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伟
摘 要 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应用型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处于边缘地位,必须要依附中心地位的研究型大学,才能够保证院校发展。为创新应用型院校的发展模式实现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符合经济新常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所以需要强化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度,从资源、人才以及教育等多方面全面观察“双赢”原则,从实践基础上推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提高实践性教学的建设与投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以及核心素养,调整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与地方优势产业、行业的衔接,以提高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 应用型院校 产教融合 改革发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推动学科的专业性战略调整,从而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应主动适应转型发展,探索更有效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学校、社会的作用,形成三方合力。
1应用型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机遇与挑战
1.1应用型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挑战
对于应用型院校发展而言,拉进教育与产业的关系具有双面性,一方面两者之间的互动可以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教育与产业之间的隔阂比较大,经过常年的演化以及发展,教育与产业之间的隔阂并不容易消除,因此应用型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中,必须正视企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从经济工业化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角度,消除教育与产业之间的隔阂,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体制建设。在产业结构优化背景下通过工学结合、产学研融合以及现代学徒制等等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打破企业与教育之间存在的行业限制。以人才需求为衔接点,从企业人才需求以及高校人才培养进行对接,为企业、行业以及社会发展针对性培养人才,使得教育与产业在人才输送中达成一致,并以此为指导并深化高校产教融合。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着重在实践教学上,要根据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以及院校的办学性质,服从宏观层面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并且根据院校自身资源以及建设现状,促进微观教学活动与生产活动的衔接,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设计教学活动以及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1.2应用型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机遇
从2010到2018年间,我国教育部门积极倡导各大院校深化产教融合。从2013年提出要从地方普通院校转向应用型技术院校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转变。2014年基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将产教融合作为院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及基本原则,2015年则在《关于引导部分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形成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院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将应用型院校的办学思想转到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中,深化工学结合、产学研机制以及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经济水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突破区域限制构建个性鲜明的高水平应用院校。在创新创业理念下拉进企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从“互利互惠”走向“合作共赢”,优化专业设置以及产业结构,提高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以及社会欢迎度,使得应用型院校承担起促进区域经济人才培养的职责,与区域内产业实现人才培养对接,实现校企资源互补,从教育内部层级结构以及外部就业环境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师生的发展优势走向产教融合道路,推动应用型院校的发展,增强学校的服务意识以及服务能力,实现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改革。而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又对高校的产教融合深化方面进行了明确指示和部署。
2应用型院校产教融合改革有效策略
2.1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实现资源共享
应用型院校产教融合改革必须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把握人才培养的规律及特点,在专业教育教学体系中深化产教融合,形成“岗位——能力——课程”的思路并调整课程体系。以专业技术实践能力为设计核心实现课程设置与产业、行业对接,从而引入企业现今成熟技术,围绕岗位需求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统一,深化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特别是理工科专业中,要以“工匠精神”确保学生在技术、专业能力以及核心能力的协调统一,不断强化学生对岗位工作以及实际工作标准的认识,以提升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从而在专业课程安排上带动实践性教学。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中,一方面是要在校内完成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基本的专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依据企业,营造企业内实践基地,以职业技能和实践工作为主促进实践教育,无论是专业课程安排还是学校教育改革,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以及设备更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学校人才促进企业优化发展,为学生后续发展以及能力提高奠定外部基础,让学生在校内外一体化完成职业能力教育,将技术技能要点与专业课程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完成实践性知识的掌握,巩固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中应该是以企业为中心,通过企业的标准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2.2师生进企、构建“双元制”教师队伍
应用型院校产教融合中校企合作主要是以合作项目为主,利用暑期构建教师进企机制,教师进企业开展学习与锻炼,掌握行业发展前沿动态以及实际工作保准,以兼职或者是全职制,全面落实职教模式,针对性展开教师专业培训,依据相应的考核体制以及职称评价等等,将教师在企业中的表现以及进修成果与薪资、职称评价挂钩,以专业资格评定为标准,例如“汽车维修保养教师” “高级教师”等等之类的资格证书为主,以提高培训效果。其中教师进企后的能力锻炼主要集中在实际操作以及教学试讲中,实践操作主要是针对各种岗位操作技能组织考核内容,试讲则是要将实际锻炼分为多个板块,从教学课件制作、教学教案设计以及教学试讲入手提高教师实践知识及技能的教学,然后根据教师在高校中教学质量以及教学评价,决定教师进企的培训目标,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双元制”模式教学为主共享校企资源,在学校内部完成实训基地建设,引入专业高端设备以及实训室建设,围绕职业标准的“双元制”采用本土教材以及课程等相关资料,根据应用型院校的办学性质及特色,重新架构课程体系,确保原课程体系与企业实际岗位的衔接,打破每门课之间的限制,以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科学规划理论与实训内容,确保学习情景以及学习任务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编排。
3结语
应用型院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时期职业院校办学中贯彻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共识,多数应用型院校都是采用工学结合以及产学融合的方式,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职业能力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进入经济新常态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必须要深化教育力度以及人才培養质量,基于新时代发展方向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创新改革,确保校企紧密合作以及产教长度融合以拉进教育与产业的关系。基于政府对应用型院校的政策倾斜与放权,突破传统教学禁锢,实现校企资源互补共享,改变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边缘性地位,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克服薄弱合作基础、初级教育合作性,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邓红卫,何敦培,孙文静,余莹,梁小满.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实践与探索——以衡阳师范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6):141-144.
[2] 陈星,张学敏.依附中超越: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01):46-56.
[3] 李爱英.高等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科技,2015(10):55-59.
[4] 王剑,宋建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3):37-39.
[5] 熊仕涛.破解深化产教融合瓶颈探索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