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18-05-14 00:17巴哈尔古丽阿米娜·阿卜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溶栓

巴哈尔古丽 阿米娜·阿卜拉

【摘 要】 目的:探讨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1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进急救护理路径,n=55)和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路径,n=55)。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54/5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3.64%(46/55)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溶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18%(54/55),与对照组总满意度87.27%(48/55)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溶栓;改进急救护理路径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溶栓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最为有效的方法。超早期溶栓可再通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的血管,恢复半暗区的血供,降低神经损伤[1]。溶栓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保证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2]。常规急救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欠佳。快速进行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减少院内延误。本研究对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改进急救护理路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1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进急救护理路径,n=55)和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路径,n=55)。其中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71.28±10.24)岁;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71.84±10.43)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路径。包括:常规行CT、磁共振检查,确诊病情后住院实施治疗。

观察组:实施改进急救护理路径。主要包括:1)急诊预检护士接诊后,2min内快速评估患者,然后快速将患者分诊给急诊神经内科医生诊治;2)由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为溶栓时间窗内的脑梗塞患者;3)急诊预检护士及时将患者转运至急诊复苏室;4)复苏室护士立即启动急性脑梗塞溶栓患者绿色通道,2min内完成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的监测,5min开通静脉通路,并给予心电图检查,急诊生化、凝血谱检查;5)卒中小组医生和护士护送患者做MRI;6)影像学评估完成后迅速转送至卒中单元;7)最后溶栓治疗在卒中单元内完成。

1.3 疗效判定[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17%判定为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17%~45%判定为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45%~90%判定为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90%判定为治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8.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54/5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3.64%(46/55)比较,显著升高(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急救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溶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18%(54/55),与对照组总满意度87.27%(48/55)比较,显著升高(P<0.05)。见表3。

3 讨论

溶栓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塞最为有效的方式。研究表明,越早实施溶栓治疗,闭塞血管更易再通[4]。报道显示,症状出现4h内溶栓再通率达95%,4~6h内溶栓再通率为45%,6h以上溶栓再通率小于40%[5]。规范化急救护理路径的建立,可在最短时间内筛查急性脑梗塞溶栓条件并明确诊断。将溶栓准备、溶栓前检查前移,减少搬动次数,节省患者转运时间,最大限度的缩短抢救和检查及术前准备时间。同时,急救护理路径使急诊护士有标准性、有预见性、主动的沿路径内容进行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使急性脑梗塞患者在有效的“时间窗”得到救治。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54/5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3.64%(46/55)比较,显著升高(P<0.05)。表明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溶栓治疗效果更佳。观察组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溶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溶栓率。观察组总满意度98.18%(54/55),与对照组总满意度87.27%(48/55)比较,显著升高(P<0.05)。说明改进急救护理路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综上所述,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療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杨晶,姜旭红,娄桂娟.急性脑梗塞溶栓患者治疗中改进急救护理路径的价值探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03):125-127.

[2] 陈梦梨.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8):97-99.

[3] 王丽竹,陈水红,王钰炜.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1):84-85.

[4] 袁向芳.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的护理配合[J]. 黑龙江医药,2014,27(04):984-985.

[5] 张淑娟,白玉洁.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2(06):1153,1156.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塞溶栓
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影响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在急性脑梗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急性脑梗塞的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NSE、GST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阿替普酶在50例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