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泗英 林云 刘赛枚
摘要:漕涧仁山村是一个白族、阿昌族、彝族和汉族杂居的多民族聚居村,多民族语言的和谐共存形成了丰富的语言生活状况。通过对仁山村各民族语言态度的调查与分析,發现仁山村各民族对本民族语言和当地方言高度认同,同时也能积极接纳和包容其他语言。各民族年长者使用本地方言和民族语言的频率较高,年轻一代则很少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语言面临传承危机。
关键词:漕涧仁山村 多民族 语言态度
仁山村地处漕涧镇东南部,属于半山区。距离镇政府4公里,与县城相隔120公里。仁山村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和杂居村,全村有阿昌族、白族、彝族和汉族四种民族,共有居民人口10800人,其中阿昌族5400人,占居民人口50%,白族4320人,约占居民人口40%,汉族及彝族1080人,约占居民人口的10%。由于当地的各民族之间普遍相互通婚,因此形成了许多多民族家庭。仁山村民不同民族之间互通语言,他们之间的日常交流没有隔阂和障碍,多民族语言和谐共存是仁山村最鲜明的语言状况。通过深入仁山村实地调研,了解各民族的语言态度,可以了解各民族的语言期望和认同,为促进各民族语言和谐提供参考。
语言态度即人们对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和了解的语言使用价值的看法,包括对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地位和语言前途的看法。[1]仁山村各民族的语言态度所呈现的现象大体相同,即年纪较长的各民族居民对自己母语的忠诚度较高,年轻一代则更多使用地方方言。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方法,选取了仁山村包括各民族在内的46名调查对象。共有白族12人,阿昌族12人,彝族10人,汉族12人。当地农民30人(白族7人,阿昌族7人,彝族7人,汉族6人),教师5人(白族2人,阿昌族1人,汉族2人),当地小学生11人(白族3人,阿昌族4人,彝族2人,汉族2人)。共发出调查问卷46份,收回问卷46份,有效问卷46份。
一、各民族对语言社交功能的认同
对语言功能的不同认识体现了不同的语言观。[2]语言具有认知功能和社交功能。语言社交功能的认同就是各民族居民对本民族语言(即母语)或者其他语言在社会交际中所起的作用的认同。本文主要考查的是对本民族语言的认同和对汉语方言、普通话的认同。
(一)各民族对母语社交功能的认同
主要考察的是各民族母语的使用频率、母语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母语的评价等。
注:A1表示经常使用,A2表示少数情况下使用,A3表示极少或不会使用;B1表示熟练,B2表示基本熟练但个别有障碍,B3表示不熟练或不能进行交谈;C1表示好听,C2表示亲切,C3表示有社会影响,C4表示其他。汉族的母语默认为汉语方言。表2.表3同。全文表格人数单位默认为人,比例默认为百分比,下不赘述。
从表1-1中可以看出,白族、阿昌族、汉族使用母语的频率都比较高,经常使用的人数比例分别占到75%、58.33%和83.33%。白族和阿昌族居民使用母语频率高与两个民族人数较多有关。虽然仁山村汉族人口较少,且多是外来人口,有的是因为当地少数民族与汉族联姻,有的是历史上从其他汉族地区移居至仁山的外来户(当地人的普遍看法)。但是,由于汉语的不断普及,加上仁山村居民与外界交流与往来,汉语方言俨然成为各民族的通用语。 从母语的掌握程度来看,情况则不太乐观。只有白族和汉族对母语的掌握程度较高。41.67%的阿昌族表示母语基本熟练但个别有障碍,33.33%的阿昌族表示母语不熟练或不能用母语进行交谈,仅有25%的阿昌族能够熟练使用阿昌语。彝族由于人口较少,能够熟练掌握的比例更小,只有20%左右的彝族能够熟练使用彝语,超过一半的人表示母语不熟练或不能用母语进行交谈。从对母语的评价来看,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都认为自己的母语亲切或者好听,但在其社会影响方面持保守态度;仅有不到10%的调查者认为自己的母语有社会影响。汉族居民情况则相反,有66.67%的调查者认为汉语方言有社会影响。
(二)各民族对汉语方言社交功能的认同
由于上文已经考查过汉族对汉语方言社交功能的认同情况,在此只讨论各少数民族对汉语方言的认同。主要考察各少数民族使用汉语方言的频率、掌握方言的程度、学习方言和对方言的评价几个方面。
从表1-2可以看出,各民族对汉语方言的掌握程度较高,超过一半的少数民族经常使用汉语方言,白族达58.33%,阿昌族达50%,彝族则高达70%。同时,也有超过一半的少数民族能够熟练使用汉语方言进行交谈,白族达50%,阿昌族达58.33%,彝族高达70%。对汉语方言的评价上,近60%的少数民族认为汉语方言有社会影响。
(三)各民族对普通话社交功能的认同
主要考查的是各民族使用普通话的频率、掌握普通话的程度和对普通话的评价等。
从表1-3可以看出,仁山村各居民对普通话的使用频率不高,经常使用者不到总人数的20%。从掌握程度看,能够熟练使用的都是当地小学的老师和学生 ,总人数仅为7人,只占调查对象的15.2%。绝大多数调查对象都认为普通话的社会影响突出,同时都认为普通话好听,但是极少有居民认为普通话亲切。仁山村属于半山区,离城市较远,所有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借助自己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进行沟通和交流,绝大多数居民对普通话的使用没有主观需求。但是,由于电视、传媒和自媒体的发展,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与普通话的接触越来越多,因此,他们都毫不吝啬对普通话的赞美,认为普通话是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且十分好听的语言。
二、各民族不同场合的语言选择
在多语言环境下,语言使用者会对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有所选择和倾向[3]。语言态度会影响人们在不同交际场合的语言选择,反之,不同交际场合的语言选择亦能反映一个个体或者群体的语言态度。在对仁山村不同民族在不同场合的语言选择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不同民族对语言的选择差异明显。
(一)家庭内的语言选择
從表2-1这可以看出,白族和阿昌族在家庭内部使用母语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50%和58.33,这是由这两种少数民族人口优势决定的。然而由于各民族长期生活在与其他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语言环境中,加上互相通婚、接受教育等原因的影响,各民族的家庭内部语言选择也不尽相同。有的少数民族不仅能够熟练使用自己的母语,还能用其他民族的语言进行娴熟交流,或者不同民族的夫妻双方分别向对方的母语妥协等等原因导致一个家庭内部会选择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进行交流的情形。另外,家庭内部通用汉语方言的现实不容忽视,调查发现已有60%的彝族调查对象家庭内部语言为汉语方言。
(二)社交场合的语言选择
从表2-2可以看出,各族村民在社交场所以使用汉语方言为常见,尤其是彝族和汉族大多数的村民在社交场合都使用汉语方言。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少数民族及汉族在内的居民都有使用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的情况。由于白族和阿昌族人数较多,绝大多数彝族和汉族或通白语、或通阿昌语。同时,白族和阿昌族村民世代都有联系,有的甚至相互通婚,因此,也有不少白族和阿昌族互通语言。这样一来,在仁山村就形成了多种语言和谐共存的局面。
(三)各民族对当地学校教学的语言选择
由表2-3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居民都认为当地的学校应该选择普通话进行教学。只有极少数的少数民族认为应该用自己的民族语进行教学,或者使用多种语言进行教学。这是所有民族对普通话的高度接纳的体现,也能看出各少数民族在骨子里对自己本民族语言的深厚感情。这为国家在多民族地区制定语言文字政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三、各民族对语言的期望
语言期望从个体的层面来看就是家长对孩子语言能力的要求和希望。或者是家长引导、培养甚至强迫孩子学习并使用本地方言以外的共同语或外语[4]。当然,也可是本人对自己学习和掌握的语言的要求和希望。在对仁山村村民的调研中,对成年人问“希望您的子女会什么语言(可多选)”时,不同民族的调查对象给出了相似的答案;对小学生问“你希望自己会什么语言(可多选)”时,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也给出了相似的答案。
从表3-1和3-2可以看出,所有的阿昌族成年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学会阿昌语和普通话,同时绝大多数希望子女能够学习英语。所有白族成年人则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会普通话,绝大多数人也希望孩子学会白语和英语。彝族情况相对特殊,调查对象中仅有1人(占12.50%)希望自己的子女会彝语,所有参与调查的人希望自己的子女学会普通话。部分彝族成年人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学会英语。汉族成年人则认为自己的子女应该首先学会普通话和英语。小学生的语言愿望与成年人有所不同,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他们都特别渴望能够学会普通话和英语,如果有可能,还希望学习其他的语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仁山村村民由于长期生活在多民族、多语言并存的族群环境和语言环境中,使得各民族对其他民族的语言、汉语方言甚至是普通话都很宽容。白语和阿昌语在村庄内部使用频率较高,但是随着使用者年龄递减而递减。相比少数民族语而言,汉语方言的受欢迎程度最高,居民普遍认为当地的汉语方言作用和影响较大,是他们日常生活沟通交流中不可或缺的语言。成年人渴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学会普通话和英语,同时重视学习和传承本民族的语言。小学生则希望自己学会普通话和英语,如有条件积极学习其他汉语方言和其他语言,但是认为民族语言没有足够的社会影响,学不学习都无所谓,民族语言在少年儿童中的传承形势不容乐观。少数民族的文化需要通过其独具风格的民族语言来传承,各民族在接纳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甚至是英语的同时,不能不重视本民族语言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144.
[2]赵蓉辉.云南社会功能的当代理解[J].中国社会科学,2017(02).
[3]郝杰.多语环境下少数民族儿童及其家庭语言选择行为的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0(03)
[4]王立.语言期望与中小学生的语言成长[J].语言文字应用,2008(04).
★项目基金:本文系云南省哲社项目“滇西边境少数民族使用汉语汉字情况调查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QN2015004)。
(作者简介:段泗英,女,保山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林云,女,保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刘赛枚,女,保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