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首富史:不服输、不认命的“造梦者”

2018-05-14 21:32
新传奇 2018年16期
关键词:商业地产王健林

王健林是中国的房地产首富,曾两次荣登“胡润房地产富豪榜”榜首。他的首富之路充满了困惑与挫折,他曾9天9夜没有睡觉,3年打了222场官司。然而,他不服输、不认命,从创业到今天一直没有停止“造梦”。

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

受家庭的影响,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来到东北,入伍参军,并且在28岁就成为了一名正团职干部。在1987年,为了响应国家“百万裁军”的号召,王健林告别了自己18年的部队生活,转业后来到大连市西岗区区政府任办公室主任。

但很快,即1988年,王健林断然辞官经商,之后几年,通过企业改制的机会,创建了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迈入了房地产这个圈后,王健林的第一桶金是大连市政府北门的棚户区改造。这是一个多少有些无奈的举措,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王健林拿不到当时房地产开发项目所需的配额,只能承接旧城改造这个不被看好的工程。

当时,王健林坚持要干这个项目,可公司里的很多同志反对。当时他们公司叫“西岗开发公司”,王健林说:“开发公司,只有开才能发,你都不敢开怎么能发呢?”为了赚钱,得把这个房子卖到1500元一平米,后来王健林和员工一起动脑筋,推出来几条创新:

第一,当时大陆的房子没有明厅,一个小过道进去直接就是几间房。于是他们就做一个明厅;第二,当时房子没卫生间,县处级以上干部才允许配一间卫生间。他们没管那一套,每户都配了卫生间,还把木头窗换成了铝合金窗,再加一扇防盗门。房子推出来均价1580元每平米。1000多套房子一个月一扫而光。

然后,王健林还作了大胆的尝试,铝合金窗、防盗门、改明厅、设洗手间,这些现在看来的“小儿科”,在当年都是创举。王健林在这个项目上赚了近千万,就这样,他掘到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他闯出了一条新路,成为全国首家进行旧城改造的企业,迅速做大了企业规模。

敢闯敢试不是蛮干。王健林如此界定两者的区别:“敢闯敢试是看准了去试不怕失败,蛮干是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的,想到什么就是什么。”

“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邓小平对周边的人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也就是这年,王健林踩准国家宏观政策的节点,使其公司成为东北三省首批5家股份制试点企业之一;1992年8月8日,万达集团宣布成立。

26年来,万达在王健林领导下从住宅地产做到商业地产再跨到文化旅游产业,从一家地方性企业,发展成为国际知名企业。

进窄门的孤独者,不断做“加法”

圣经有言: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回望王健林的创业历程,不难发现,在多个紧要关口,他都选择了进窄门。

在2000年宏观形势一片大好,住宅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王健林孤注一掷转型做商业地产;2005年当商业地产做得如日中天、赚得盆满钵满之时,王健林别出心裁转做“文化”,布局文化产业;2008年,他又开始“不务正业”做旅游投资。每一次,他的决策都显得独特而难以理解,但是他并不畏惧成为一位“曲高和寡”的“孤独者”。

时至今日,已在商界奋战了二十多个年头的王健林仍在不断做“加法”。做院线、投资文化产业、旅游业,甚至投拍电影,在一直伴随的质疑声中,王健林选择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判断,“想获得超额利润,想赢得比别人更快的发展步伐,一定要敢于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所有人都认为能赚大钱的行业一定不能进,只有少数人认为能做、多数人认为不能做的事情才能获得超额利润,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王健林曾说,“创新者大部分成为先烈,少部分成为先进”,但正是因为有成功的可能性,激励着后来人不断攀登、不断创新,希望成为那个极少数的成功者。

于是,王健林一直扮演着追求创新的“少数派”。而万达的尊严,正来自于它的创新能力。万达发明了有中国特色的商业地产发展模式——综合体发展模式,受到各地政府的青睐,业界曾评价万达综合体“改变了城市的功能和定位”。

不服输、不认命,王健林创业路上的探索一直在“非正统”的状态中进行,他的精神也一直处在叛逆状态、革新状态和创造状态。

但“非主流”地进窄门并不等于逆潮流而动,“做企业一定要顺应国家建设方向,借国家发展之势才能事半功倍。”他说。

9天9夜没睡觉

不过,我们只看到如今王健林作为首富的风光,却不知道他狼狈不堪的过往。

创业初期,王健林曾经从政府手中接下一个做了一半的项目,但是签完合同以后突然遇到全国“治理整顿”,贷款就变得非常困难了。为了启动这个项目,王健林需要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当时的情况是有土地做抵押,所有的手续也都健全,但找了几十家银行,没有一家愿意贷给他。

因为这个项目是政府转给他的,当时政府开了一个会议,指定当时某一家国有银行贷2000万给万达做启动资金。这家银行答应了说“可以”,于是,王健林就去找银行行长。前前后后找了50多次,该行长每次都与王健林躲猫猫。当时为了拿到这笔贷款,有的时候王健林在那个走廊上(因为进不去办公室)一站就是一整天。

除了这家银行,王健林又去找了另外一家银行,贷款的时候对方的态度不错,但也是不给贷款。不管怎么候着,都找不着这个人。“其实不是找不着,是他不愿意见你,因为你是民营企业,那个时候民营企业不像今天这个地位。第二觉得你风险大,他不敢放贷給你。放给国有企业亏损了没了,他不承担什么责任;如果放给民营企业可能就要承担责任,我也理解他们”。王健林回忆说。

当然贷款的问题最终解决了,但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健林有一段时间9天9夜都睡不着觉,不管是吃安眠药还是打针都没有任何作用,以至于到后期整个人开始精神恍惚。第十天早上,王健林在开会的时候倒地昏迷了,被急送到北京的一家大医院治疗。如果不是医生治疗得当,也就没有现在的万达。

3年打了222场官司

除此之外,王健林在投身商业地产的时候也曾“触礁”。2000年,在万科地产退出商业地产的同时,王健林开始投身商业地产,但因为不懂规划设计,造一座楼,就把底层商铺全部卖掉,而买了商铺的人经营不好,就来告万达。因此,王健林在三年的时间里当了222回被告,虽然只输了两场官司,还是让整个公司疲于应付。

后来,王建立在创新中研究了一个办法:提出一个模式叫城市综合体。即做一个商业中心,商业中心旁边可能做写字楼,再做城市的商业街,再做一些公寓。把这些公寓、写字楼卖掉,现金流就有了。从此,万达开始走向了一条康庄大道。

2004年,商业地产遭遇宏观调控,国家把购物中心列入限制发展的七大行业之一。业务发展困难加之较大的舆论压力,很多人劝说王健林退出,但均被这位曾为军人的“硬汉”拒绝。

王健林说,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首先你要研究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有创新的精神。除了这以外,更重要的一个品质,是要有执著的精神,要不怕失败,要千锤百炼,百折不挠。

(《世纪人物》2018年第2期、《中国经营报》2016.8.31等)

猜你喜欢
商业地产王健林
个性与高端商业地产新格局
商业地产如何焕发新生机
加强商业地产资产管理研究
王健林幽默谈儿子
新零售:把脉商业地产新格局
吹牛
吹牛
王健林 亚洲首富
万达王健林赌局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