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哲
【摘 要】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进行诊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5例冠心病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5例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知晓率、坚持规律运动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率为97.78%(44/45),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5.56%(43/45),坚持规律运动率为93.33%(42/45),自我管理能力为95.56%(43/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知晓率、坚持规律运动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
优质护理;冠心病;临床护理效果
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抗血栓药物、调脂药物以及钙通道阻滞剂等[1]。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配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才能保证发挥最佳的疗效。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进行诊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1~82岁,平均(60.43±11.76)岁;病程1~15年,平均(3.49±0.84)年;Ⅱ级29例,Ⅲ级16例。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42~81岁,平均(60.18±10.25)岁;病程1~15年,平均(3.54±0.79)年;Ⅱ级30例,Ⅲ级15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45例冠心病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入院介绍、协助临床医师进行各项检查、严格遵照医嘱给药以及定期巡视病房等。
观察组的45例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护理,保证卧室有适宜的温度以及湿度,定期进行通风,使患者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指导患者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禁止暴饮和暴食,多食用水果和蔬菜,多食用富含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类的食物,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尽量减少油腻性以及辛辣性食物的摄入量,提高每天水的摄取量,以保证排便通畅;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注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不良心理情绪,主要依照每位患者的性格、爱好、职业来定,指引患者多看电视、听舒缓的音乐、轻按摩和读书看报等,丰富患者的生活,防止情绪占领患者的整个生活。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评判标准:1)显效:患者的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心绞痛基本消失,心功能恢复到I级;2)有效:患者的室内或房室传导阻滞改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恢复到I~Ⅱ级;3)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心功能、心绞痛发作的程度和频率均无好转。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知晓率、坚持规律运动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軟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冠心病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率为97.78%(44/45),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5.56%(43/45),坚持规律运动率为93.33%(42/45),自我管理能力为95.56%(43/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冠心病具有进展性、慢性以及终身性等临床特点,其发生是因受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而使得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从而造成心肌缺氧、缺血、坏死,患者会发生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心脏功能和内皮功能等多种变化[2-4]。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压力的增加,饮食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及日常生活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5-6]。冠心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炎症反应加重、血脂异常和心脏功能受损等。临床上目前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原则为改善患者冠状动脉的供血情况,并且降低患者心肌的耗氧量。优质护理干预模式作为一种以患者作为中心的科学护理方法,不仅注重疾病康复护理和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而且注重了解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充分满足患者多方面的需求,有助于实现患者人格尊严的完整。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知晓率、坚持规律运动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华,陈炅,索冬卫.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水平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05):98-100.
[2] 张秀洲,刘福艳,李静,等.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相关性探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2):1268-1270.
[3] 李军,罗良平,张洁.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糖尿病、冠心病患病的现况[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35(03):310-314.
[4] 李千会,王彦富,李清贤.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vWF水平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4,54(03):60-63.
[5] 崔飞飞,徐惠.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08):42-44.
[6] 隋振宇,李佐静,常立娟,等.典型相关分析在500例冠心病患者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综合治疗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04):4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