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边疆教师如何应对新背景下的高考改革

2018-05-14 21:54蒋学红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素质改革课程

蒋学红

一、高考改革,用心领会

教育改革应立足于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设置课程、编写教材、拓展思维、提高素质,真正做到国家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社会缺什么行业就补充什么专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自觉轻松学习,不再让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在高考改革的新背景下,作为教师应将将理论知识、课堂案例分析、观摩学习融为一体,运用于教学中;了解中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教师培训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增强对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认识,将进一步努力探索新高考的改革内容而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当今的教育对管理者、教师的要求已更深层,校长、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培训优秀校长、骨干教师的重要性是什么,以及培训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这一系列问题都引导我们深思。在边疆落后教育地区,只有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敢于突破和超越环境,培训合格、出色的优秀校长、骨干教师以带动和辐射周边,使更多的教师很快地成长、成熟起来,才能从根本上使综合素质上档次,也只有具有新理念的教师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高考改革,才能肩负起培养更多适合于新世纪需求的综合素质能力强、适用型人才的使命。

二、高考改革,机制优越

现行的高考制度是,3+X,也就是语、数、外加综合。这次改革之后,高考科目调整为“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课科目”。简称“3+3”,就是保持现行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科不变,将现行的文综、理综调整为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

这样的改革,打破考生一考定终生,加大高校自主招生权,从招分转向招人,不分文理 ,注重学生兴趣与特长,增加双向选择。新模式下学生根据自身特长、专业兴趣、大学专业选科。所以,改革的重中之重还是语、数、外。

这就要求学生做到高中知识抢先学习,避免学习落差。新高一开学后,就将面临“分班考”,分班考将是抢占高中优秀师资的一个机会。很多学校都会拿高一期中试卷作为考卷,这就要求学生的各门学科在暑期达到高一期中水平。

三、改革评价,规划生涯

构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修习课程及其学业成绩、创新精神及其实践能力、学生心理身心健康信息、兴趣爱好与个人特长等。应突出的内容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整体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社会及职业选择连接起来,不断思考和明晰自身发展的道路,理智地寻找自己的学业指向,促进基于生涯规划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是学校管理改革的新课题。

四、高考背景,引发深思

高考改革转型的快慢,决定了学校发展的差距。新高考改革下急需解决的三大难题:选科指导,走班管理,综合档案袋(真实、全面、规范)。

选科组班时机为高一年级第二学期,选科指导于高一结束选课,高二局部调整,这样可以基于数据跟踪、知彼知己、“兴趣+专业+潜能”相匹配、适当微调,有序换班。

五、校本课程,教学创新

我们认为,学生在学校一日生活中体验的总和就是课程。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确保国家课程正常实施的同时,着力开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拓展课、选修课、社团课等多种课程,制定學校一系列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度,建立诸多的学生活动、学生社团。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历程,应该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持续发展的历程,也是学生持续发展能够成功的最好证明。校本课程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一所学校是否有持续发展力,是否在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校本课程建没的深度和力度是评价的核心指标。

课程讲究系统、结构和高度;教学讲究节奏、方法和宽度;充分发掘学科价值,养成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关注学生的差异,研究学生,用富有创造张力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处在新的感受和期待中;让学生在有所选择的环境中,让学生有自己的思想。

高考改革方案先于课程改革实施,制定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课程教学的实际,例如科目与课时、教师配备、教学管理、学校空间、教育资源。

高考改革方案制定更有配套政策研究,例如教师的工作量、教师的结构化、学校的招生数、师生比。三级教研系统要充分发挥专业指导作用,例如分类课程要求的把握、评价方式的研究、教学过程指导、高考复习指导、强化教研活动。

充分发挥高中学校的主体作用,例如走班排课、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保障、学分绩点实施、生涯规划指导等。

六、变革维度,提升素养

从重视基础性课程,向重视基础性、拓展型、研究性课程转变;从重视提高成绩,向发现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特长,激励学生成长转变;从课堂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向融入综合素质培养转变;增加维度有指导性地做好学生学涯规划;研究综合素质评价与本学科关系;研究各大学专业特点;社团指导、课题指导、社会实践指导等。

教育只有遵循“坚持质量为本,打造人才高地,建设精神家园,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重视基础、追求高效的原则,方可成为成熟的教育。

教师必须学习感受新观念、新知识,感受了先进地区教育的精彩,增强了立志在教坛上耕耘的自信和责任,增强自主学习新高考的自觉性。立志为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改变家乡落后的教育现状及贫困的面貌而献身教育,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大潮中,为生命增光添彩!

新背景下的教师,必须感受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体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立足于自己的岗位,热爱教育事业,跟上高考改革的步伐,深刻领悟“高考改革,最终实现教育强国梦”的内涵,并努力为做好这份神圣的教育工作而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素质改革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