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活化原则,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2018-05-14 21:33吕娜
知识文库 2018年1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学活动理念

吕娜

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当前国际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向。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树立生活教学理念,看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借助多样化的生活手段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使其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的参与下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对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加以灵活地运用。本文主要立足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谈一谈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

纵观数学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以文字的形式明确地指出了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要看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探究活动的机会,使其在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下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并在生活实践中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由此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落实生活教学是必不可免的。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是否真的将生活教育落实到了实处呢?我们要如何实现生活教学呢?

1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方式贯穿于教学始终。这种教学方式对基础知识给予了重视,但是却将人的可持续发展忽视掉了。在教师的知识灌输下,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或者毫无课堂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其在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自然无法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就算一些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某些知识,但是在对其运用只是局限在考试之中,无法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对其进行灵活地运用。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下,自2001年起,我国的教育部门号召国际教育改革,制定出了新的数学改革标准。在此次教学改革下,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立足现实社会的需求,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给予了关注,还要求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将生活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作用下,能自主地探究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并在知识探究过程中获得运用知识的方法。但事与愿违,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仍存有诸多的与新课改要求不一致的行为。

1.1 教师的生活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不相符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一生活教育理念。在新课改下,尽管一些教师对其生活教育理念进行了学习,但是大部分教师对该理念的认识不清楚,或者通过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的学习仍停留在表层上,无法深刻地感知、理解该理念。尤其是一些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其难以就自身传统的教学方式、行为等进行改变,这就使得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出现不相符的现象,即新瓶装旧酒。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一些教师仍是采取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没有真正地将生活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始终。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相脱轨,使得学生无法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中感知到生活的存在,其数学学习仍是在教师的严格指导下进行的。

1.2 生活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过于简单

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感召下,无论是教学改革理念,还是教材的编写都渗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但是,由于教师对生活教育理念认识得不够深刻,其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没有对较所要讲授的新知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无法将生活与新知内容联系起来,这就导致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完全凭着临时发挥来向学生列举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实例,但是这些实例是否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否真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还是有待商榷的。学生在看似属于生活内容的学习下,还是无法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这样过于简单化的生活教育理念的应用,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师传统的以照本宣科为主的教学方式,数学与生活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

1.3 学生盲目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落实生活化教学,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在课堂活动参与中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动手探究。但是,由于教师对生活教育理念理解不到位,在当前的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其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将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一些教师对学生仍是给予较少的关注,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机会。而且学生在枯燥的知识灌输下,仍是采取传统的机械识记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学习方式无法获得有效的转变。

以上所提及的问题严重地限制了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现,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真正地生活教学落实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2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现

所谓的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善于捕捉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并对生活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进行改造,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参与下,自主地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探究新知,借此在活动参与中掌握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數学知识。我一般会从以下方面将生活教学落实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2.1 确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导向,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教学活动开展的成效。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当然需要加工生活引入到教学目标设计之中,借助极具生活性的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数学生活化的实现过程中,掌握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并在实践活动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

我在组织“相似三角形”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为了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主探究下,掌握基础知识,我将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泰勒斯测量古埃及金字塔高度的方法呈现在学生面前:在金字塔影子的顶部位置选择一处,立上一根竹竿,然后借助太阳光照,将金字塔的影子和竹竿的影子构成两个相似的三角形,竹竿的高度与金字塔的高度的比和二者的影子长度之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测量出竹竿及其影子的长度,以及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就可以算出金字塔的高度。这样的讲解不仅可以使学生自主地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一个直接的联系,还可以在数学史的呈现在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数学史的理解下,掌握探究数学知识的方法。在教学结束之后,我引导学生借助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测量本校的旗杆高度,如此在亲身体实践中,使学生感知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2.2 选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教材作为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对这些内容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在对生活内容分析、整理的过程中,探究到有价值的内容。但是在此需要注意一点,由于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在普适性原则的指导下编写的,其中的一些生活内容其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针对这一情况,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立足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加以改造,使教学内容更加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我在组织“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关系”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为了使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并借助这些思想方法理解函数的含义、性质等内容,我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其编制了这样的生活问题:

现在有一家联通公司,为了扩大业务范围,其开设了两种不同的业务。第一种的收费标准是:每月月租50元,通话一分钟收费0.4元;第二种的收费标准是:每月不收取月租费用,而每分钟的通话收取0.6元。倘若你需要办一项业务,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学生在这样极具生活价值的问题引导下,自然会想到:选择哪一种业务与自己的每月的通话时间有着直接的联系,那么就可以将通话时间设为是x分钟,第一种收费标准的费用是y1,第二种的则y2。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的驱使下,学生会列出这样的算式:

y1=50+0.4x

y2=0.6x

在列出该算式之后,我会引导学生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其不同的图像。在生动直观的图像观察下,学生可以获知,当一个月的通话时间为250分钟的时候,这两个业务的消费金额是一样的;当每月的通话时间超出250分钟的时候,选择第一种业务比较合适;当每月的通话时间不多于250分钟的时候,第二种业务则比较合适。

业务办理这一事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他们极为熟悉的。在将这一生活实例呈现在学生面前之后,他们可以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驱使下,从不同的角度来寻求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并自主地概括出函数关系,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

2.3 走进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非但无法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生活化教学的实现,则为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指明了方向。我在组织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新知探究兴趣,我借助生活情境创设的方式来落实新知教学。

我在组织《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在课堂教学之初,我直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形式多样的生活中常见的景物,诸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南京的鼓楼区、夕阳下的一棵挺拔的小树等。如此生动直观的图像展示可以使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知到数学图形与现实生活事物之间的联系,从生活事物中寻找到生活的影子。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在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还会借助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仍以上文所提及的“相似三角形”这一内容为例,有时为了更好地解决该问题,我会直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主要形式,对学校教学楼的高度、旗杆、篮球架的高度等进行“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将泰勒斯的测量方法应用到实际,还可以在动手操作中对相似三角形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这就为弄清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看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活教学意识,制定生活教学目标、选取生活内容、运用生活教学方法等来将生活教学落实到实处,使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实现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南阳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学活动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用心处事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