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芳军
微课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因其具有周期短、灵活性较强以及易操作等优势得以在大范围内推广,不仅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手段,同时也可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实现全面的提升。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中应用微课的实践与反思进行仔细分析,以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国“微课”这一概念最早于2010年提出,但在2012年才由教育部正式将视频作为微课的体现形式,不仅需要围绕学科知识点进行,同时也要将例题与习题等作为主要依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以及相关资源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微课已经逐渐实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对微课的使用后取得一定的成就与反思,下面我们对其进行仔细分析。
一、“微課”应用改变了课堂教学策略
在课堂中实现对微课的应用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策略的改变是主要问题之一,高效的课堂教策略需要在融合课堂教学策略的基础上进行。在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后已经初步形成一种教学策略,课堂在全新的教学策略下被分为全新的三个板块,分被为新授课、复习课以及讲评课,课前、课中以及课后是上述课型的三种组部分,课堂教学步骤就是在此种基础上形成。
学生的课前导学需要在课前利用微课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主要是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做好预习笔记,笔记中需要对重要知识点、未懂知识点以及提出问题进行明确标识。也可将自身的学习心得拍成视频供同学以及教师点评。学生在实际与预习过程中无法实现对问题的有效避免,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方法对其进行解决,小组合作探究就是一种有效途径,不仅可解决其中存在的一部分问题,同时可促使学生之间实现有效沟通与交流的目标。
教师可利用合适的形式激励学生,小组成员可在此种教学模式下积极的掌握自身的课前预习成果。教学也可与学生一起对课程内的数学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这对学生思维层次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作。在课程结束之前教师针对学生进行简短的测评,这是一种检测本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小组评价以及课堂加分是评价模式的两种主要方法,学生之间可互相帮助,这不仅可促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与掌握,同时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作用。
二、“微课”应用对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改变
课堂教学策略是在实现对微课的应用后已经逐渐的转变,这也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设计都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改变也主要从上述几方面着手。
情景创设、明确目标以及组织调控是教师主导的实质,注意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之间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不仅需要体验过程,同时需要在巩固落实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展示。在实际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注意对平等与民主等思想进行直观体现,这也是促使思想方法与微课应用教学策略相符合的主要手段。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的达成都可通过教学效率实现直观体现。
三、“微课”应用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慢慢形成预习习惯,做预习笔记,在笔记上将每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写下来,存在疑惑写下来,提出问题写出来,慢慢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将一本书读薄的能力。
2.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
新授课时,学生将预习笔记拍成视频,将预习的内容表达出来,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复习课时,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整章的知识脉络进行梳理,并表达出来。练习课时,学生学会将本章错题进行整理订正,并分析错误的原因,拍成视频。在这三大板块中,学生养成了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拍成微视频的形式,提升了口头表达能力,加强了记忆。
四、“微课”应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文化
在“微课”应用过程中,笔者树立了“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的教育教学理念。只要点燃学生心中渴求知识的火把,就能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形成学习动力。如何去点燃学生心中渴求知识的火把呢?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平时作业中、课后交流中营造了平等、尊重、自主学习、自主选择的理念,如课堂中采用抽签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公平与尊重,在课前的预习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课后作业采用若写不完可申请较少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在感受到尊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学习可让学生自己把握,自主选择。
五、“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还需要努力的方向
“微课”面对的毕竟是高中生,学生自律意识不强,如何加强网络学习的安全措施需进一步探讨。要提高“微课”的质量,研究每节新授课的“微课”如何精准讲解;研究一题多解的微视频如何拍摄;研究“微课”如何与课堂教学更融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BY【2017】G10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