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逸航
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经营性质的企业,所经营的产品就是货币资金,这也是一种风险较高的行业。商业银行的繁荣发展影响着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因此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与监督管理体系,并且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伴随着市场经济以及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优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在加入WTO后,闲散外资大量涌入国内,引发金融风险的因素迅速增加。我国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这对于金融业的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银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在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有序推进的背景下,国内金融形势的稳定也就成了重中之重,对处于核心地位的商业银行来说,其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与否也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一)信贷文化缺失严重
在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中,存款和信贷业务占据了较大比重,存贷的利息差是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源之一。而信贷业务存在巨大风险,对信贷风险的有效管理是决定商业银行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良好的信贷文化,贷后管理缺乏必要的重视,风险意识较为淡薄,极易造成不良贷款的增加,影响银行经营的效率,因此需要重视这一问题。
(二)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
我国商业银行在所有者、管理者和经营者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因而难以消除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难以准确地反映经营成果和风险管理状况。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的密切配合,当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时,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也就缺乏强有力的引导,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着诸多的难题。
(三)风险管理技术的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专业化人才仍较为缺乏,风险管理整体专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不同的风险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大都停留在资产负债表指标管理以及头寸管理的层次,大都只是运用静态的财务数据计算的指标进行简单的比例管理,而对于国际上广泛运用的分析量化和管理方法仅停留在引入阶段,还未能在实践中予以应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优化建议
(一)优化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者应大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治理机制,对权利进行清晰的划分,使权利得以正确的运用。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控制,对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规范、有序的动态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决策的执行部门,对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建立健全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方案。此外,还应重视日常业务中良好信贷文化的培养。
(二)建设风险管理必需的基础设施
综合的风险管理需要在内部建立综合风险管理制度所需的基础设施,如建设综合风险管理程序所必需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现代的风险管理体系必须依托商业银行自身的网络技术及计算机系统,在风险管理体系的框架中,风险管理人员需要对其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量化。建立的数据库中应有客户的信用等级、资产状况、风险偏好等信息,同时还应包括行业风险状况、内部组织框架、财务状况等其他数据。
(三)完善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商業银行可以从两个方面对风险管理技术水平进行完善:一方面,加强引入风险管理所需的专业化人才的力度,从外部引入素质较高的专业化人才指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加强对已有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建立与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相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对激励机制进行调整优化,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员工的整体素质。
三、结语
伴随着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以及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使得我国在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发展距离。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积极的策略来对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规避,并且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报告的制度,以此来促进金融发展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要从优化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建设风险管理必需的基础设施以及完善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三个方面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水平,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作者单位为上海市应用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