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2018-05-14 16:38姜哲
知识文库 2018年20期
关键词:共产党人小康儒家

姜哲

本文阐述了红色文化的概念,探讨了红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从儒家的“德政”、“仁爱”、“小康”以及“忠”的思想理念中寻求红色文化的文化根源。

红色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红色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7年,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反映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品格、思想意识、精神风貌的一种民族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的地位相当重要。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人民群众共同实践并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它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创造的思想文化。红色文化作为学术概念进入研究领域是在新世纪以后。红色文化是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探寻红色文化的传统文化根源,对坚定党的领导、提升民族自信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等都有重大意义。

1 红色文化是儒家“德政”、“仁爱”思想的体现

《尚书》记录了大约包括夏、商、周时期的行政经验,特别是其中“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以保民、安民、勤政、用贤等为核心内容的治国观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尚书》中“德”的内容极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以德治君,以德治官。就百官而言,必须恪尽职守,为民办事。

自共产党诞生之日开始,其目标就是救赎国家困苦、解救民族危机。为了这个目标,无数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无数革命先烈舍生取义,前仆后继……这一切都体现了“德政”思想。这种“德政”思想具体体现为: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等。

红色文化属于无产阶级文化,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红色文化彰显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这里不存在所谓的“君王”,任何一位共产党人都是民族的脊梁。共产党人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人民利益为先,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在各自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为社会贡献力量。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仁”高居“五常”首位。孔子提出了系统的仁学思想,认为“仁”是立身之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本始。这里的“人”,不只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还包括了广大的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孔子还说,“克己复为仁”,要克制自己的内在欲望,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要想达到仁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坚强的毅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孟子更加强调“仁”与“爱”的关系,认为爱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对自己的亲属是亲爱;对人民,是仁爱;对万物,只能是最一般的泛爱。孟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从他的“仁政”角度出发的,他所说的重点都是为了治国的需要。

红色文化是我党革命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时国情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逐步走向胜利过程的结晶。在这个过程中,广大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团结互助,为人民的解放克己奉公,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孕育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文化,反映出共产党人不畏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取得革命胜利之后,共产党人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是治国。我们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勤政爱民,构建稳定社会,让人民安居乐业。事实证明,共产党人做到了,并且在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治国水平。要爱家人、爱朋友、爱国家,行仁政,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会不断提升,中国人才有更多的话语权。事实证明,共产党人做到了!

2 红色文化与儒家“小康”理想不谋而合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诗经·大雅·民劳》中写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的“小康”是安康的意思,指一种生活状态。现在常用的“小康”的涵义,出自《礼记·礼运》,此书记述的是上古圣王顺从天意,书写治国安邦之道,目的在于表达儒家心目中的社会变化秩序以及人类最终的归属。这里的“小康”就是古代儒家所宣扬的理想社会形态。儒家对“小康”的具体描述是:“小康”社会“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其求稳定,求富足,这种想法比较有现实意义。

在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儒家的“小康”思想依然有它的积极意义。它寄托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可以为我们当前进行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集体奋斗的浴血史,也是带领人民跨过艰难,走向辉煌的成就史。这一路的风雨让人民更加坚信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

念。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与儒家所说的“小康”理想不谋而合。二者都强调富强、幸福、稳定。可见,中国传统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我们可以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寻求营养,为目前的发展服务。

3 红色文化体现了儒家的“忠”

《说文解字》中对“忠”的解释是:“忠,敬也,尽心曰忠。”忠,是一种对事对人的应有品德和行为准则。其对象较为广泛,对自己的分内之事,对亲、师、友、君所交待的事都要忠。《论语·学而》:“君子行事以忠信为主。”在孔孟那里,“忠”隶属于“仁”,忠是诚实的表现,它在众德中的地位很高,忠受着“义”的节制,便成为美德。

共产党人对党忠诚,对革命忠诚,对人民忠诚。共产党人有坚定的信仰、坚强的意志,为达目标可以牺牲生命,这些都与儒家所说的“忠”有共同之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要“使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红色文化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奉献、忠诚、公正。共产党人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与强权、功利的资本主义价值观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精神能够为共产党人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养分,使他们不断追求理想和信仰,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红色文化是构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我们应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历史资源,探索红色文化的发展路径,这对于加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价值。文化自信的关键是红色文化自信,它包括对红色文化历史的自信、本质规律的自信和对精神品格的自信。总之,红色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为现代社会发展服务,为实现富国、强国服务,为实现伟大復兴的中国梦服务!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专项:边境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研究创新团队——中韩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8888-8517007)。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韩朝学院)

猜你喜欢
共产党人小康儒家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想对您说
初心如磐
知命
小康微博互动
贵州28个县(市、区)同步小康创建达标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从“两学一做”谈共产党人的信仰
茶道
习近平的共产党人政治自觉观
豌豆小姐和树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