链和当地地理环境特点,为农村用地做好规划, 制定并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县级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数量, 建设农村信息网和物流网, 提供政府贴息贷款, 建立数据库和在线服务平台,鼓励农户增强网络上的在线互动和技术经验上的疑难解答。

(二)建立瞄准机制,细化精准扶贫

扶贫要精准,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真正的精准扶贫需要挨家挨户地进行实地调查,不仅要摸清真正的贫困户,还要清楚贫困对象需要的是什么,根据对象的不同用给予不同的扶贫资源和技术经验分享。用多维贫困测量指标确认扶贫对象。如对村庄的基础设施,土地状况和地理位置等多维度进行贫困测量,对申请农户的家庭人口数量,住房条件、劳动力况、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支出、健康状况和资产收入等多维度测量,用尽量完备的有效数据科学地确认贫困地区贫困人员信息分析。

确认扶贫对象后要保证建档立卡必须要到位,做到“户有卡、村有薄、乡有册、县有档”,逐户、逐村、逐县登记造册,录入真实信息,建立起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贫困区域大数据信息网络系统。随后要坚持基层识别原则。把识别权交给民众,发挥基层民主,透明程序,让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保证扶贫信息的真实度和可靠度,把资源用到刀刃上。最后要确保贫困户自身在努力进步,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就业人员,根据不同贫困户情况针对性的培养教育,“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分类指导扶贫。

(三)推动资源整合与资源优化

精准扶贫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各级党政人员需要加强重视,亲自过问,加派人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健全资源整合分配平台, 构建资源整合长效机制, 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强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资源、 财力资源、 人力资源、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扶贫资源最佳配置。建立科学考核体系,以身作则,层层签订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构建精准扶贫的有效机制。引入社会资源,构建多方协同治理扶贫大格局。

根据统计沛县2015年脱困人数为737人,脱困比例为28.2%,2016年脱困人数为681,脱困比例为27.5%,2017年脱困人数为589,脱困比例为23.4%,从沛县2015到2017年底的脱贫情况可以看出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这都是扶贫机制不断改善的结果。此外还可以引入社会组织和公众媒体和贫困群体等参与服务、监督和评估等工作,通过政府对龙头企业的帮扶工作,促进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的合作与分享,实现一个多元主体协同扶贫治理的理想格局。最后在服务中心整合各部门的优势, 发挥部门资源的汇聚效应与协同效应, 多维综合扶贫,形成扶贫合力,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

三、结语

推动精准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健康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面对庞大数量群体的贫困人口扶贫小组需要争取实现扶贫地区的互联网覆盖,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交流合作,创建有效扶贫。(作者单位为徐州沛县沛城街道办事处)

猜你喜欢
对象贫困户精准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个性签名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