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颖
松尾芭蕉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俳句作家。他在深入学习和研究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高雅的韵文学。并且他的俳句中充满了大量的禅理。本文就松尾芭蕉的经典俳句《夏草》的分析来说明在他的作品中禅理的应用以及所产生的影响。
1 俳句与禅
俳句是产生于日本的一种内容短小的诗歌。对于具体的格式有一定的要求。只有按照“五七五”的格式来进行编排,并且内容中必须含有一个体现季节的“季语”,才能够称之为俳句。而禅则是来源于佛教的一个基本概念,它的意思就是静虑。指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达到集中全部注意力的效果,使得内心归于平静,不受外界的打扰。而在古典文化中,禅和诗歌通常在某些意境下有着许多相通的地方,在禅理的影响下,诗歌也通常会表现出幽静淡雅的意境。因此,孤帆、雪景、群山就成为了诗人常常喜欢用来创作的素材,同时这种宁静、悠远等也成为了诗歌中常常出现的一种意象。
俳句的翻译,在文字上既要体现原文的艺术表现形式,还要保持原文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内容,内含有丰富的的意境和禅理。这是十分不容易做到的。笔者根据对俳句《夏草》的常理以及意境,进行简要的概括与评论,使大家了解其中的一些内容,加深人们对日本俳句和相关禅文化的理解。
2 芭蕉俳句作品的唐诗背景
《夏草》出自俳句的《奥州小道》。它主要是记录松尾芭蕉和他的徒弟从东京出发,游历东北、北陆至大垣为止的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松尾芭蕉在游经平泉时有所感悟,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收获总结记录下来,这就形成了著名的俳句作品《夏草》。
3 《夏草》的禅理
我们研究有关日本的文学史,不难发现,其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道教、佛教、基督教和神道教等宗教的影响。俳句大肆兴盛的时候,也是禅宗方兴未艾的时候。奈良、平安时期,随着中国的禅文化进入到日本,在禅文化的影响下,日本又将其与本土的文化相融和,产生了日本古代的一系列文化。常见的花道,俳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并且造就了日本俳句的第一人,松尾芭蕉。芭蕉在自己的游历当中将禅宗融入到了他的艺术观。芭蕉的艺术观,是认为要契入到自然当中,吟咏自然,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自然当中,并且与自然融为一体,以静制动,从静态来观看自然之中人的心性和价值观,那人生也就像自然一样,这样就能够达到人物合一的境界。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将禅心与俳句结合,进行反复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的诗歌文学理论以及哲学理论。比如这句“夏草や兵どもが梦の迹”,就是他在游历平泉的时候,看到眼前夏天的绿草茂盛,又联想到藤原秀衡以及当年在此地打仗的那些武将们。当年的战争场面何其宏大,战士们各个慷慨激昂浴血奋战,而如今只留下这些夏草,那些战士们的梦想,早已经踪迹难寻了。
这首俳句的创作,就体现出来中国道家禅学所变现出来的自然观,以及对于世界自然万物的基本理解。芭蕉看到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感到追逐功成名利荣华富贵也终会化成一场空梦,抒发了他对世界万物的瞬息万变、人生的无常所发出的感叹。
4 《夏草》的翻译
藤原清衡、藤原基衡、藤原秀衡三代荣华却最终都成为一场空梦。在平泉馆的大门外面,古老的藤原秀衡的遗迹也成为了一片荒芜,到处都生长着杂草,显得十分荒凉。只有金鸡山和还是在那里从来没有发生变化。诗人看到这一场景也就不由自主的发出感叹,为过去的历史而流泪,感叹过去的时光不会再一次重来。
芭蕉在此情此景自己的感怀伤古之下写下了这句俳句:夏草や兵どもが梦の迹。这是他当时的内心感受,也是情感的充分表达。
平泉夏草深,功成名就古將士,空留梦之迹。(林林译)
荣华如梦,徒留夏草。(赵剑峰译)
往日兵燹之地,今朝绿草如茵。(王丽丽译)
以上三句是较为符合诗歌表现形式的译本,用词和形式都各有千秋,孰优孰劣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芭蕉向来主张“禅俳如一”,以禅理融合自然和艺术。世事无常,但是禅心不变,只要能够透过现象静心凝神的认真体悟事物的本质,就能看清现状,就能够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样才能够有所感悟和收获。由此可见,在翻译松尾芭蕉的作品的时候,需要将他的作品和禅学结合起来理解。在掌握了解其作品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之上,将禅宗思想融入到其中。《夏草》所蕴含的禅理和意境是十分深远浓厚的,我们必须用心体会和分析,想要准确翻译就要将禅文化带入进来,才能达到更好的理解和翻译的效果。
5 总结
松尾芭蕉的诗歌往往蕴含着他的个人志向,他的诗歌里都会蕴含着许多禅理,反映出他自己或者历史人物的人生中的许多经历和沧桑。他的诗歌是追求禅理的一个过程,往往能够体现出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超越现实的一种幽雅风格。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诗歌的表面含义,同时也要体会诗歌中所表现出的意境。在翻译时尽量做到信达雅,最大程度地保留诗歌中所想要表达的含义和禅理,希望通过《夏草》一文的翻译与分析,对于我们今后理解松尾芭蕉其他作品也能有所帮助和启发。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五”、“三七”型俳句汉译方式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ZZJH-487。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