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新
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可以看到:研发投入行为和企业融资约束之间显著正相关,而风险承担和企业融资约束显著负相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并且还会随着企业研发投入行为频率的增加,致使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风险承担在参与监督工作的时候,大大减少企业同投资者信息交互时出现不对称的情况,进而有效避免企业研发投入行为出现的加剧情况而衍生出的融资约束问题。
一、研发投入与融资约束
研发行为属于一种战略投入,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固定资产投资性质亦或是金融投资性质都有所不同,企业的研发行为有着私密性的特点,所以就外部投资人员而言,其信息出现的不对称情况会变得尤为突出。站在研发投入的立场上可以看到,大部分倾向于企业自身的行为,因为技术保护及其知识产权等相关因素,针对外部投资人员来说无法获得想要的信息,同时对其投入和产出存在的关联性也是屈指可数。不仅仅如此,因为知识与技术都具备了专有性的特点,这样就会对外部投资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也在某种程度上致使这些人员不能及时掌握最新动态而做出准确的决策。通常情况下,职业经理人一般都是以牺牲股东利益作为代价的,进而通过增加研发投入为自己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显然增加研发投入不总是顾及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些时候也是为了企业促使可以实现短期的目的,进而得到想要的市场资源,但是却没有对其产生的影响引起高度重视。研发投入的频率越高,制造业在未来道路上倘若出现了失败的情况,那么花费的资金也会越来越多。
二、风险承担的中介作用
显而易见的是,风险承担机构的主动参与对制造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较好避免了决策者和投资人存在的矛盾问题。相关研究人员经过深入分析以后得知,外部机构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参与其中,会对优化非国有制造业带来较大的益处。针对高研发投入的制造业来说,风险承担机构在多次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在某种程度减少因为研发投入的增加而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同时也起到了节约资金的作用。
三、研发投入、风险承担与企业融资约束关联性
如表1所示,模型1主要代表融资约束基础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其变量CF产生的回归系数为0.32,并且在1%的基础上比较明显,较好的呈现出样本企业普遍都会存在融资约束的问题。倘若制造业每增加1单位经营性现金流,那么这个时候就应当储备平均0.32单位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针对其他控制变量来说,例如TobinsQ、DSTD等变量都是在1%的基础上显著正向影响制造业的现金持有,但是就DNWC和Exp而言,主要在1%的基础上显著负向影響现金持有,并且和理论预期可以达到相符的效果。
相关人员应当将风险承担的作用考虑在内。如表1所示,对模型2和模型3中的数据进行认真比较以后可以得知,这两种模型研发投入行为的密度对融资约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依据回归结果可以看到,rd_i与CF两者间存在的交互项回归系数为0.0047,而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较为显著,这样就很好的表明制造业研发投入密度的增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融资约束。通常情况下,制造业每增加1单位研发投入密度,就需要额外花费大概0.0047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假设1得到验证。这个时候我们来看模型2的检验结果,从模型2中可以看到有风险承担参与的制造业样本,并且研发创新投入密度没有对融资约束问题起到多大的作用。这个时候需要和模型3进行比较,该模型没有风险承担参与的样本,但是研发创新投入密度却对融资约束有着明显的效果,其系数是0.0055,并且在1%置信水平上显著,较好的呈现出风险承担发挥出了自身的价值,可以有效处理研发投入密度对融资约束产生的干扰,显然该结论在模型4中的结果中给予了肯定,同时也促使VC、rd_i与CF的交互项系数为-0.0055,进而支持了假设2。
四、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制造业中的风险承担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在参与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发挥出了自身的价值,不但有效处理信息出现的闭塞问题,而且还大大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安全隐患,进而科学缓解了因为增加研发投入所带来的融资约束问题。(作者单位为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