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4日,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清华大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以及行业主流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出席“智能网联驾驶测试与评价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学术委员会暨专项工作组会议”。会议公布了首批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单,并就如何完善工作机制,开放协同打造智能网联驾驶测试与评价体系等问题展开探讨。
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承办。清华大学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李克强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电子系统处副調研员陈建军、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刘斯明,以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赛目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法旺主持。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子河宣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聘任决定。会议向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克强教授、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法旺以及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包括:李丰军、任卫群、李高鹏、齐占宁、韩旭、曹旭东、阚志刚、胡大林。
智能网联驾驶测试与评价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法旺介绍了实验室的工作进展、现状分析和工作计划。实验室将致力于建立系统化的检测认证体系和服务能力,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推进示范区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数据资源共享,加快研制测评标准规范。
来自一汽、东风、宇通的专家分别介绍了乘用车、货车、客车工作组的工作进展和工作计划。
学术委员会专家在认真听取工作报告后,充分肯定了实验室目前取得的成绩,并对工作计划提出建议。
一汽研发总院副院长兼智能网联开发院院长李丰军指出,实验室应该从场景定义、评价准则、共性技术研发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加强软件、模拟仿真等测试能力,他还着重强调了研发自主可控的车载和车控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工程师任卫群指出,应首先联合主机厂加强共性关键问题的梳理,制定关键的基础标准,然后集中精力开展个性化工作。
会上,北京赛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大林介绍了模拟仿真测试实验室的建设进展。目前,模拟仿真测试系统已经初步完成,形成前端带有车身动力学模型的主动车辆与高精地图数据建模道路的有效整合,有机运行在实时仿真系统之上,从而实现了高并发测试与场景自定义。对此,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李高鹏认为,虚拟仿真平台对于后续产品开发验证工作帮助很大,后续也要加强相关技术储备工作,支持模拟仿真测试平台不断完善。
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克强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认为,重点实验室应进一步梳理定位,完善工作机制,保持研究先进性,充分利用平台优势,重点做好系统交叉及产业融合等领域的研究,推动各行业各领域的协同与互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电子系统处副调研员陈建军介绍,目前在全国布局了7个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基地,推动汽车、车载电子、网络通信等重点领域前沿技术的研发攻关和协同创新。他认为,重点实验室的成立契合了当前热点,希望重点实验室在各方的努力下,积极对接各示范区工作,更好地开展智能网联驾驶测试,为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刘斯明认为,目前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工作需要加大行业协同与融合,并提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及基于复杂场景的智能网联汽车或自动驾驶测试评价的重要性。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模拟仿真测试实验室。
智能网联驾驶测试与评价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6年公布的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顺应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需求变化,致力于完善第三方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通过与专项工作组的协同配合,实验室将加强应用场景梳理、推动核心共性技术的研发,加快基础支撑环境以及软件、安全、模拟仿真等测评能力建设,以测试和评价推动关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