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娜 崔妮妮 王静
【摘 要】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评分值、护理满意度和出院时的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程度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心功能分级为Ⅰ级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Ⅲ级和Ⅳ级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心功能分级。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促使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脉管腔闭塞以及心肌缺血而引起 [12]。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改善预后的关键。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3~80岁,平均(57.24 ±5.35)岁;发病至送院时间3~10h,平均(3.96±0.87)h;室速11例,室早25例,房速8例,房室传导阻滞6例,房颤10例。对照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4~79岁,平均 (58.03±5.92)岁;发病至送院时间3~10h,平均(3.97±0.82)h;室速12例,室早24例,房速7例,房室传导阻滞6例,房颤11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常规治疗、密切观察病情的改变情况、按时服药、卧床休息和吸氧等。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准备齐全各种抢救所需的药品,准备好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和除颤仪等仪器设备;当发生心肌缺血坏死后,由于代谢产物聚集、迷走神经或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儿茶酚胺增多等均会促进心律失常的发生,因而,医护人员必须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实施观察和护理干预,对临床上的各种先兆症状进行及早的防范以及正确的判断;每日定时采集静脉血以检测血清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凝血酶原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血常规和电解质是否出现异常;必须全天候24h不间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并且每15min对患者的心律、心率、血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以及神志的改变情况进行一次监测且认真准确地记录,当出现多源、频发、多型、连发、成对以及RonT现象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期前收缩时,即为发生心室颤动的先兆,必须及时报告临床医师;如果患者出现抽搐、意识丧失、心电监护表明出现室颤时,必须马上进行非同步电除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评分值以及护理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出院时的心功能分级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焦虑程度评分值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程度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出院时的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院时的心功能分级为Ⅰ级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Ⅲ级和Ⅳ级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剧烈胸痛、心肌酶学以及心电图发生动态改变 [3]。尤其是在头24h的不稳定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受到心源性休克、猝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威胁 [45]。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超前护理方法,通过参考疾病的变化特点、病因机制、发展规律、诊断标准、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分析可能会产生的潜在问题,使护理人员的预见性思维大大提高,有利于防治并发症和促进病情的恢复,在临床上广泛被应用于肝尾状叶肿瘤手术、活体肝移植手术和白内障手术中 [67]。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程度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心功能分级为Ⅰ级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Ⅲ级和Ⅳ级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其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心功能。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心功能分级。
参考文献
[1] 王曼,李蓉,辜麗梅,等.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08):911.
[2] 邓伏雪,王小娟,胡云凤,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在院死亡率及临床预后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01):135140.
[3] 王月华.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04(28):73.
[4] 李玉琼,李雪娟,邓方利.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46.
[5] 文建英,陈朝琼,张会文.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传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e01):207208.
[6] 陈炜.预见性护理在肩难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1(48):4142.
[7] 姚来明.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03):4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