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甚高频通信又被称之为超短波通信,其波长大致在1m到10m之间。这种波的传播距离相对来说比较短,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应该考虑加大天线架设的高度或者接力传递等各个方法来提高传播距离。而甚高频通信在具体应用的时候,也会因为各方面因素影响而出现互调干扰,影响了最终的通信传播质量。本文先阐述了甚高频通信互调频率,并从发射机互调、接收机互调两个方面来明确了甚高频通信互调干扰的成因,最后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给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甚高频通信;互调干扰;抗干扰措施;发射机互调
在甚高频通信体系中,互调干扰是一种相对来说非常严重的干扰。这种干扰主要是指在有多个频率信号同时进行输入和输出的时候,由于各个方面艺术的印象而产生频率干扰。这种干扰不仅会严重降低通信传播的最终质量,同时还会对发射机等各个设备带来一定的损坏,增加了设备的故障率,影响了通信设备的整体寿命。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對甚高频通信互调干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能够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各个有效的措施。而本文也正是从这个方面入手,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甚高频通信互调频率分析
在我国航空事业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地面通信的信道也得到了显著的拓展,但同时各个信道之间的干扰也比较严重,对于航空指挥与航道飞行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果通信频率选择出现问题,那么就很有可能会产生互调干扰,影响了有用信号的传播。特别是在甚高频通信体系中的共用天线系统中,互调干扰的情况显得更为严重。而要想避免这些干扰,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合理分配各个信道的频率,发挥共用天线系统的价值,最终能够保证各个信道的信号可以顺畅的传播出去。因此在构建甚高频通信体系的时候,相关技术人员还应该针对各个信道进行频率的计算,通过相应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各个信道发生的互调干扰,并且能够在源头上解决在这些干扰。而就从互调干扰出现的具体成因来看,主要在发射机和接收机方面。因此对于具体抗干扰策略的制定,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二、甚高频通信互调干扰的成因分析
(一)发射机互调的影响
发射机产生的互调干扰主要是因为较多的发射信号同时出现在一个发射机中,最终产生了一些不符合系统运作的频率组合。而这些频率组合往往很难被接收机所解读,最终使得通信传播变成了无效传播。从这个角度来看,发射机所产生的互调干扰主要是因为各个发射源头相互干扰而出现的。即不同的发射信号相互影响以后形成了一个新的频率信号,而形成的新频率信号则无法在系统中进行正常的传播,同时也会造成信息的丢失。
(二)接收机互调的产生
接收机产生的互调干扰主要是指在同一时间区间内有多个非常强的频率信号进入到接收机中。这个时候,在接收机自身前端非线性电路的影响下就会出现互调干扰,影响了接收机的正常工作,使得原本接收到的各个信号很难发挥相应的作用。不仅如此,长期处于这种情况,接收机的性能也会出现显著的下降,影响了后续的使用。
三、甚高频通信互调的抗干扰措施
(一)发射机互调的改善
针对发射机互调干扰的出现成因,技术人员应该从多个角度来改善发射机互调干扰的情况。首先,技术人员应该尽可能的提高各个发射机之间的耦合损耗。在选用天线的时候,适当的增加不同天线之间的空间距离,避免它们出现不必要的干扰。在具体的改善方法上,通常可以考虑选择使用隔离器来降低干扰的最终影响。其次,技术人员还可以考虑优化发射机末级功放的性能。这样以后,发射机的线性动态范围就能够显著的增加,对于抗干扰的效果也有显著的提升。最后,技术人员还应该注重共用天线系统的建设。在各个发射机接入共用天线系统的时候,要做好各个接入口的抗干扰措施,增加接口距离,并安装单向隔离器等。这样以后,共用天线系统就能够发挥相应的职能,不会产生太多的干扰。
(二)接收机互调的解决
针对接收机出现的互调干扰,技术人员也要立足于实际情况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综合来看,技术人员应该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在布设接收机以及各类相关设备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避免由于设备选择不当而产生不必要的影响。比如说,那些高放和混频器应该考虑使用那些有平方律特征的器件(双栅场效应管等)。第二,技术人员还应该保证接收机的输入回路具有较为显著的选择性,降低互调干扰出现的几率与程度。通常来说,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多级调谐回路,避免出现高放干扰。第三,技术人员还要在各个接收机的前端位置布设一些衰减器,能够显著降低互调干扰的影响。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接收机的互调干扰就能够得到较好的预防与控制,不会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在甚高频通信体系中出现互调干扰并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在国外很多国家都广泛存在。特别是随着未来无线电通信的全面发展,通信频率段将会变得更加拥挤,干扰情况也将会更严重。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明确甚高频通信的抗干扰措施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而本文通过对甚高频通信互调干扰进行全面的分析,认为其干扰源头主要在于发射机互调和接收机互调两个方面。因此各个技术人员在制定抗干扰措施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从两个角度入手,保证最终抗干扰措施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促进我国甚高频通信体系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涛.甚高频通信互调干扰分析及对策[J].通讯世界,2017(13):4344.
[2]汤文妮.甚高频通信系统电磁干扰问题的思考[J].通讯世界,2017(21):72.
[3]李贺.民航甚高频通信互调干扰分析及抑制措施[J].通讯世界,2016(20):2021.
[4]严思宇.民航甚高频干扰与解决方案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8(02):37.
作者简介:刘瑞强(1964),男,汉族,江西瑞金人,本科,理学学士,现任江西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赣州雷达导航站,主任工程师,研究方向:通信导航监视技术在空管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